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日的意思
注音 一 ㄅㄞˇ ㄨˇ ㄖˋ
拼音 yī bǎi wǔ rì
基本釋義
⒈ 寒食日。
引證解釋
⒈ 寒食日。亦有謂一百六日者。詳“一百六”。
引三國 魏 曹操 《明罰令》:“聞 太原、上黨、西河、雁門,冬至後百五日皆絶火寒食,云為 介子推 ……北方沍寒之地,老少羸弱將有不堪之患。令到,不得寒食。”
南朝 樑 宗懍 《荊楚歲時記》:“去冬至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
宋 梅堯臣 《依韻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詩:“一百五日風雨急,斜飄細溼春郊衣。”
宋 洪邁 《容齋四筆·一百五日》:“今人謂寒食為一百五日,以其自冬至後至清明,歷節氣六,凡為一百七日,而先兩日為寒食。故云。”
▸ 百五日
▸ 一百五
▸ 三百五篇
▸ 三一回五一回
▸ 後五日
▸ 二百五
▸ 百五
▸ 三朝五日
▸ 五日京兆
▸ 五日子
▸ 五日
▸ 一丈五尺
▸ 一身五心
▸ 一百八
▸ 一百
▸ 一百二十行
▸ 一目五行
▸ 一百一
▸ 一百八盤
▸ 一百六
▸ 一花五葉
▸ 一百個
▸ 一百八十度
▸ 一丸五色
▸ 直百五銖
▸ 五月卅一日急雨中
▸ 一日夫妻百日恩
▸ 日慎一日
▸ 日甚一日
▸ 日復一日
▸ 三百六十日
▸ 勸百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