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子的意思
注音 ㄍㄤ ㄗˇ
拼音 gāng zǐ
基本釋義
⒈ 兩頭尖而較小的一種巴豆。
⒉ 方言。猶剛剛,剛才。
剛子「ㄍㄤ ㄗˇ」
⒈ 方才、剛剛。
引《醒世姻緣傳·第五五回》:「我家有來,剛子趕狄爺到半月前邊,叫我打發了。」
引證解釋
⒈ 兩頭尖而較小的一種巴豆。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二·巴豆》﹝釋名﹞:“巴菽、剛子。
引雷斅 《炮炙論》又分緊小色黃者為巴,有三稜色黑者為豆,小而兩頭尖者為剛子。雲巴與豆可用,剛子不可用(殺人)。其説殊乖……用之得宜,皆有功力。”
⒉ 方言。猶剛剛,剛才。
引《醒世姻緣傳》第三三回:“剛子昨日上了學,今日就妝病。”
▸ 毽子
▸ 幌子
▸ 空當子
▸ 綠帽子
▸ 簍子
▸ 店子
▸ 刀子嘴
▸ 大帽子
▸ 妹子
▸ 磨子
▸ 筢子
▸ 三娘子
▸ 殤子
▸ 認死扣子
▸ 軟局子
▸ 砂殼子
▸ 弱子
▸ 三番子
▸ 少子
▸ 軟釘子
▸ 煞性子
▸ 認賊為子
▸ 日子
▸ 撒丫子
▸ 認賊作子
▸ 肉丸子
▸ 撒鴨子
▸ 任公子
▸ 傻子
▸ 軟癱子貨
▸ 肉包子打狗
▸ 篩子餵驢
▸ 入子
▸ 肉脯子
▸ 乳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