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斗米道的意思
注音 ㄨˇ ㄉㄡˇ ㄇ一ˇ ㄉㄠˋ
拼音 wǔ dǒu mǐ dào
基本釋義
⒈ 早期民間道教。東漢順帝元年(公元142年)張陵在四川鶴鳴山創立。傳說入道者須交五斗米,因以為名。一說因崇拜五方星斗及信奉《五斗經》,故名。由於道徒尊張陵為天師,故又稱“天師道”。張陵死後,傳子衡,衡死傳子魯。張魯雄踞漢中三十年,五斗米道大行,西晉後開始分化。至元代,演變為正一道。
英文 Way of the Five Pecks of Rice (Taoist movement), Way of the Celestial Master
五斗米道「ㄨˇ ㄉㄡˇ ㄇ一ˇ ㄉㄠˋ」
⒈ 東漢張陵所創的宗教。參見「道教」條。
引證解釋
⒈ 早期民間道教。 東漢 順帝 元年(公元142年) 張陵 在 四川 鶴鳴山 創立。傳說入道者須交五斗米,因以為名。一說因崇拜五方星斗及信奉《五斗經》,故名。由於道徒尊 張陵 為天師,故又稱“天師道”。 張陵 死後,傳子 衡,衡 死傳子 魯。張魯 雄踞 漢中 三十年,五斗米道大行, 西晉 後開始分化。至 元 代,演變為正一道。參閱《三國志·魏志·張魯傳》。
引《晉書·王羲之傳》:“王氏 世事 張氏 五斗米道, 凝之 彌篤。”
清 納蘭性德 《淥水亭雜識》卷四:“史籍極斥五斗米道,而今世真人實其裔孫。”
▸ 五斗米師
▸ 五斗米
▸ 米道
▸ 五斗折腰
▸ 五斗粟
▸ 五斗子
▸ 五斗櫃
▸ 五斗祿
▸ 五斗
▸ 五斗解酲
▸ 五斗先生
▸ 五斗櫥
▸ 折腰五斗
▸ 五道
▸ 五達道
▸ 五道將軍
▸ 五道神
▸ 筋斗
▸ 彈道
▸ 米飯
▸ 三道
▸ 三牲五鼎
▸ 山谷道人
▸ 三百五篇
▸ 三一回五一回
▸ 三表五餌
▸ 三反五反運動
▸ 人行道
▸ 入道
▸ 三環五扣
▸ 日道
▸ 仁義道德
▸ 塞道
▸ 人心世道
▸ 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