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童日記觀後感彙總

惡童日記觀後感彙總

  惡童第1篇

  記得年輕的時候,不願意錯過任何場景,尤其是有人跟你講:哈雷彗星這輩子只能看見一次喲,或者獅子座流行雨要十二年才光顧地球一次喲。諸如此類這樣的話立刻就會勾起我們心裡的浪漫元素,然後就屁顛屁顛去找一個暗戀或已經勾搭上的物件,唱著“陪你去看流星雨”借一個車去郊區約會了。  後來,除了凍得半死也沒看見過什麼,甚至有社會新聞講小女生在夜裡看流星被強暴的故事。這就是現實的大嘴巴抽打。所以,現在的我們只會冷哼一聲:就算一輩子都看不見哈雷彗星,關我什麼事。是的,我們慢慢的認識到了一個真實的世界,可,那又怎麼樣?只要不死,就要繼續活下去。無論是活得多麼花團錦簇,還是拖著身上無數明顯和隱形的巨大傷口,總是要活下去的,並且,在外表上,你看不出什麼跡象。你不知道你的同事你的客戶你的伴侶曾經經歷過多麼巨大的驚濤駭浪。當然,即使你知道,也於事無補。那些所有陰影和黑暗都刻成了一張流傳於江湖的藏寶圖,只有缺心眼兒的人才會去苦苦探尋。  我桌子上有一本書——《惡童日記》。這是一本相當黑暗的著作。一座被外國軍隊佔領的城市,由於糧食短缺,人民生活艱難困苦,一位年輕婦女只好帶著雙胞胎兒子們投靠住在鄉間的母親。這位“外婆”不僅不識字、髒、吝嗇、兇惡,甚至是一名兇手。兩兄弟在艱困的環境中成長,為了讓自己變得堅強,兩人每日以互相打罵對方、絕食等各種方式鍛鍊生存本領。他們將每天發生的事情仔細記載在一本大筆記本中。隨著日記一頁頁被翻開,一場冷酷的夢魘式寓言也逐步呈現。黑暗的世界一旦經過雅歌塔?克里斯多夫(Agota Kristof)冷靜剋制的筆觸表達,“就有種漂浮在空中事不關己的殘酷和力量感”。  可是,我不覺得這是一本反戰小說,也不是特定主題。我相信每個人的心中都藏著一個惡童,或者在人生成長的關鍵節點遭遇過這樣的惡童。我聽過無數男人和女人們給我講述他們的童年,這些人是我愛的人,我關注的人,所以我願意傾聽他們的成長過程。《惡童日記》不過是一部特殊時期的集中密集版本,事實上,在我們兇猛而荒蕪的童年裡,我們一樣到了人性和這個世界的真實:那些天真的和美好的,虛偽的和殘酷的。有關人性,有關背叛和欺騙,泯滅和希望,天使和魔鬼……我們都是在這種痛和反覆中學會與這個世界相處的模式。  我看到了所有把日子過得亂七八糟的人都帶有深重的童年陰影,我知道每個人都是強忍著絕望在爭取活得萬紫千紅。我知道這種書不過是掀開了世界的一角,它告訴你,所有的人類都是一樣的,大家一樣好,一樣壞 ,一樣痛。不知道這算是絕望還是安慰。我知道心理醫生也有抱著患者痛哭的時候,他們到了最後也只有一句話:孩子,這一切都不是你的錯。

  惡童日記觀後感第2篇

  《惡童日記》是匈牙利作家雅歌塔·克里斯多夫在1981—1991年所作的三部曲。

  分別是《惡童日記》(1986)《二人證據》(1988)《第三謊言》(1991)。很久以前曾讀過第一部,印象還是很深,作家雅歌塔以其獨特的簡單、冰冷、不帶任何感情的語言,精準表達出兩個孩童用頑強的毅力和無畏的精神和麵對現實的殘酷困境的冷酷態度。

