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改寫成記敘文(精選22篇)
石壕吏改寫成記敘文(精選22篇)
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尤其是寫作中最基本、最常見的記敘文,記敘文的六要素是指: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經過)、原因、結果等。那要怎麼寫好這型別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石壕吏改寫成記敘文(精選22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石壕吏改寫成記敘文 篇1
天,灰濛濛的,寒冷的北風似乎要把整個人都吞掉!此時,杜甫已經無力再趕路了。他隱隱約約看到前方有幾點火,全身便像充了電了似地,徑直向燈光走去。在昏暗的光下,他隱約看村口的石碑寫著:石壕村。
杜甫嘆了口氣:“唉,今天是不能趕路了,累死了,還是找個地方投宿罷!”說著,他走向一戶人家,輕輕敲了一下門,屋裡出現一陣騷亂。忽的,他看見一個老頭翻牆而去。過一會兒,才有一個婦人慢吞吞地開啟門。杜甫說明了來由,老夫又把逃走的老頭叫了回來,在熱情地招待了杜甫。可是,杜甫發現,這個家不是一般的窮,用來招待客人的只是稀飯,裡面的米飯零星可數,也許他們平時還捨不得吃這些東西!
夜晚,一切都靜悄悄的。突然,一陣嘈雜聲驚醒了杜甫。杜甫齊聲趴在床上聽著。開始,一名男子粗暴地叫道:“皇上有令,每家出壯丁一名!”老頭一聽,急忙逃走了,接著,便是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杜甫透過窗戶縫看著……
老婦急忙去開門,可是,門卻被人一腳踹開了。原來是兩名官差。其中一個人拿著把大彎刀,另一個人拿著根目光,個個面目兇惡。
“快!把你家男人交出來!”一名官差大聲叫嚷。“我有三個兒子都去鄴城防守了,一個兒子剛來信說,兄弟都死了!唉!”老婦嘆著氣,還想繼續說下去,被一名官差推倒在地。“少羅嗦,快把男人交出來!‘一名官差拔出了彎刀,”你這是違抗皇命,是要被殺頭的!“
老婦人慢慢地站起來,“我家裡沒別人了,只有一個還在吃奶的孫子,難道連他也要抓走嗎?除了他,就只有他母親沒走了!”“你無法讓我們相信,我們要進去確認一下!”兩名官差顯得很嚴肅。“我們都很窮,孩子的母親沒有一件像樣的衣服,出不了門,老爺到時見了會笑話啊!“可兩名官差不依不饒,要強行闖入。杜甫的心不免緊張起來。這是,老婦人無奈地說:“我雖年近七旬,但還有些力氣,我可以跟你們走,儘快到河陽去服役。如果來得及,還可以做頓早飯呢!”兩名官差奸笑著:“行啊,走吧!如果戰爭勝利了,你會有戰功的!”正說著,兩名官差把老婦人押走了。
杜甫望著這一切,心中無限悲傷。兩名官差還在不停的捉人,嘈雜聲漸漸沒了。杜甫聽見了斷斷續續的哽咽聲,大概是老頭和那個兒媳婦吧!天漸漸亮了,杜甫拿上行李,同老頭告別後,心情沉重的離開了……
石壕吏改寫成記敘文 篇2
天矇矇亮時,石壕村內一片狼藉,樹木上還存在著星星點點的火花,只見杜甫在與昨晚出逃剛剛回來的老翁告別。
晨風輕盈的吹拂著地面上的枯草,地上的落葉,隨風飄動沙沙作響,彷彿能聽得到有人在低聲哭泣,他漸漸的回想起了昨天夜裡的情景。
昨晚,來到石壕村時天已漸漸黑去,杜甫便投宿到一戶人家,當人們漸漸產生睏意時,便聽到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原來是官吏來著人了。老婦人讓老翁趕快躲起來,老翁只好越過牆逃走了。老婦開啟門,面對著即將發生的一切。官吏凶神惡煞般的衝進來喊:“快把你們家的男人交出來!”老婦說:“我有三個兒子都到鄴城防守去了,一個兒子託人捎回書信,另外兩個兒子最近剛剛戰死了。家裡已經沒有可以去作戰的男人了,只有一個吃奶的孫子,因為孩子小,她的母親才沒有離開,但他進進出出已經沒有完整的衣服可穿。唉……”沒等老婦說完,官吏就大聲吼道:“少廢話,你們家必須有個人去充軍!”老婦憐憫的說:“我雖然年老體弱,就讓我去吧,現在趕到河陽,還能夠趕得上準備早炊。”“那就快走!”官吏果斷的把老婦帶走了。
夜更深了,大地死一般的沉寂,杜甫隱隱約約的聽到陣陣啜泣聲。清晨,杜甫只與老翁一個人告別。
眼前一片淒涼的景象,杜甫長嘆:“何時才能過上安定的生活!
石壕吏改寫成記敘文 篇3
這一天杜甫不幸被貶職,前往河陽。路途中,天色漸晚,無奈之下,只好投宿在石壕村的一戶人家。
這時,月亮已經來到了天空的正上方。杜甫也已經準備入睡了。突然,村內雞飛狗叫,火光沖天,把沉入夢境中杜甫給驚醒了,隱隱約約,他聽到這樣一段對話:
“老頭子,看這行情一定是又來捉人充兵了,你出去暫且避避風吧!”“好的,你千萬要保護好自己和我可愛的孫子,多保重!”“沒問題,這些都交給我吧,剩下的我處理,你快走!”
