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豹的意思
注音 ㄈㄨˊ ㄅㄠˋ
拼音 fú bào
基本釋義
⒈ 唐代稱官吏遇節假日留署值班為“伏豹”。
引證解釋
⒈ 唐 代稱官吏遇節假日留署值班為“伏豹”。參見“豹直”。
引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豹直》:“御史舊例,初入臺陪直二十五日,節假直日,謂之‘伏豹’,亦曰‘豹直’……‘伏豹’者,言眾官皆出,己獨留,如藏伏之豹,伺候待搏,故云‘伏豹’。”
▸ 蜷伏
▸ 雀豹
▸ 柔伏
▸ 屈伏
▸ 趨伏
▸ 秋伏
▸ 全豹
▸ 欽伏
▸ 潛伏
▸ 竊伏
▸ 愆伏
▸ 擒奸擿伏
▸ 千伏
▸ 潛伏期
▸ 擒生踏伏
▸ 潛深伏隩
▸ 潛龍伏虎
▸ 寢伏
▸ 起伏
▸ 乞伏
▸ 破奸發伏
▸ 棲伏
▸ 平伏
▸ 屏伏
▸ 匍伏
▸ 蒲伏
▸ 蟠伏
▸ 爬伏
▸ 趴伏
▸ 涅伏
▸ 佩伏
▸ 匿伏
▸ 南山隱豹
▸ 鳥伏獸窮
▸ 泥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