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挽狂瀾的意思

注音 ㄌ一ˋ ㄨㄢˇ ㄎㄨㄤˊ ㄌㄢˊ

拼音 lì wǎn kuáng lán

詞性 動詞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比喻控制猛烈的潮流,挽救危險的局勢。

中流砥柱,力挽狂瀾,具大才,立大業。——《秋瑾集》

to make herculean efforts to save a critical situation; make vigorous efforts to turn the tide; do one's utmost to save a desperate situation;

相似詞

力所能及 持危扶顛 扭轉乾坤 砥柱中流

相反詞

力不能支 獨木難支 力不從心

國語辭典簡編本

力挽狂瀾「ㄌㄧˋ ㄨㄢˇ ㄎㄨㄤˊ ㄌㄢˊ」

比喻竭力挽救險惡的局面。

造句我們動員了所有的人力,希望能力挽狂瀾,化險為夷。

國語辭典修訂本

力挽狂瀾「ㄌ一ˋ ㄨㄢˇ ㄎㄨㄤˊ ㄌㄢˊ」

⒈  阻遏、扭轉異端邪說的橫行。語本唐·韓愈〈進學解〉:「障百川而東之,回狂瀾於既倒。」比喻盡力挽回險惡的局勢。元·王惲〈挽李子陽〉詩二首之二:「筆端力挽狂瀾倒,袖裡親攜太華來。」

引證解釋

⒈  比喻盡力挽回險惡的局面。

語本 唐 韓愈 《進學解》:“障百川而東之,回狂瀾於既倒。”
柯巖 《嵐山情思》:“他多麼希望自己能像青年時代一樣:橫刀躍馬,馳騁沙場,力挽狂瀾,雖萬死而不辭呵!”
馬國徵 《瞻仰梅園新村周總理故居》詩:“親臨虎穴安天下,力挽狂瀾拯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