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鵠的意思
注音 ㄎㄜˋ ㄏㄨˊ
拼音 kè hú
基本釋義
⒈ 喻仿效前賢。
⒉ 謂弄巧成拙,適得其反。
刻鵠「ㄎㄜˋ ㄏㄨˊ」
⒈ 比喻仿效他人的行為。參見「刻鵠類鶩」條。
引唐·盧照鄰〈釋疾文·粵若〉:「既而屠龍適就,刻鵠初成。」
⒉ 比喻弄巧成拙、適得其反。參見「刻鵠類鶩」條。
引《西遊記·第三七回》:「倘被多官拿住,說我們欺邦滅國,問一款大逆之罪,困陷城中,卻不是畫虎刻鵠也?」
引證解釋
⒈ 喻仿效前賢。參見“刻鵠類鶩”。
引唐 盧照鄰 《釋疾文》:“既而屠龍適就,刻鵠初成。”
宋 秦觀 《賀蘇禮部啟》:“嘆刻鵠之未成,念攀鴻而何敢。”
明 朱鼎 《玉鏡臺記·詔聘太真》:“掩書俯幾憶平生,刻鵠初成,畫虎還成。”
⒉ 謂弄巧成拙,適得其反。參見“刻鵠類鶩”。
引《西遊記》第三七回:“倘被多官拿住,説我們欺邦滅國,問一款大逆之罪,困陷城中,卻不是畫虎刻鵠也?”
▸ 刻鵠類鶩
▸ 刻鵠成鶩
▸ 畫龍刻鵠
▸ 畫虎刻鵠
▸ 刻木為鵠
▸ 任刻
▸ 染神刻骨
▸ 缺刻
▸ 日刻
▸ 頃刻
▸ 頃刻酒
▸ 傾刻
▸ 頃刻花
▸ 頃刻之間
▸ 槧刻
▸ 潛鵠
▸ 切刻
▸ 侵刻
▸ 綺刻
▸ 千金一刻
▸ 遷刻
▸ 裒刻
▸ 陗刻
▸ 清刻
▸ 鍥刻
▸ 掊刻
▸ 峭刻
▸ 期刻
▸ 偏刻
▸ 佩刻
▸ 鳥面鵠形
▸ 片刻
▸ 木面雕刻
▸ 木刻
▸ 木口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