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篆的意思
注音 ㄎㄜˋ ㄓㄨㄢˋ
拼音 kè zhuàn
基本釋義
⒈ 指雕刻的文字、花紋等。
⒉ 精細地描摹。
引證解釋
⒈ 指雕刻的文字、花紋等。
引唐 劉長卿 《朱放自杭州與故里相使君立碑回因以奉簡吏部楊侍郎制文》詩:“鵩集佔書久,鸞回刻篆新。”
唐 韋應物 《信州錄事參軍常曾古鼎歌》:“雕螭刻篆相錯盤,地中歲久青苔寒。”
⒉ 精細地描摹。
引宋 歐陽修 《試筆·郊島詩窮》:“唐 之詩人,類多窮士, 孟郊、賈島 之徒,尤能刻篆窮苦之言以自喜。”
▸ 雕蟲刻篆
▸ 彫蟲篆刻
▸ 雕蟲篆刻
▸ 篆刻蟲雕
▸ 篆刻
▸ 任刻
▸ 染神刻骨
▸ 缺刻
▸ 權篆
▸ 日刻
▸ 頃刻
▸ 頃刻酒
▸ 傾刻
▸ 頃刻花
▸ 頃刻之間
▸ 槧刻
▸ 秦篆
▸ 切刻
▸ 侵刻
▸ 綺刻
▸ 千金一刻
▸ 遷刻
▸ 裒刻
▸ 陗刻
▸ 清刻
▸ 鍥刻
▸ 掊刻
▸ 峭刻
▸ 期刻
▸ 偏刻
▸ 佩刻
▸ 片刻
▸ 褭篆
▸ 鳥篆
▸ 木面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