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的意思
注音 ㄔㄤˊ ㄉㄜˊ
拼音 cháng dé
基本釋義
⒈ 謂始終不變的品德。
引證解釋
⒈ 謂始終不變的品德。
引《老子》:“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案:馬王堆 漢 墓帛書《老子》“常德”作“恆德”。 宋 歐陽修 《六一筆記·誨學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然玉之為物有不變之常德,雖不琢以為器而猶不害為玉也。”
宋 葉適 《宋鄒鄉墓誌銘》:“蓋性有樂地,身有常德,質合道,器合仁,不教而自至也。”
▸ 常德市
▸ 景德鎮
▸ 拉德
▸ 三常
▸ 日常間
▸ 日常
▸ 仁德堂
▸ 日德
▸ 仁德
▸ 人事無常
▸ 如常
▸ 仁義道德
▸ 上下無常
▸ 入德
▸ 缺德
▸ 人德
▸ 日德蘭半島
▸ 人之常情
▸ 日常時
▸ 人情之常
▸ 讓德
▸ 容德
▸ 施仁佈德
▸ 頃常
▸ 情常
▸ 勤德
▸ 上德不德
▸ 清德
▸ 上德
▸ 上德若谷
▸ 琴德
▸ 巧妻常伴拙夫眠
▸ 全德
▸ 潛德祕行
▸ 潛休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