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人的意思

注音 ㄅㄠˇ ㄖㄣˊ

拼音 bǎo rén

基本釋義

⒈  同“保證人”

guarantor;


英文 guarantor, person paying bail

國語辭典修訂本

保人「ㄅㄠˇ ㄖㄣˊ」

⒈  對於他人行為或財力負責擔保的人。

元·無名氏《鴛鴦被·楔子》:「我借與他十個銀子,著他立一紙文書,你就做保人。」
《三國演義·第五四回》:「玄德親筆寫成文書一紙,押了字。保人諸葛孔明也押了字。」

引證解釋

⒈  為雙方或多方履約作保證的人。多指在生命、行為、買賣、借貸、租賃等方面作擔保。

吐魯番 唐 墓出土文書《開元二十一年石染典買馬契》:“馬主別將 康思禮,年卅四。保人 興胡羅也那,年卌。”
元 無名氏 《鴛鴦被》楔子:“既是這等,我借與他十個銀子,著他立一紙文書,你就做保人,著他那小姐也畫個字,久後好還我債。”
《水滸傳·第七四回》:“那部署道:‘漢子,性命只在眼前,你省得麼?你有保人也無?’ 燕青 道:‘我就是保人,死了要誰償命?’”
《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五:“渾家道:‘俺賣孩兒時,做保人的,不是 陳德甫 ?’”
茅盾 《秋收》三:“他也不和兒子媳婦商量,徑拉了 黃道士 和 李老虎 做保人,擔保了二分月息的八塊錢,就取得船上人的同意,也叫那軟管子到他田裡放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