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算的意思
注音 一 ㄙㄨㄢˋ
拼音 yī suàn
基本釋義
⒈ 一根算籌。漢代商賈稅和對成年人所徵人頭稅的一個計數單位。一次謀劃。古代推算曆數的一個單位。
引證解釋
⒈ 一根算籌。
引《禮記·投壺》:“左右告矢,具請拾投。有入者,則司射坐而釋一算焉。”
⒉ 漢 代商賈稅和對成年人所徵人頭稅的一個計數單位。
引《史記·平準書》:“諸賈人末作貰貸買賣,居邑稽諸物及商以取利者,雖無市籍,各以其物自佔,率緡錢二千而一算。”
《漢書·晁錯傳》:“今 秦 之發卒也,有萬死之害而無銖兩之報,死事之後不得一算之復。”
按:《高帝紀上》“初為算賦” 顏師古 注引 如諄 曰:“《漢儀注》: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賦錢,人百二十為一算。”
⒊ 古代推算曆數的一個單位。
引《舊唐書·歷志二》:“今 大唐 神龍 元年,復歲次於乙巳,積四十一萬四千三百六十算外。上驗往古,年減一算。下求將來,年加一算。”
⒋ 一次謀劃。
引《南史·宋長沙王道憐等傳論》:“當於餘襖內侮, 荀、桓 交逼, 荊楚 之勢,同於累卵。如使上略未盡,一算或遺,則得喪之機,未可知也。”
▸ 屈指一算
▸ 算減一升
▸ 如出一口
▸ 日慎一日
▸ 三自一包
▸ 三一回五一回
▸ 日甚一日
▸ 神算
▸ 入海算沙
▸ 睿算
▸ 日復一日
▸ 任算
▸ 融合為一
▸ 人手一冊
▸ 勸百諷一
▸ 熔於一爐
▸ 仁同一視
▸ 如出一軌
▸ 人生哲學的一課
▸ 人一己百
▸ 缺一不可
▸ 全一
▸ 榷算
▸ 三人一龍
▸ 曲算
▸ 若出一轍
▸ 群居和一
▸ 闕一不可
▸ 求備一人
▸ 若出一軌
▸ 筌蹏一悟
▸ 三世一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