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不絕書的意思
注音 ㄕˇ ㄅㄨˋ ㄐㄩㄝˊ ㄕㄨ
拼音 shǐ bù jué shū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指經常發生的那一類事情,歷史記載上常能看到。
例魯之於晉也,職貢不乏,玩好時至,公卿大夫,相繼於朝,史不絕書。——《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英same things were very common in history; be again and again repeated in history;
相反詞
史不絕書「ㄕˇ ㄅㄨˋ ㄐㄩㄝˊ ㄕㄨ」
⒈ 同類的事經常發生,不斷見於記載。
引《左傳·襄公二十九年》:「魯之於晉也,職貢不乏,玩好時至,公卿大夫相繼於朝,史不絕書,府無虛月。」
唐·徐彥伯〈汾水新船賦〉:「厥聲載路,賡歌濟巨川之功;史不絕書,考課獲疇庸之最。」
反史無前例
引證解釋
⒈ 史冊上不斷有這類記載。形容歷史上經常發生同類事情。
引《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公卿大夫相繼於朝,史不絶書。”
劉大年 《臺灣一千七百年的歷史》:“第一次正式記錄 臺灣 歷史的,是 三國 吳 人 沉瑩 的《臨海水土誌》。往後史不絕書,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年。”
▸ 史不絶書
▸ 青史不泯
▸ 千里不絕
▸ 嫋嫋不絕
▸ 目不知書
▸ 目不識書
▸ 綿延不絕
▸ 罵不絕口
▸ 綿綿不絕
▸ 駱驛不絕
▸ 絡繹不絕
▸ 勞問不絕
▸ 連綿不絕
▸ 傳誦不絕
▸ 不絕如縷
▸ 不絕若線
▸ 不絕如線
▸ 不絕如發
▸ 不絕如帶
▸ 不絕於耳
▸ 手不釋書
▸ 天不絕人
▸ 滔滔不絕
▸ 香火不絕
▸ 迤邐不絕
▸ 音耗不絕
▸ 源源不絕
▸ 譽不絕口
▸ 讚口不絕
▸ 讚不絕口
▸ 贊聲不絕
▸ 貞不絕俗
▸ 能書不擇筆
▸ 絕口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