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帖的意思
注音 ㄉㄚˋ ㄍㄨㄢ ㄊ一ㄝ
拼音 dà guān tiē
基本釋義
⒈ 匯刻叢帖。十卷。大觀三年(公元1109年),宋徽宗因《淳化閣帖》板已斷裂,出內府所藏墨跡,命蔡京等稍加釐訂,重新摹勒上石,標題皆蔡京手書。刻工精良,優於《淳化閣帖》,惜拓本流傳甚少。
大觀帖「ㄉㄚˋ ㄍㄨㄢ ㄊ一ㄝ」
⒈ 宋徽宗大觀三年(西元1109),因淳化閣帖版已斷裂,且刊印不精,於是以內府所藏真跡另行選刻,較淳化閣帖精良,稱為〈大觀帖〉。唯拓本流傳極少,今僅存殘本若干卷而已。或稱為〈大觀太清樓帖〉、〈太清樓帖〉。
引證解釋
⒈ 匯刻叢帖。十卷。 大觀 三年(公元1109年), 宋徽宗 因《淳化閣帖》板已斷裂,出內府所藏墨跡,命 蔡京 等稍加釐訂,重新摹勒上石,標題皆 蔡京 手書。刻工精良,優於《淳化閣帖》,惜拓本流傳甚少。
▸ 七觀帖
▸ 大觀
▸ 大觀樓
▸ 大觀舞
▸ 蔚為大觀
▸ 洋洋大觀
▸ 觀音大士
▸ 大紅全帖
▸ 大有可觀
▸ 世界七大奇觀
▸ 大躍進
▸ 大仁
▸ 大戰
▸ 大志
▸ 大興
▸ 大笑
▸ 大家族
▸ 大吼
▸ 大客車
▸ 大連
▸ 大浪
▸ 大樓
▸ 大帽子
▸ 大寶
▸ 大敗
▸ 大巴
▸ 莫大
▸ 三大節
▸ 三大洋
▸ 三大奇書
▸ 三大運動
▸ 三大殿
▸ 三大書
▸ 日觀
▸ 三大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