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簾聽政的幼兒成語解釋
垂簾聽政的幼兒成語解釋
成語解釋:
垂簾:太后或皇后臨朝聽政;殿上用簾子遮隔;聽:治理。指太后臨朝管理國家政事。
成語出處:
宋 王偁《東都事略》:“英宗暴得疾,慈聖後垂簾聽政。”
成語繁體:垂簾聽政
成語簡拼:CLTZ
成語注音:ㄨㄟˊ 一ˊ ㄊ一ㄥ ㄓㄥ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垂簾聽政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形容女後當朝處理國事。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垂,不能讀作“cuí”。
成語辨形:政,不能寫作“正”。
近義詞越俎代庖、牝雞司晨
反義詞包而不辦
成語例子:從電影中我們看到了西太后垂簾聽政的情景。
英語翻譯:attend to state affairs from behind a curtain
俄語翻譯:рéгентство вóвствующей императрицы
其他翻譯:<法>régence de l'Impératrice
成語謎語帝王后代
成語故事:
唐朝時期,高宗李治繼位,立武則天為皇后。由於高宗體弱多病,在朝不能過久處理政事,就在朝堂御座後掛塊簾子,皇后武則天坐在後面,參與高宗與大臣們討論朝政。高宗死後,武則天就繼續在簾後輔佐年幼的皇帝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