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人的意思

注音 ㄒ一ㄚˋ ㄖㄣˊ

拼音 xià rén

基本釋義

⒈  百姓;人民。

⒉  婢僕。

⒊  指下屬。

⒋  才能庸劣或行為卑下的人。

國語辭典簡編本

下人「ㄒㄧㄚˋ ㄖㄣˊ」

僕人、佣人。

造句那戶人家對待下人極好,下人因此也特別勤快。

國語辭典修訂本

下人「ㄒ一ㄚˋ ㄖㄣˊ」

⒈  僕人、婢女等。

《宋書·卷九九·二凶傳·元凶劭傳》:「臨賀公主南第先有一下人慾嫁,又聞此下人養他人奴為兒,而汝用為隊主,抽拔何乃速?」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七郎有一個老母、一弟一妹在家,奴婢下人無數。」

⒉  謙卑待人。

《論語·顏淵》:「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史記·卷四〇·楚世家》:「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庸可絕乎?」

⒊  才能平庸或品德卑劣的人。

《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上·孝宣許皇后傳》:「曾孫體近下人,乃關內侯,可妻也。」
《抱朴子·外篇·行品》:「凡此諸行,了無一然,而不躋善人之跡者,下人也。」

⒋  百姓、人民。

《墨子·尚同中》:「此天之降罰也,將以罰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
《後漢書·卷四三·朱暉傳》:「鹽利歸官,則下人窮怨。」

引證解釋

⒈  百姓;人民。

《墨子·尚同中》:“天之降罸也,將以罸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
《後漢書·朱暉傳》:“鹽利歸官,則下人窮怨。”
唐 柳宗元 《平淮夷雅·皇武》:“度 拜稽首,皇祐下人。”

⒉  婢僕。

《宋書·二凶傳·劉劭》:“臨賀公主 南第先有一下人慾嫁,又聞此下人養他人奴為兒,而汝用為隊主,抽拔何乃速。”
《紅樓夢》第八八回:“下人在背地裡便生出許多議論來。”
曹禺 《雷雨》第二幕:“哼,讓大家說吧, 周 家大少爺看上他家裡面的女下人,怕什麼,我喜歡她。”

⒊  指下屬。

明 于謙 《宣府軍務疏》:“其參將 揚能 説稱,尚書比時挑選軍士,止是出於己見,不令詢問下人,一時挑選不精。”

⒋  才能庸劣或行為卑下的人。

《漢書·外戚傳上·孝宣許皇后》:“曾孫體近,下人,乃關內侯,可妻也。”
顏師古 注:“言曾孫之身於帝為近親,縱其人材下劣,尚作關內侯。”
晉 葛洪 《抱朴子·行品》:“凡此諸行,了無一然,而不躋善人之跡者,下人也。”
明 王世貞 《鳳洲雜編·書與太師也先》:“比先朝廷與太師處皆因下人之言,彼此都動軍馬。”

⒌  居於人之後;對人謙讓。

《易·繫辭上》:“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語以其功下人者也。”
孔穎達 疏:“能以有功卑下於人者也。”
《漢書·司馬遷傳》:“僕觀其為人……恭儉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
《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難蘇學士》:“這四句詩,奉勸世人虛己下人,勿得自滿。”
黃遠庸 《外交總長宅中之茶會》:“陸君 恂恂下人,出言有章,蓋一絕好歐西紳士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