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甲法的意思
注音 ㄅㄠˇ ㄐㄧㄚˇ ㄈㄚˇ
拼音 bǎo jiǎ fǎ
基本釋義
國語辭典簡編本
保甲法「ㄅㄠˇ ㄐㄧㄚˇ ㄈㄚˇ」
古時地方上的自衛組織,為北宋王安石所創。以十家為一保,徵召壯丁,教習戰陣,以訓練鄉民具有自衛的能力。
造句保甲法在中國行用的時間很長,從宋到晚清,它都是主要的基層治安體系。
注音 ㄅㄠˇ ㄐㄧㄚˇ ㄈㄚˇ
拼音 bǎo jiǎ fǎ
古時地方上的基層自治組織,為宋朝王安石所創。以十家為保,設保長,五十家為一大保,設大保長,徵召壯丁,教導戰陣。目的在使鄉民能自衛,以防範奸慝。《宋史.卷三二七.王安石傳》:「保甲之法,籍鄉村之民,二丁取一,十家為保,保丁皆授以弓弩,教之戰陣。」
▸ 保險法
▸ 保甲
▸ 王太保家法
▸ 保稅
▸ 閏法
▸ 三尺法
▸ 任法獸
▸ 三法司
▸ 乳保
▸ 戎甲
▸ 商法
▸ 如法
▸ 入甲
▸ 弱甲
▸ 軟甲
▸ 三保太監
▸ 如法砲制
▸ 人壽保險
▸ 如法炮製
▸ 任保
▸ 認保狀
▸ 人身保險
▸ 人民法院
▸ 認保
▸ 確保
▸ 去甲
▸ 人保
▸ 染法
▸ 詘法
▸ 榷鹽法
▸ 拳法
▸ 群法
▸ 屈法
▸ 全軀保妻子
▸ 繕甲厲兵
▸ 染指甲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