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電影清華大學觀後感範文 觀看《大學》心得體會

紀錄電影清華大學觀後感範文 觀看《大學》心得體會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紀錄電影清華大學觀後感範文 觀看《大學》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理想”,這是紀錄電影《大學》留給我的印象。無論是剛剛考入清華大學的嚴洲,還是博士畢業生宋雲天,無論是旅美青年教師蔡崢,還是榮院士錢易,他們的眼睛裡,都喑藏了對理想的堅持,他們的身上,都閃耀著理想的光茫。

  夢想可以天花亂墜,她是純粹的狂妄的浪漫主義者。理想則不然,她是更加理性的,是擺脫不了現實又放不下夢想的人,是八歲的少年最常見的模樣,縱然如此,理想亦是難以實現的哪怕是為此作出嘗試,也需要莫大的勇氣。這一點,在宋雲天和蔡崢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我想去基層政府,服務造福一方姓。”這是宋雲天的理想。父母,老師,女朋友的建議,奶奶的心疼與勸告,留校面試的透過……一次又一次的糾結,一次又一次的猶豫,即使影片的內容有限,我們仍能從中見這個選擇背後的艱難。“和大多數人的選擇不一樣,可能會不被理解,甚至會被誤解,但依然要堅持自己的路。”這是宋雲天的答案。

  “想要領先就要有自己的裝置和技術,中國一定要有人做。”這是蔡崢的理想,“有可能最後我們沒有做成功,但是我還是要堅定地做下去。”這是蔡崢的勇氣與信念,也是他加入清華大學天文系的動力。

  宋雲天熱愛人民,蔡崢熱愛祖國,他們選擇了自己的路,用自己的行動詮釋這份熱愛,是因為他們同樣熱愛著自己的'理想。擁有理想併為之付出努力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即使旁人只能看到過團火燃燒時的煙塵,我們也無法捨棄這團火帶給我們的溫暖明殼。

  影片結尾,四人的身份發生了改變,代表著他們對理想的堅持。那我們呢?電影監製、清華大學尹鴻教授曾說:“這是一部清華題材的紀錄電影,但又遠不只是與清華有關的電影。正如其名《大學》,它是寫給大學的一封情書,也是大學寫給觀眾的一封情書。”對我們來說,大學是近在咫尺的第一個路口,它通往理想,又或許是別的什麼地方,這全憑我們自己選擇。我們應該“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成就有意義的人生”,哪怕做不到,“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也應當是“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