  作家雅歌塔是從自己孩子的習作本取得靈感的,她發現12歲女兒寫作業用的簡單句式、結構很適合用來表現她的小說主題。這種手法後來成了讀者與評論家討論的重心,甚至被視為小說寫作的經典範例。她用兩個小孩的童稚言語,勾勒出在戰爭中被腐蝕的變異的孩童純真的世界。閱讀小說時,感覺更像是穿越噩夢的一次驚險之旅,讓人在深受震動之餘,久久不能忘懷。

  如今,第一部被拍成了電影,搬上了銀幕。當然要一睹為快。看得出,電影拍的非常用心,非常努力地貼近原著,最大限度上的還原了原著的精髓。精心選取的場景,兩個“惡童”的扮演者,服飾,影片的色調,都是經過了精心刻意的營造。

  其實,無論當時看小說和現如今看電影,我都不覺得這對雙胞胎有“惡”的因素,甚至,還從他們身上看到了善的一面。他們“惡”,是因為當時惡劣嚴酷的環境造成的,戰爭,離亂,貧窮,缺少父母的愛,兩個原本純真的孩子被母親帶到鄉間,投靠他們的外婆。

  這位“外婆”粗鄙,骯髒、吝嗇、兇惡,小氣,外婆把“小雜種”天天掛在嘴上,對他們呼來喝去,讓他們乾重活髒話,兩兄弟在每天打打罵罵,乾的多吃的少的困苦的的環境中捱著一天又一天,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堅強更經得起考驗,兩人每天以互相毆打對方、絕食等各種方式鍛鍊生存本領。他們練習心靈之痛,是因為外婆和別人經常辱罵他們,他們希望能“快快適應這些辱罵和傷人的字眼”。同樣地,透過這種練習,他們以“適應環境”的、理性的名義,把感情降至最低限度。至於那些“溫柔的話語”,對於母愛的回憶,他們則“不斷地重複這些話,讓這些字眼逐漸喪失它們的意義”。同時,他們將每天發生的事情仔細記載在一本大筆記本中,那些他們所經歷的,他們內心深處的仇恨和憂傷,統統傾吐發瀉在每天的日記中。

  戰爭的殘酷,讓人性變異,變得扭曲,醜陋,貪婪。在鄉下外婆間的這段時間裡,他們遇到了各式各樣的人:鄰居長著兔唇的醜陋女孩,為了換取一天吃的,可以去偷去搶,甚至不惜和神父做性交易;有同性戀傾向的納粹軍官對他們不懷好意;生性風流浪蕩的女僕對他們的勾引,當然還有暴虐的外婆。在這樣嚴酷的生存環境中,兩兄弟從震驚到害怕,慢慢地適應了。惡童們是早熟的,殘酷的生活教會他們近乎本能、不惜一切地保護自己。

  電影的色調刻意的偏冷,外景的暗綠,屋內的暗棕,陰鬱,灰濛濛的,像蒙著一層霧。兩兄弟的臉一直是髒兮兮的,頭髮亂糟糟,但一雙眼睛卻異常炯炯有神,還有倔強地抿著的嘴角,象徵他們對抗生活,對抗環境的毅力和不服輸。日子一天又一天過去,他們也在磨練中成長了,變得堅強,不易摧毀,甚至和巫婆一樣的外婆建立了感情,以至他們的找了新老公的媽媽回來找他們,要帶他們走,他們都不願意,兩個孩子緊緊地依偎著胖胖的外婆,媽媽哭著過來拉他們,他們都不願離開外婆的家,最後媽媽和懷中的嬰兒(她和新歡所生)不幸被炸彈炸死,就死在兩兄弟和外婆的面前。

  他們只是震驚了一小下,然後平靜地把他們的媽媽給埋了,沒有流下一滴眼淚。導演處理這幾段情節時,都展現的非常犀利,比如那突然爆炸而沖天的火花,孩子們驚恐的臉,肥膩的外婆的笨拙的身體,不遺餘力的展現出來戰爭的無情,扭曲異化了人性,兩兄弟也變得冷漠無情,甚至後來,他們的父親回來找他們,他們也毫無激動開心的表現,視父親如同陌生人,直至讓父親做人肉鋪墊,用父親被埋伏的炸彈炸死,為自己鋪開逃亡的道路。這已經是到這部影片(也是書的)結尾了,兄弟兩各奔東西,揮手告別,第一部曲結束。沒有任何的煽情的配樂,反而更有力度,壓抑到底。

