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衡的意思
注音 一ˇ ㄏㄥˊ
拼音 yǐ héng
基本釋義
⒈ 靠在車前橫木上。
⒉ 《史記·袁盎晁錯列傳》:“盎曰:'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騎衡。'”裴駰集解引如淳曰:“騎,倚也。衡,樓殿邊欄楯也。”司馬貞索隱引韋昭曰:“衡,車衡也。騎音倚,謂跨之。”按,“騎衡”後作“倚衡”,有兩解,一解據如淳說,謂倚靠在樓殿邊欄干上。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渭水三》引袁盎曰:“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立不倚衡。”北齊顏之推《觀我生賦》:“繄深宮之生貴,矧垂堂與倚衡。”唐劉禹錫《觀市》:“是日倚衡而閱之,感其盈虛之相尋也速,故著於篇雲。”一解據韋昭說,謂跨在車前橫木上。
引證解釋
⒈ 靠在車前橫木上。
引《論語·衛靈公》:“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
明 王守仁 《朱子晚年定論·答陳才卿書》:“若知此心此理端的在我,則參前、倚衡自有不容捨者。”
⒉ 一解據 韋昭 說,謂跨在車前橫木上。
引《史記·袁盎晁錯列傳》:“盎 曰:‘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騎衡。’”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騎,倚也。衡,樓殿邊欄楯也。”
司馬貞 索隱引 韋昭 曰:“衡,車衡也。騎音倚,謂跨之。”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渭水三》引 袁盎 曰:“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立不倚衡。”
北齊 顏之推 《觀我生賦》:“繄深宮之生貴,矧垂堂與倚衡。”
唐 劉禹錫 《觀市》:“是日倚衡而閲之,感其盈虛之相尋也速,故著於篇雲。”
唐 陸龜蒙 《漁具詩·釣車》:“高多倚衡懼,下有折軸速。”
▸ 參前倚衡
▸ 熱平衡
▸ 權衡輕重
▸ 權衡利弊
▸ 權衡
▸ 卻倚
▸ 權衡得失
▸ 曲衡
▸ 銓衡
▸ 日居衡茅
▸ 傾倚
▸ 親倚
▸ 騎衡
▸ 齊衡
▸ 棲衡
▸ 切倚
▸ 掊斗折衡
▸ 秦衡
▸ 評衡
▸ 偏倚
▸ 平衡
▸ 毗倚
▸ 品衡
▸ 平衡覺
▸ 平衡木
▸ 憑倚
▸ 攀倚
▸ 鳥衡
▸ 末衡
▸ 明文衡
▸ 門衡
▸ 賣俏倚門
▸ 陵衡
▸ 林衡
▸ 連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