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袒的意思

注音 ㄆ一ㄢ ㄊㄢˇ

拼音 piān tǎn

詞性 動詞

基本釋義

⒈  偏護一方。

法官偏袒被告。

be partial to and side with; discriminate in favor of;

⒉  解衣袒露一臂,解衣露肉。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戰國策·燕策》

unbutton one's clothing and expose;

相似詞

偏頗 袒護 左袒 偏畸 偏私 偏向

相反詞

公道 公正 公允


英文 to bare one shoulder, (fig.)​ to side with, to discriminate in favor of

德語 Einseitigkeit (S)​, parteiisch (Adj)​

法語 montrer de la partialité pour, être partial pour, prendre fait et cause pour

國語辭典簡編本

偏袒「ㄆㄧㄢ ㄊㄢˇ」

私心庇護一方。

造句他做事一向公正,絕不偏袒任何人。

國語辭典修訂本

偏袒「ㄆ一ㄢ ㄊㄢˇ」

⒈  裸露肩臂。

《史記·卷一一二·平津侯傳》:「陳涉無千乘之尊,尺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後,無鄉曲之譽,非有孔、墨、曾子之賢,陶朱、猗頓之富也,然起窮巷,奮棘矜,偏袒大呼而天下從風,此其故何也?」
《聊齋志異·卷一·畫壁》:「一老僧說法座上,偏袒繞視者甚眾。」

⒉  私心庇護一方。

如:「我用心公正,絕不偏袒誰。」

公正 公允

引證解釋

⒈  解衣裸露一臂。

《戰國策·燕三》:“樊於期 偏袒扼腕而進曰:‘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
《漢書·酷吏傳·田延年》:“即閉關獨居齊舍,偏袒持刀東西步。”
《太平廣記》卷一三二引 唐 戴孚 《廣異記·張縱》:“至前堂,見丞夫人對鏡理粧,偏袒一膊。”

⒉  漢 呂后 死,太尉 周勃 入北軍,傳令軍中說,助 呂氏 的右袒,助 劉氏 的左袒,軍皆左袒, 周勃 遂率兵盡殺 呂 黨。參閱《漢書·高後紀》。後以稱偏護一方。

清 昭槤 《嘯亭續錄·先恭王之正》:“居相位者,當有相度, 西林 偏袒鄉黨,非持平天下之道也。”
聞一多 《什麼是儒家》:“他們也不能偏袒某一方面,偏袒了一方,使一方太強,有壓倒對方的能力,緩衝者也無事可做。”

⒊  佛教徒穿袈裟,袒露右肩,以表示恭敬,並便於執持法器,亦稱偏袒。

唐 杜甫 《戲韋偃為雙鬆圖歌》:“偏袒右肩露雙腳,葉裡松子僧前落。”
宋 道成 《釋氏要覽·禮數》:“偏袒, 天竺 之儀也。此禮自 曹魏 世寖至今也。律雲,偏露右肩,即肉袒也。律雲,一切供養,皆偏袒,示有便於執作也。”
清 吳嘉紀 《送瑤兒》詩:“胡僧偏袒搖掌,導魂鈴子聲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