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櫱的意思
注音 ㄅ一ㄥ ㄋ一ㄝˋ
拼音 bīng niè
基本釋義
⒈ 亦作“冰蘗”。
⒉ 冰檗。喻寒苦而有操守。
冰櫱「ㄅ一ㄥ ㄋ一ㄝˋ」
⒈ 冰最寒,糱味苦。冰櫱指處境清苦如飲冰食櫱。多用來形容婦女的苦節。
引金·秦畧〈白髮〉:「自苦有冰櫱,自潤無膏脂。」
引證解釋
⒈ 亦作“冰蘗”。冰檗。喻寒苦而有操守。
引唐 劉言史 《初下東周贈孟郊》詩:“素堅冰櫱心,潔持保賢貞。”
一本作“冰櫱”。 宋 蘇軾 《次韻王定國南遷回見寄》:“十年冰櫱戰膏粱,萬里煙波濯紈綺。”
明 宋濂 《徐貞婦鄭氏傳》:“爾居官宜冰櫱自守。祿或不給,則售此用之。”
▸ 飲冰食櫱
▸ 枘鑿冰炭
▸ 日出冰消
▸ 人造冰
▸ 輕冰
▸ 青藍冰水
▸ 敲冰紙
▸ 清如冰壺
▸ 青冰
▸ 敲冰索火
▸ 若涉淵冰
▸ 敲冰玉屑
▸ 敲冰求火
▸ 敲冰戛玉
▸ 甹櫱
▸ 破冰船
▸ 漂冰
▸ 凝冰
▸ 跑冰
▸ 櫱帝
▸ 櫱芽
▸ 刨冰
▸ 木冰
▸ 烹冰
▸ 萌櫱
▸ 賣冰
▸ 履霜堅冰
▸ 羅斯陸緣冰
▸ 鏤冰斸雪
▸ 履冰
▸ 鏤冰劚雪
▸ 履霜知冰
▸ 鏤冰
▸ 履冰狐
▸ 陸緣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