  想來,他們威脅郵差,去雜貨店偷竊;他們勒索神父,把撿來的子彈混入柴火殺死女僕;在故事最後,他們甚至害死了自己的父親……但其實他們的“惡”都是有據可查,有理可依:也算是另一種形式上的以暴制暴,以這樣的方式回應殘酷的對待他們的外部世界:他們威脅郵差,是因為郵差藏匿了他們母親寄來的信和錢;他們勒索神父,是因為神父和小兔子間的性醜聞;他們殺死女僕,只因為女僕用麵包調戲了飢餓計程車兵;他們害死父親,是因為只有這樣他們中的一人才可能透過邊界——他們自身卻在一種“以惡制惡”的邏輯裡,變為一種戴著“理性”面具的、更強大更有欺騙性的“惡”。這幾段的表現,有的很具體,比如女僕被烘爐炸死的場面,過程表現的非常具體,開始還興高采烈的女僕,用火柴點燃暖爐後,“叭”!一聲非常巨大的聲響,火花四射,螢幕上一片白花花,坐在位置上也不由得給震跳了起來,處理地非常的突然,衝擊力很強;但兔唇女孩被納粹輪暴的場面完全沒有展現,而是透過她赤身裸體奄奄一息地躺在家裡床上的畫面,透過她母親口中的一句話而一筆帶過,但衝擊力依然不小。

  的確,是戰爭年代的大環境把理性“惡”意推到了極致。看完電影后很壓抑,一如當年看施隆多夫的《鐵皮鼓》、哈內克的《白絲帶》,都是這樣類似的題材,戰爭的殘酷,是如何扭曲人心,把一個個原本應該在這個年紀天真純潔孩童變成為一個個沒有人性的怪異小惡魔。神父的一席話意味深長:“他們只是這個糟透了的世界裡迷失的羔羊,他們是不幸的,是可憐的,他們都是我們這個墮落時代的受害者。”

  孩子,這一切都不是你的錯。

  惡童日記觀後感第3篇

  基於對原作小說有超過十年以上的震撼回憶,我姑且算是自以為老屁股的屁孩粉絲吧。看電影的《惡童日記》,總會拋不開小說的《惡童三部曲》,用愈刁的品法去讀去看電影的種種呈現。

  對於演 János  Szász對小說節奏的取捨,我是不大能苟同的。請得到原作的改編權(本作同時也兼具紀唸作者過世的意),不一定能拍得出原作的每份情。

  但,這還是個很棒的電影。

  電影有電影的三幕劇節奏,對改編物的剪裁無可厚非;節奏的公式本身並不定影片高下,它只是讓觀眾比較容易進入電影的一種系統。小說原作本身的題材相當上好,但如何用一百二十分的影像去呈現,就會透露出電影工作者的觀點取向,無可避免。

  當然誰都知道「去蕪存菁」的道理。只是甚麼部分是「蕪」?甚麼部分是「菁」?而「去」的捨失,「存」的求得,又是基於現實的時間考量亦或觀點的統整?這些細節,比知道去蕪存菁本身要容易讓人切身去想去賞。

  一言以蔽之《惡童日記》,就是童言童語的戰爭眾生相。

  在匈牙利前後遭遇德俄佔領的時期,兩個來外婆家逃難的雙胞胎,一面收著地母親的信件,一面觀察戰爭下的村落,並逐漸眼變出了極為有意思的行為模式,逐漸成了不介意說謊與傷人的「惡童」。

  當戰爭結束,父母與雙胞胎重逢時,惡童與價值觀正常的雙親,已經出現了強烈的對比,分隔兩者的那層代溝,就是戰爭在匈牙利劃下的,另一道無形的佔領線。

  《惡童》小說的文字是童言童語的,因為文字上假設這是篇寫給孩子的日紀。給孩子看,並不等於騙小孩,我認為小說的文字之所以這麼成功,也就是作者把握了這最鍵的分界,這並非是一個單純以下看上的黑色童話,而是比黑色更汙的髒灰,讓孩子也浸淫在人性負面的缸中,逐漸主動得去互動,去接受,最後攪和在一起。

