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枯的意思
注音 ㄆ一ㄢ ㄎㄨ
拼音 piān kū
基本釋義
⒈ 偏癱,半身不遂。
⒉ 偏於一方面,照顧不均,失去平衡。
偏枯「ㄆ一ㄢ ㄎㄨ」
⒈ 中醫上指半身偏廢無用的病。
⒉ 比喻利益分配不均,或文化失調。
引證解釋
⒈ 偏癱,半身不遂。
引《莊子·盜跖》:“禹 偏枯。”
成玄英 疏:“治水勤勞,風櫛雨沐,致偏枯之疾,半身不遂也。”
唐 杜甫 《清明》詩之一:“此身飄泊苦西東,右臂偏枯半耳聾。”
⒉ 偏於一方面,照顧不均,失去平衡。
引南朝 樑 劉勰 《文心雕龍·附會》:“義脈不流,則偏枯文體。”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二:“非筆力純粹,必有偏枯之病。”
郭沫若 《今昔蒲劍·文化與戰爭》:“這兩種慾望雖相互對立,卻也不可偏枯。”
▸ 偏枯對
▸ 枯偏
▸ 偏角
▸ 撒枯
▸ 日偏食
▸ 秋枯
▸ 榮枯
▸ 巧言偏辭
▸ 清枯
▸ 偏嗜
▸ 偏狹
▸ 偏墜
▸ 偏圓
▸ 奇偏
▸ 偏州
▸ 偏卒
▸ 偏滯
▸ 偏智
▸ 頗偏
▸ 偏帥
▸ 偏題
▸ 偏聽偏言
▸ 偏偏倒倒
▸ 偏向
▸ 偏壓
▸ 偏西
▸ 偏欹
▸ 偏心矩
▸ 偏為
▸ 偏院
▸ 偏言
▸ 偏政
▸ 偏擅
▸ 偏倚
▸ 偏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