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命的意思
注音 ㄓˋ ㄇ一ㄥˋ
拼音 zhì mìng
基本釋義
⒈ 擬訂命令。
⒉ 敕命。
⒊ 掌握命運。
制命「ㄓˋ ㄇ一ㄥˋ」
⒈ 古代稱帝王下命令為「制命」。
引《文選·鍾會·檄蜀文》:「困躓冀徐之郊,制命紹布之手。」
《文選·陸機·豪士賦》:「況乎代主制命,自下財物者哉。」
引證解釋
⒈ 擬訂命令。
引《左傳·閔公二年》:“夫帥師,專行謀,誓軍旅,君與國政之所圖也。非大子之事也。師在制命而已。”
杜預 注:“命,將軍所制。”
《史記·鄭世家》:“君能制命為義,臣能承命為信。”
⒉ 敕命。
引《北齊書·文宣帝紀》:“德之不嗣,仍離屯圮,盜名字者遍於九服,擅制命者非止三公,主殺朝危,人神靡繫,天下之大,將非 魏 有。”
《新五代史·雜傳·朱友謙》:“末帝 初不許,已而許之,制命未至, 友謙 復叛。”
⒊ 掌握命運。
引明 李東陽 《急流退》詩:“君有輕士心,臣有制命權。”
▸ 革命創制
▸ 命筆
▸ 三制手
▸ 辱命
▸ 人命危淺
▸ 容制
▸ 如命
▸ 任命狀
▸ 任命
▸ 忍命
▸ 認命
▸ 人命關天
▸ 犬馬之命
▸ 如法砲制
▸ 揉制
▸ 人命官司
▸ 權命
▸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 曲制
▸ 屈節辱命
▸ 饒命
▸ 人命
▸ 榮命
▸ 犬牙相制
▸ 三三制
▸ 施命發號
▸ 全制
▸ 權時制宜
▸ 權制
▸ 請命
▸ 施命
▸ 囚命
▸ 三三制政權
▸ 全日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