  善與惡的二分法,在孩子與大人的標地中底被顛覆,且同化在一起,成了別於黑與白的灰色地帶。透過日紀這種筆法,去說一個老調卻殘酷的灰色時代,這是《惡童日記》對話的神品,也是最出色之處。

  電影語言當然不能全照小說去跑。

  電影開頭加入了一段原創的劇情,雙胞胎在老家尚未離開前,從父親手上收下空白的一本日記,要雙胞胎把自己在逃難時期的遭遇一一紀,以待未來能在戰爭結束後回憶。

  這改編,當然是為了讓「視覺」介入故事,好發揮的媒介。電影中的日記不限文字,也能用昆蟲標本與手圖案等等方式,呈現雙胞胎面對飢餓或納粹入侵時,以最純粹的方式去他們的心情。

  這樣的改編能不能盡如人意?我沒有甚麼想法,因為這純粹是出於兩種藝術媒介上必然的衝突,所想到的改編之道。

  電影語言依靠鏡頭,小說語言仰賴文字,當一本刻意玩弄無所不在的文字敘述體「日紀」建劇情的骨架要改成鏡頭下被觀看被聽取的戲劇,勢必要有視聽覺的介入。

  電影幾個較大的劇情取捨點,有:

  一,配角群的出場

  在原作中匆促出場的配角刪剪到僅僅與主角有正面接的幾個方有登場。太教父跟教會修女的戲份意外的大增,原作中只是象徵戀童的修女,在電影中增添了她反太的強烈傾向,因此被惡童報復,以麵粉炸彈活活毀容。這段演出未免過了頭,讓雙胞胎的惡意變得具體有了恨某個個體(奶奶除外)的方向。因為這件事,惡童被警長逮上門,狠狠教訓了一番,這場酷刑戲包含了雙胞胎心靈深處最難面對的分離焦,還有德國軍官在匈牙利的惡霸,至劇情重要,但也還是有過頭呈現的觀點。此處約是電影中段,是改編幅度最大的一段,前後倒是與原作接軌,正好是惡童從天真變成純灰的折面。

  二,小兔子的釋

  被軍人輪暴至死,是不是被視為劇情的禁忌?不得而知。在少女小兔子的結局上,電影非常隱晦,甚至沒有暗示是輪暴還是過失殺人。看電影,再回頭把小說重讀,對作者安排小兔子這麼一個啟智兒四處丟晃的定位認識的比當年清楚了許多。小兔子就是有別於低齡的惡童們,將性話題呈現而出的象徵者。修女雖然也反應過她戀童還替小孩口交的惡行,但卻不如無職又弱智,毫無保護自己能力的如此妙齡少女,要更能刺激加害者的惡想法。所以小兔子必須存在於小說中,僅管她總會讓人看到性難堪的面向。電影去掉了性的終極罪惡「輪暴」,也等於割去了小兔子登臺大半的意。有意乎?應吧,因為小兔子在電影中好像也不是弱智的設定了,自然在力道上也弱於小說的楚楚可憐。

  前前後後,我大概料想得到,編想將整部電影的焦點放在兩位主角身上。經過這樣刪剪,劇情的眾生相性被大大消弱,下最多也至深的,是惡童為惡多端的`過程,以及最後的人慘劇:他們出賣了雙親,以求存活。

  在活下去面前,人能拋甚麼?惡童的選擇,或許也解答了這個底線。

  結局中,一個惡童逃出了匈牙利國界,抵另一面的國度。但他有沒有逃出寄宿在匈牙利上的灰色道德地帶呢?沒人能回答。

  這樣的劇情觀點,就是演選擇的最後結果。

  我不喜歡劇情的眾生面相被大幅度修改的想法。

  在我讀來,《惡童日記》雖看似記體,卻更多包涵的視整個匈牙利的影射縮影。惡童雖惡,是甚麼致使了兩個十孩子,變成敢偷敢打敢殺人的惡魔?這罪惡的溫床,其實就是由這些配角的點滴行為建出的氛。少了這些配角,惡童之所以惡的理由,就失於小說的細,略粗糙。

