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幹的意思
注音 ㄋ一ˊ ㄍㄢˋ
拼音 ní gàn
基本釋義
⒈ 亦作“尼犍”。
⒉ 梵語nirgrantha的省音譯。佛教所說的外道之一,即露形外道。
引證解釋
⒈ 亦作“尼犍”。梵語nirgrantha的省音譯。佛教所說的外道之一,即露形外道。
引《南史·夷貊傳上·林邑國》:“國王事尼乾道,鑄金銀人像大十圍。”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三摩呾吒國》:“天祠百所,異道雜居,露形尼乾,其徒特盛。”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天主教論》:“《西域記》雲:缽羅那迦天 祠,人露形,旦上高柱,一手執柱端,一手躡旁杙,一手一足,虛懸向外,視日影,求出生死,所謂裸形求仙,是尼犍法。”
▸ 三幹
▸ 撒尼族
▸ 群幹
▸ 韌幹
▸ 榮幹
▸ 擅幹
▸ 軀幹骨
▸ 勤幹
▸ 強幹
▸ 軀幹
▸ 喬幹
▸ 清幹
▸ 巧幹
▸ 沙彌尼
▸ 強幹弱枝
▸ 鈐幹
▸ 寢苫枕幹
▸ 青幹
▸ 器幹
▸ 晴幹
▸ 氣幹
▸ 奇幹
▸ 旗幹
▸ 平幹
▸ 毗尼
▸ 椑幹
▸ 貧尼
▸ 配幹
▸ 盤尼西林
▸ 扭轉幹坤
▸ 配尼西林
▸ 尼站
▸ 尼龍
▸ 尼犍
▸ 尼德蘭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