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志的意思
注音 ㄉ一ㄥˋ ㄓˋ
拼音 dìng zhì
基本釋義
⒈ 集中意志;專心。
⒉ 立志;決意。
引證解釋
⒈ 集中意志;專心。
引漢 東方朔 《非有先生論》:“﹝寡人﹞體不安席,食不甘味,目不視靡曼之色,耳不聽鐘鼓之音,虛心定志,欲聞流議者三年於茲矣。”
《後漢書·列女傳·曹世叔妻》:“夫得意一人,是謂永畢,失意一人,是謂永訖,欲人定志專心之言也。”
唐 錢珝 《授祕書少監賜紫盧光啟守中書舍人制》:“盧光啟 勵精不怠,處默有倫,定志而靜專其謀,好古而敏求其要。”
⒉ 立志;決意。
引《後漢書·蘇竟傳》:“人無愚智,莫不先避害然後求利,先定志然後求名。”
許地山 《東野先生》:“我已定志不離開她。”
▸ 安心定志
▸ 氣衝志定
▸ 肯定
▸ 定心
▸ 大志
▸ 桑弧之志
▸ 三垂線定理
▸ 三榜定案
▸ 芟定
▸ 三致志
▸ 人貧志短
▸ 取威定功
▸ 人定勝天
▸ 人定
▸ 仁人志士
▸ 忍志
▸ 鋭志
▸ 商定
▸ 確志
▸ 人窮志短
▸ 認定
▸ 確定
▸ 人憑志氣虎憑威
▸ 人窮志不窮
▸ 取志
▸ 屈身辱志
▸ 銓定
▸ 塞瓦定理
▸ 詘志
▸ 取威定霸
▸ 榮志
▸ 人口決定論
▸ 屈心抑志
▸ 染神亂志
▸ 求志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