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禬子的意思
注音 ㄦˋ ㄍㄨㄟˋ ㄗˇ
拼音 èr guì zǐ
基本釋義
⒈ 亦作“二會子”。
引證解釋
⒈ 亦作“二會子”。宗教名。舊時流行於 淮南 地區。
引宋 陸游 《條對狀》:“惟是妖幻邪人,平時誑惑良民,結連素定,待時而發,則其為害,未易可測。伏緣此色人處處皆有, 淮南 謂之二禬子,兩 浙 謂之牟尼教, 江東 謂之四果。”
《宣和遺事》前集:“天子見了道:‘這和尚必是南方二會子左道術,使此妖法諕朕。’”
▸ 二三子
▸ 二尾子
▸ 二性子
▸ 二輩子
▸ 二會子
▸ 二混子
▸ 二桿子
▸ 二會子法
▸ 二鬼子
▸ 二愣子
▸ 二賴子
▸ 二流子
▸ 二扯子
▸ 七十二子
▸ 二三君子
▸ 二不溜子
▸ 二道毛子
▸ 二道販子
▸ 百二子
▸ 十二子
▸ 夏二子
▸ 毽子
▸ 幌子
▸ 空當子
▸ 綠帽子
▸ 簍子
▸ 店子
▸ 刀子嘴
▸ 大帽子
▸ 妹子
▸ 磨子
▸ 筢子
▸ 三好二怯
▸ 三娘子
▸ 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