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之遊山陝會館
初中作文之遊山陝會館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中作文之遊山陝會館,歡迎閱讀與收藏。
早就聽說南陽社旗山陝會館是“中國第一會館”。趁這個小長假的機會,我和爸爸媽媽一起遊覽這“輝煌壯麗,天下第一”的山陝會館。
會館始建於清朝朝乾隆年間,共經歷六帝137年。為清代山西、陝西的商人集資興建的,作為他們同鄉集會的場所,故名山陝會館。
穿過幾條古香古色的街道,便來到了會館的正門。放眼望去這座龐大的古建築群,莊重而威嚴。踏進大門,迎面而來的是一座高大華麗的琉璃照壁。照壁上熠熠生輝,刻有精巧剔透的“二龍戲珠”、“龍虎爭鬥”、“丹鳳朝陽”、“鯉魚跳龍門”等裝飾圖案。仔細看,那兩條龍張開金燦燦的爪子,瞪著圓眼,擺動著長長的身子,威風凜凜地追逐著紅色的寶珠。那邊,鳳凰張開美麗的翅膀,在祥雲之間翩翩起舞。這每一幅雕刻,精到一個神態,細至一片羽毛,都栩栩如生。我不得不佩服古代人民巧奪天工的技藝。
繼續往前走,便到了懸鎰樓。懸鎰樓又名“八卦樓”,是會館的戲樓。樓前有兩隻石獅,它們神情莊重,百年來靜靜地守護著懸鎰樓。樓內豎有鮮紅的合抱大柱,它們如一個個巨人矗立著、支撐著樓宇。戲樓是一座重簷歇山式建築。上下三層,層層疊立,錯落有致。均有木石雕刻,做工精細,玲瓏奇觀。站在這座古樸典雅、肅穆莊嚴的樓前,我彷彿能想像到,當年商人們聚集在此看戲、品茶、閒談,你來我往,你唱罷我登場的熱鬧景象。
欣賞著旁邊的古樓,腳踏著青石板路上,噠噠作響。不知不覺間,便來到了萬人庭院,即會館的中心庭院。由於能容下萬人故得此名。院中綠樹成蔭,鳥兒在枝頭迎接來往的遊客。院子的兩側,各設有七十二行祖師堂:造傘祖師魯班、印刷祖師畢昇、外科祖師華佗、泥塑祖師女媧……望著這些祖師們的石像,我不禁成了一個虔誠的跪拜者,雙手合十,讚美他們對後人的貢獻。
穿過萬人院,便來到會館的主體建築:大拜殿。大拜殿由大殿和拜殿兩部分組成。殿外有一道石橋,兩邊供人通行,中間是一幅栩栩如生的雙龍嬉珠圖。殿外的房簷是單簷硬山頂式。房簷和橋欄上的雕刻有威武生動的祥龍,有姿態萬千的'鳳凰,有各種山石草木,還有珍禽異獸,這些雕刻給整個大拜殿又增添幾分華貴。進入殿內,映入眼簾的便是那一幅幅畫在牆壁上的油畫。每一幅畫都有它的獨特之外,每一幅畫都有一個古老的故事。殿內分前殿和後殿。前殿為賓會廳,雕樑畫棟,富麗堂皇。後殿設有關羽牌位,立有關公像。關公像造型逼真,氣宇軒昂,頗感威風。遊人們至此,都會虔誠地跪拜,讚頌並學習他身上為人處世的原則和品格。
山陝會館融北方古建築雄偉壯觀之氣勢和南方古建築嚴謹柔美之風格於一體。置身於這座會館中,讓人不禁歎服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心靈手巧,感到古人對建築形式美的孜孜追求和一絲不苟的態度。腳踏在這片古蹟上,古香古色的氣息氤氳瀰漫,穿越時空,讓今天的人仍能受到感染,我不禁為之拜服。
這一次行程,我學習了很多,感悟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