  不過,這也是無從避免的就是了。

  就像前文提及,電影有電影的三幕劇節奏,對改編物的剪裁無可厚非;節奏的公式本身並不定影片高下,它只是讓觀眾比較容易進入電影的一種系統。

  這仍是個有將道德灰暗地帶呈現而出的精彩故事。只是這筆精彩歸於演的取材得宜?還是作者先天給了太好的素材?就較以爭了。

  集,很可能會拍喔。

  我覺得演應是很熟悉原作,而且是對三部曲連下來的敘事陷阱瞭然於心,因為細節太刻意了。

  仔細看全片,雙胞胎的出入,都只有「一個人」代表發言,在兩人聚的畫面中,也時不時讓圖形成一前一後,一光一影的形式。這很重要嗎?是的,因為雙胞胎的身分,在小說第二集《二人據》,集《第三謊言》中,都讓作者玩出了個任人解讀的敘事翻案,在此不暴雷。而電影《惡童日記》在取鏡上給瞭如此大的空間,不讓我聯想到集的拍攝可能,實不可能。這又是演精熟原作,最後選擇了某種觀點的隱藏彩蛋。

  惡童日記觀後感第4篇

  《惡童日記》描寫的是在一次戰爭後雙胞胎兄弟兩人被母親送到外婆家後發生的一系列故事,在第一部中,作者還尚未給兩個主角起名字。

  雙胞胎兄弟的外婆曾經用毒藥毒死了自己的丈夫,文中描述則用:外面都流傳著外婆毒死自己丈夫的事情。(這讓我想起別人講的寫作技巧—他人視角。所謂這個人很好,不要“我”來敘述,而由別人敘述,“我”來轉述。)外婆天天罵雙胞胎兄弟”狗崽子“之類的東西,對兩人不加管束,進而促發了後來的故事程序。

  雙胞胎兄弟為了在挨外婆打時可以忍受皮肉之苦,學著自虐,像是互相毆打;為了忍受飢餓,則模仿苦行僧來使自己飢腸轆轆,他們還去行乞,但把得之不易的食物和水果再扔掉。當然他們的生活還不至於太無聊,他們認識了一個外號稱作”小兔子“的女孩,小兔子為了換取食物,在神父那裡忍受了很多猥褻,成人世界過早的介入小兔子的生活,使她性早熟,把自己的身體換做交易的介質,後來小兔子就死了。“性”在這篇小說裡隱晦而多量,像是女僕和傳令兵的的情事和表姐和她男朋友的情事被雙胞胎兄弟偷窺,女僕對雙胞胎兄弟的猥褻······,似乎是戰爭讓“性”變得隨機和任性,每個人都把握時機參與了進來。雙胞胎兄弟還去偷竊,體會牢獄之災。

  戰爭快要結束時,雙胞胎兄弟的母親帶著自己的情夫和他們剛出生的女兒決定私奔他國,但遭到雙胞胎和外婆的反對,母親和雙胞胎兄弟同母異父的妹妹死於家門前炸彈的爆炸。情夫走了,而雙胞胎的父親還在牢籠之中。外婆後來也死了,後來雙胞胎決定逃離國境,在父親出獄後,他們三個走向了邊境線上。兄弟兩人決定讓父親先走過去,目的只有一個,而後來的結局為這一行為提供瞭解答——父親被邊境線埋藏的炸彈炸的片甲不留。兄弟兩個決定一個出離此地,一個決定留在原處,將來再見面。現在小兔子、爸爸、媽媽、外婆都去世了。

  【二】

  《二人證據》講述的是留在故園的路卡斯的單線故事,路卡斯遇到了一個女孩雅斯蜜娜,雅斯蜜娜勾引他父親生下一個殘疾小孩瑪迪阿斯(畸形駝子),這是雅斯米娜為了防止別人發現,在懷孕期間緊縛腹部導致的惡果。雅斯米娜帶著這個孩子留在了路卡斯的家裡,路卡斯和女孩發生了性關係,決定要養活這三口之家,路卡斯15歲了。路卡斯在酒吧表演,來爭取家庭日常開銷,在這期間,路卡斯認識了一個圖書館館員,30多歲的少婦克蘿拉,因為丈夫湯瑪斯是一名作家,並被戰爭後佔領的當局定為“叛國罪”而被吊死,路卡斯覺得克蘿拉長得像自己去世的母親而對克蘿拉迷戀不已,儘管他們之間發生了性事,但克蘿拉一直懷念著自己的丈夫。雅斯米娜後來離開了,死在某地,這是在很久之後了。馬迪阿斯上學了,但受到很多排擠和欺凌,後來馬迪阿斯自殺了。

