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犯的意思
注音 ㄅㄨˋ ㄈㄢˋ
拼音 bù fàn
基本釋義
⒈ 不犯法。不必;用不著。
不犯「ㄅㄨˋ ㄈㄢˋ」
⒈ 不侵犯、不侮逆長上。
引《文選·漢武帝·賢良詔》:「朕聞昔在唐虞,畫象而民不犯。」
《文選·袁巨集·三國名臣序贊》:「子瑜都長,體性純懿,諫而不犯,正而不毅。」
⒉ 不必煩勞。
引元·關漢卿《魯齋郎·第二折》:「我著他今日不犯,明日送來。」
⒊ 沒有理由或必要。
引《紅樓夢·第六四回》:「若說是請人呢,不犯先忙著把個爐擺出來。」
《蕩寇志·第二回》:「那兩個是梁山上的強盜,沒來由說我去入夥,我憑的沒路走,也不犯做賊,便做賊,也不犯做宋江的副手。」
引證解釋
⒈ 不犯法。
引《漢書·鄒陽傳》:“臣聞 秦 倚 曲臺 之宮,懸衡天下,畫地而不犯,兵加 胡 越。”
顏師古 注:“畫地不犯者,法制之行也。”
⒉ 不必;用不著。
引元 關漢卿 《魯齋郎》第二折:“我看他今日不犯,明日送來。”
《紅樓夢》第二十回:“就算你比世人好,也不犯見一個打趣一個。”
▸ 柔而不犯
▸ 秋毫不犯
▸ 井水不犯河水
▸ 江水不犯河水
▸ 河水不犯井水
▸ 毫毛不犯
▸ 邪不犯正
▸ 一客不犯二主
▸ 凜不可犯
▸ 凜凜不可犯
▸ 凜然不可犯
▸ 犯而不校
▸ 犯不上
▸ 犯不出
▸ 犯不著
▸ 不可侵犯
▸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 毫不
▸ 何不
▸ 看不上
▸ 摸不著
▸ 不與
▸ 不慎
▸ 不計
▸ 不甘心
▸ 不能
▸ 不變
▸ 三不歸
▸ 三不朽
▸ 入犯
▸ 三不拗六
▸ 三不宜
▸ 日昃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