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言詩的意思
注音 ㄦˋ 一ㄢˊ ㄕ
拼音 èr yán shī
基本釋義
⒈ 指兩字一韻的詩。
引證解釋
⒈ 指兩字一韻的詩。 清 趙翼 《陔餘叢考·一二言詩》:“《吳越春秋·黃竹之歌》曰,‘斷竹續竹,飛土逐肉’,則竟以兩字相葉矣。 《輟耕録》載 虞伯生 《詠蜀漢事》曰,‘鸞輿三顧茅盧。
引漢 祚難扶,日暮桑榆。深渡 南瀘,長驅 西蜀,力拒 東吳。美呼, 周瑜 妙術;悲夫, 關羽 雲殂。天數盈虛,造物乘除。問汝何如,早賦歸歟’,此又通首皆兩字一韻,更前人所未有也。中州韻,入聲似平聲,故‘蜀’‘術’等字,皆與‘魚’‘虞’相葉。古來通首二言詩,惟此一首。”
▸ 七言詩
▸ 六言詩
▸ 二韻詩
▸ 二言
▸ 八言詩
▸ 三言詩
▸ 四言詩
▸ 五言詩
▸ 玄言詩
▸ 一言詩
▸ 雜言詩
▸ 七言律詩
▸ 三言二拍
▸ 詩以言志
▸ 詩言志
▸ 五言古詩
▸ 五言律詩
▸ 言不二價
▸ 言無二價
▸ 三好二怯
▸ 三筆六詩
▸ 三平二滿
▸ 傷言扎語
▸ 善言
▸ 三分天下有其二
▸ 賽詩會
▸ 三佔從二
▸ 三二
▸ 少言寡語
▸ 仁言利博
▸ 人言
▸ 軟語溫言
▸ 三夫之言
▸ 人名詩
▸ 善言不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