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望不可即的意思

注音 ㄎㄜˇ ㄨㄤˋ ㄅㄨˋ ㄎㄜˇ ㄐ一ˊ

拼音 kě wàng bù kě jí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謂只可仰望而不可企及或接近。

國語辭典修訂本

可望不可即「ㄎㄜˇ ㄨㄤˋ ㄅㄨˋ ㄎㄜˇ ㄐ一ˊ」

⒈  只能遠望而無法接近。形容看似易於達成目的,事實上卻困難重重,難以完成。明·劉基〈登臥龍山寫懷二十八韻〉:「白雲在青天,可望不可即。」也作「可望不可親」。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八回》:「所以雖是牛鬼蛇神的妓女,就如海上神仙一般,可望不可即的了。」

引證解釋

⒈  謂只可仰望而不可企及或接近。

元 薩都剌 《偕楊善卿等遊法雲寺》詩:“鳳臺錦袍人,可望不可即。”
明 高啟 《擬古》詩之十二:“思君如 蓬萊,可望不可即。”
冰心 《寄小讀者》二十:“我和平的故鄉,比這可望不可即的海天還遙遠呢!”
亦作“可望而不可及”。 郭沫若 《月蝕》:“可望而不可及的古之人,你們的鼓聲透過了幾千萬重的黑幕,傳達到我耳裡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