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窯的意思
注音 ㄍㄨㄢ 一ㄠˊ
拼音 guān yáo
基本釋義
⒈ 亦作“官窯”。
⒉ 宋代著名瓷窯之一。北宋大觀、政和年間,宮廷自建瓷窯燒造瓷器,故稱。其色以粉青為上,其紋以冰裂鱔血為高。南渡後,又於杭州別建新窯。又明清兩代景德鎮御器廠所燒瓷器,一般亦稱官窯。
官窯「ㄍㄨㄢ 一ㄠˊ」
⒈ 宋朝大觀、政和年間,徽宗於現在的開封設窯燒造瓷器,稱為「官窯」。是宋朝著名瓷窯之一。
⒉ 明、清時代,江西景德鎮御器廠所燒製的瓷器,稱為「官窯」。
引證解釋
⒈ 亦作“官窯”。 宋 代著名瓷窯之一。 北宋 大觀、政和 年間,宮廷自建瓷窯燒造瓷器,故稱。其色以粉青為上,其紋以冰裂鱔血為高。南渡後,又於 杭州 別建新窯。又 明 清 兩代 景德鎮 御器廠所燒瓷器,一般亦稱官窯。參閱 明 陶宗儀 《輟耕錄·窯器》、 清 朱琰 《陶說》卷二、五, 清 阮葵生 《茶餘客話·磁器》。
引明 都穆 《都公譚纂》:“時可 家復有荷花宴。每花時,設幾十二面,皆嵌以水晶,置金鯽魚其下,上列器皆官窯。”
清 孔尚任 《小忽雷·巧遇新亭》:“廣錫酒壺偏燦爛,官窰茶具亦風流。”
《紅樓夢》第四一回:“然後眾人都是一色的官窯脫胎填白蓋碗。”
老舍 《老張的哲學》第六:“東里間是 李應 和他叔父的臥室,順著前簷一張小矮土炕,對面放著一條舊楠木條案,案上放著一個官窯五彩瓶和一把銀胎的水菸袋。”
▸ 告官
▸ 高官
▸ 汝窯
▸ 冗官
▸ 山官
▸ 入官
▸ 宂官
▸ 取名致官
▸ 任官
▸ 日官
▸ 人命官司
▸ 榷官
▸ 去官
▸ 群牧判官
▸ 賕官
▸ 權官
▸ 裙帶官
▸ 秋菊打官司
▸ 清望官
▸ 穹官
▸ 秋官
▸ 青官
▸ 清官
▸ 熱官
▸ 清平官
▸ 怯官
▸ 儒官
▸ 親事官
▸ 前官
▸ 前資官
▸ 起官
▸ 侵官
▸ 千官
▸ 器官
▸ 旗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