引繩批根的意思
注音 一ㄣˇ ㄕㄥˊ ㄆ一 ㄍㄣ
拼音 yǐn shéng pī gēn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亦作“引繩排根”。
⒉ 比喻合力排斥異己。
引繩批根「一ㄣˇ ㄕㄥˊ ㄆ一 ㄍㄣ」
⒈ 兩人相對拉長繩索以排除、擯退他人。比喻互相扶助,共同排除異己。《清史稿·卷二七二·湯若望等傳》論曰:「其在當日,嫉忌遠人,牽涉宗教,引繩批根,互為起僕,誠一時得失之林也。」也作「引繩排根」。
引《史記·卷一〇七·魏其武安侯傳》:「及魏其侯失勢,亦欲倚灌夫引繩批根生平慕之後棄之者。」
引證解釋
⒈ 亦作“引繩排根”。比喻合力排斥異己。
引《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及 魏其侯 失勢,亦欲倚 灌夫 引繩批根生平慕之後棄之者。”
《漢書·灌夫傳》作“引繩排根”。 顏師古 注:“言 嬰 與 夫 共相提挈,有人生平慕 嬰 夫,後見其失職而頗慢弛,如此者,共排退之,不復與交。譬如相對挽繩而根格之也。”
宋 程大昌 《考古編·莊子一》:“古今多罪 周(莊周 )之詆訾 堯、舜、孔子,則相與引繩排根,一切斥為異端。”
梁啟超 《新民說·論自尊》:“己不辦事,立於辦事者之後,引繩批根以嘲諷掊擊。”
▸ 引繩排根
▸ 批根
▸ 引繩
▸ 引繩削墨
▸ 引繩棋佈
▸ 引繩切墨
▸ 根引
▸ 井繩
▸ 分批
▸ 山根
▸ 煞繩
▸ 曲引錢
▸ 攘袂引領
▸ 勸引
▸ 泉根
▸ 繩板
▸ 曲繩
▸ 取譬引喻
▸ 曲引
▸ 繩察
▸ 絨頭繩
▸ 繩裁
▸ 若口引
▸ 繩床
▸ 三豕金根
▸ 繩按
▸ 銓引
▸ 繩操
▸ 繩床土銼
▸ 繩尺
▸ 秋引
▸ 絨繩
▸ 窮根尋葉
▸ 繩表
▸ 繩床瓦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