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文化快餐”來臨的時候議論文

當“文化快餐”來臨的時候議論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論文了吧,論文是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一種說理文章。寫起論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當“文化快餐”來臨的時候議論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當“文化快餐”來臨的時候議論文1

  為了使學生了解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傳承歷史悠久的習俗和詩詞文化。在中秋佳節到來之際,我校積極開展“月滿中秋情滿校園”中秋節主題教育活動。

  活動中,學校利用升旗儀式向全校師生介紹有關中秋佳節的起源、習俗等相關知識;利用語文課“每日一誦”的時間,舉行“中秋佳節誦詩會”,學生聲情並茂地吟誦了中秋詩詞,使學生感受到了中華詩詞文化的無限魅力。

  學校還開展“中秋節”主題班隊會活動,要求各中隊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使學生在活動中增進對傳統節日的瞭解。

  透過系列活動,豐富了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激發了學生熱愛生活、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情感。

當“文化快餐”來臨的時候議論文2

  偶爾,我快速地調動著電影片道,忽然發覺文化類的節目像雨後春筍般一股腦的都鑽了出來,像《百家講壇》、《世紀大講堂》、《新杏壇》等等,琳琅滿目,舉不勝舉。

  現代人似乎對這類節目情有獨鍾,以至於颳起了一陣“學術作秀”風,人們總是有理由說自己太忙,抽不出時間讀書,多虧大眾媒體的幫忙,才能使自己繼續學習。忙?確實忙。學生們忙試卷,上班族忙工作,啃老族忙遊戲,別說讀書看報,就連吃飯喝水也被抱怨成浪費青春。於是,某聰明人發明了“快餐”。這種既省時又省錢的餐飲方式,隨即在眾多發展中國家肆意氾濫開來。當城市化正垮大步前進時,越來越多的人習慣了簡單的快餐,卻模糊了家的.味道。

  看到快餐的飛速躥紅,另一撥主打文化的書商也按捺不住,他們依葫蘆畫瓢似的隆重推出一系列的“文化快餐”,看似解決了人們的精神飲食問題,卻暗藏著營養不良的危機。

  放眼望去,書架上陳列著一本本精美的《史記》譯本,還有諸多的名著縮略本,甚至還有一批號稱“三百頁還你三百年”的名著導讀。那些聰明人不斷地鼓動說:“直接把古文譯成現代漢語,不更簡單了嗎?把長篇小說改為縮略版本,不是更為濃縮的精華了嗎?把歷史沉澱下來的傳統文化改造成打趣兒的娛樂故事,不是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口味了嗎?喔,這簡直是一項文化創舉,文化壯舉!”新編的名著霸佔了十餘個書架,它們慵懶的躺在那裡,僅用金色的琉璃裝潢,絢麗的色彩打底,就引得人頭攢動,男女老少絡繹不絕。而此時,真正的文化聖地——中外名著區,卻像久旱的稻田中零星散落的幾點無精打采的麥穗,又像肅殺的深秋氤氳著的一片清冷寒氣。你該如願了吧,發明“文化快餐”的聰明人!

  我穿過擁擠的人群,去沐浴那邊的陽光。指尖滑過幾本書,最後停留在那本素面朝天的《圍城》上,我輕輕的捧來翻看。那些自以為透過捷徑走向文化之城的人們,得意洋洋的指點古今中外,卻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其實他們還在城外徘徊。那條捷徑僅能把人帶到城牆上,卻無法開啟文化的城門,於是人們只能鳥瞰城裡的湖光山色,聽導遊手舞足蹈地解說,自己卻不見魚遊,不聞蟬鳴,不能真正握住作者的手。那份強加給你的理解,或許不能與你產生共鳴,甚或有對作者的誤解。所以觀景需要身臨其境。文化不是星光璀璨的霓虹燈,不是喧鬧都市的陪襯,而是黑暗小巷裡的一盞路燈,伴你摸索前行;文化不是精雕細琢的包裝盒,不用浮華來修飾,它是透明簡易的保鮮膜,從不為虛榮和惰性服務;文化更不是池中的淺水,讓飢渴的眼一望到底,而是博大精深的海洋,營養豐富。

  倘若沒有莊子馳騁萬里的想象,人生就多了一份平庸;倘若沒有孔子意味深長的勸告,人生就少了一份深邃;倘若沒有雨果嘔心瀝血而作的悲慘世界,人生就多了一份空虛前的極樂;倘若沒有泰戈爾娓娓道來的溫情,人生就少了一份美麗……而文化快餐,居然將饕饕盛宴置於一米方桌之上,其數量與質量可想而知。

  又一次,妹妹拿著書問我:“儺送到底喜不喜歡翠翠啊?”我說:“他不是給翠翠唱了一夜的歌嘛,那就是暗示。”“歌,哪有?”我敲了一下她的腦袋說:“孩子,看書要仔細啊。”接過書來,我到處翻找,竟然刪節了!再翻開扉頁,上面赫然寫著幾個大字——青少年快速讀本,又是縮寫的功勞!如此重要的情節都毫不提及,正像快餐少了一份蔬菜一樣,毫無營養可言。這所謂的適合青少年的讀本,卻忽略了動人的細節,遮蓋了深刻的思想,打碎了精巧的文字,而食用者正是茁壯成長的少年。

  近年來,出書熱如核武器的研製般持續升溫,盈利性的“文化快餐”造就了新一批的二流作家。對於出書人的寫作水平暫且不說,單說標題就令人匪夷所思。曾經叱吒風雲的不羈青年韓寒,出過一本名叫《像少年啦飛馳》的書,其中的“啦”字就有故意搞陌生、湊字賺稿費之嫌。而且有相當一部分書翻到最後一頁仍不知所云,可買書的人卻不少。他們引吭高歌“建立節約型社會”,卻引領著“文化縮水”之風,振振有詞地趕著人們向前走。而正當人們興沖沖地趕潮流時,正當人們爭先恐後地打前鋒時,不覺間,自家門前早已形成一片真空,依舊堅守崗位的守門員也只能望球興嘆。

  當這樣的“文化快餐”來臨的時候,我們真的就束手無策了嗎?當然不。只要迴歸原著,只要提高眼力,一切便迎刃而解。要知道,一朵雲永遠沒有天空廣闊,一滴水永遠不及大海深邃。真正的文化絕不是快餐車上明擺著的食譜,而是需要你不懈的搜尋追尋。走進真實的作者,走進未曾雕琢的文字,用心去聆聽,或許呷一口香茗先是一陣苦澀,但隨之而來的沁人心脾的清香,從髮根到腳趾,正在慢慢滋生……

  “文化快餐”是建築群中的一棟危樓,切勿在它坍塌後,才懊悔不曾關注房屋質量。“文化快餐”是青年體內的一個癌變細胞,切勿在病入膏肓之際,才想到如何治癒。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