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紽的意思
注音 ㄨˇ ㄊㄨㄛˊ
拼音 wǔ tuó
基本釋義
⒈ 指皮祅上的五個絲繩鈕子。《詩·召南·羔羊》篇的代稱。
引證解釋
⒈ 指皮祅上的五個絲繩鈕子。
引《詩·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索絲五紽。”
高亨 注:“周 代人的衣,一邊縫上五個(或三個)絲繩的紐子,古語叫做紽,今語叫做紐。”
一說,“五”即“交午”之“午”。紽,縫。五紽,交織連縫之義。見 清 陳奐 《詩毛氏傳疏》。 明 何景明 《七述》:“燦三英以外飾,誠五紽之可羞。”
⒉ 《詩·召南·羔羊》篇的代稱。
引清 李鬥 《揚州畫舫錄·虹橋錄上》:“重來節使經三考,歸去輿人賦‘五紽’。”
▸ 三牲五鼎
▸ 三百五篇
▸ 三一回五一回
▸ 三表五餌
▸ 三反五反運動
▸ 三環五扣
▸ 全唐五代詞
▸ 三山五嶽
▸ 三三五五
▸ 人五人六
▸ 去天尺五
▸ 牽四掛五
▸ 牽五掛四
▸ 日誦五車
▸ 前五子
▸ 七貴五侯
▸ 破敗五鬼
▸ 破家五鬼
▸ 七相五公
▸ 破五
▸ 前五代
▸ 起五更
▸ 七五三
▸ 七一五反革命政變
▸ 撁五掛四
▸ 跑五方
▸ 七策五成
▸ 鬧五魁
▸ 南五祖
▸ 目迷五色
▸ 墨分五色
▸ 銘感五內
▸ 蠻攀五經
▸ 六五
▸ 滿蒙五路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