  在這一部中還有幾個主要人物,如文具店老闆維多,他喜歡觀察文具店對面失眠者的情形,他的夢想是能寫一本小說,他酗酒,酒精中毒導致的妄想症讓他殺害了他的姐姐,並在殺死他姐姐的瞬間完成射精 ,維多與他姐姐在兒時還曾發生過性關係。彼得是一個黨組書記之類的官員,年輕帥氣,他給與了路卡斯無私的幫助,那是一個風聲鶴唳的年代,他後來的命運與雙胞胎兄弟無法剝離,他愛上了路卡斯,但是毫無結果,曾經有一次路卡斯在彼得家避難,路卡斯向彼得伸出了欖枝,但被彼得拒絕了。他們之間存在著很多矛盾,比如階層的差異,和革命者與被革命者的關係,但在作者的筆下,這些鴻溝都無法將愛隔絕,儘管路卡斯沒有喜歡過彼得。

  【三】

  《第三謊言》的情節迷離難清,比如逃離家鄉的克勞斯後來回到故鄉,被告知此地沒有路卡斯,但在另一個說法的版本中,當路卡斯發現馬迪阿斯把自己吊死後就離開了,他的家被官方收回,他盤下的文具店交給了摯愛路卡斯的彼得照管,而路卡斯愛上的克蘿拉也在彼得的照顧下,但那時,克蘿拉很可能已經神志不清了,她還在幻想她被吊死的丈夫已經回來了,但那卻是路卡斯的雙胞胎兄弟克勞斯。

  弔詭的是第三部推翻了先前的各種結局,比如他的父親母親並沒有死,父親出軌和一女人安登尼雅生了孩子,而父親被母親開槍射擊而亡,在這過程中,路卡斯被射中背部而住院,克勞斯則被父親的情婦安登尼雅照管著。顯然這還不夠迷幻心智,逃離國境的是路卡斯,他去找尋自己的克勞斯兄弟,結果發現克勞斯並不承認有兄弟路卡斯的存在,或者說他的兄弟路卡斯已經死了,於是他用克勞斯·路卡斯的名字來寫作,這導致路卡斯絕望的離開。

  克勞斯後來回到自己母親身邊,在克勞斯與他父親的情婦安登尼雅相處時,他愛上了自己父親與其情婦安登尼雅所生的女兒莎拉,遭到了情婦的拒絕,雙胞胎的母親不停的念及路卡斯,而克勞斯在路卡斯找上門來時,卻決絕的不與其相認,並使用藥物讓自己的母親入眠來阻止路卡斯和母親的重逢。後來克勞斯又遇見了那個小妹妹莎拉(克勞斯曾哭泣著抱著自己的妹妹莎拉,腿腳纏綿,而達到性高潮,被安登尼雅發現後導致了克勞斯的離開)。見面正是尷尬時刻,小妹妹莎拉依然愛著克勞斯,克勞斯卻沒有回應······

  路卡斯的死亡是三部曲告別的最後時刻,他的墓被安放在父親的墳墓旁邊。他們將會生活在一起。

  在《第三謊言》中真真假假難辨難分,比如到底父親死於國境線上的爆炸還是母親的槍擊,比如母親死於和情夫逃離的爆炸還是活了下來,比如媽媽出軌還是爸爸出軌,比如路卡斯還是克勞斯離開了故園後又返回,比如路卡斯(或者克勞斯)見到還是沒有見到克勞斯(路卡斯)。你願意相信哪一個故事呢?

  用小說中的一句話結束這篇文章吧:他們經歷了人生,結果一無所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