隨後,那位老翁小心翼翼地翻牆逃走了。忽然,一陣捶門聲與唾罵聲隨之響起,無奈之下,婦人只好開門,“迎接”官爺。只聽到那位士兵罵道:“給我聽好了,把家裡男的給我交出來,違例者斬!”
老婦人哭著說道:“官爺,我家原本有三個兒子,不久前被你們抓去鄴城守衛邊疆。如今大兒子回信道,其他兒子已戰死沙場,只剩他一個人身處異鄉,而我們家老頭子就是因為看到了回信,氣一上來沒,有挺住,也走了!”
這時,屋裡的小嬰兒,聽到外面吵鬧的聲音,哭鬧起來。“哎?你個臭老婆子,怎麼還有聲音?快說,難不成你想做第一個死的?”“哎呀,官爺您是有所不知呀,屋裡是兒媳婦在幫剛出生不久的孩子餵奶!”
“如若實在不行,您若不嫌棄我,雖然老了,可以跟你走,好歹還可以給你們做飯。”
月亮漸漸下沉,村子也靜下來了。杜甫再次上路時只剩老翁與他告別了。
石壕吏改寫成記敘文 篇4
詩人杜甫被貶了官,在去上任的路上,已至夜深,他只好投宿到石壕村裡。天色漸漸昏暗下來,有幾個服兵役的小兵來抓壯丁了。
杜甫住的這家人裡有一個老翁,老翁聽到官兵的聲音之後,連忙翻牆而走,老婦人聽到後連忙出門來看。
官兵用很嚴肅的話語說:“你們家裡還有男丁嗎?”老夫人傷心地回答:“聽我說吧!我有三個兒子,他們都去當兵了,一個給我寫了一封信,信中說我的兩個孩子都死了。這不,聽了這件事情,我的老伴悲痛欲絕,前兩天他抑鬱得病,已經命喪西天了。”
官兵聽完後沉思了許久,他看了一下老婦人,老婦人衣服破舊,有好多地方都有補丁。
老婦人又說:“那些活著的人還有一條出路,倘若餓死了,這一切的一切就全都沒了。”這時房子裡的嬰兒焦躁地啼哭起來,官兵驚動了,立即說:“屋子裡一定還有其他人,你竟然敢騙我!”
“不是的,不是的,房子裡已經沒有其他人,只有我那還在喝奶的小孫子,有了小孫子母親就不能走。他母親沒有一件完整的衣服,不能出來見人,希望你們能夠體諒一下。”老婦人趕緊解釋。
“那就把嬰兒的母親跟我們走吧!”官兵命令道。“不要你們抓我吧,我雖然力氣沒有了,但我仍然可以隨你們到河陽,來為你們準備早餐。”老婦人苦苦哀求,終於和官兵們走了。
到了夜深,已經沒有任何說話的聲音了,只聽到哭泣的聲音,它來自嬰兒的媽媽。
天亮了,杜甫抑鬱而走,即將上路,只和老翁一個人說了再見。
石壕吏改寫成記敘文 篇5
我是杜甫,被朝廷貶官了,路過石壕村,正打算去潼關赴任。
還不到傍晚,家家戶戶都大門緊閉,狂風陣陣,村中每一家的房子都快被風給吹塌了,我走到一戶人家門前輕釦了幾下門。緊接著,就聽見一老婦大喊:“我們家已沒有壯丁可以抓了。”
我輕聲解釋:“我不是官兵,只是一個行路之人,因天色略晚,便想在貴寶地借宿一晚,還望老人家可行個方便。”
那老人打開了門,輕聲叫我進去並告誡我無事不要出門。我看了一眼,老婦的穿著與乞討之人沒有兩樣,那頭髮已呈灰白色。老婦的手上有著厚厚的老繭,便知道平日生活中有很多活都是她乾的。
正想著,一老翁打斷了我的思緒,那老翁拉了幾下我的衣袖,我看了那老翁一眼,見他的衣服上有好幾處補丁,腳下的鞋子也早已破爛不堪。看到這副景象,我不禁輕嘆一聲。
我向屋裡走去,可一進門,我便嚇了一跳,裡面只有幾把破爛不堪的椅子和四面破敗的牆壁,老翁顫抖著說:“委屈一下您了。”我覺得該安慰一下他們,但村上有幾戶人家的哭泣聲和慘叫聲打斷了我。一旁的老婦輕嘆了一口氣,又搖了搖頭。
過了一會兒,我正要出去看看情況,可一陣腳踹門之聲打斷了我,吵醒了屋裡熟睡的老翁。老婦與老翁互相交代了一下,老翁便爬上矮牆翻牆逃走了。老婦出門看了,看來人是兩名官吏,一個五大三粗,另一個則有一些賊眉鼠眼了,其中一個官吏怒吼道:“把你們家壯丁男子交出來,不然……”說著那官吏便拔出刀,來威脅老婦。老婦連忙向後退了幾步,撲通一下跌倒在地。老婦顫抖著爬了起來,拍了拍那破爛的褲子上的土,哆哆嗦嗦地說:“我家早已沒有壯丁了。”剛一說完,便哭了出來,邊哭邊用手擦眼淚。官吏是鐵石心腸的,不僅不為之所動,反而打了老婦一巴掌,大罵道:“放屁,你這個東西,軟硬不吃是不是?別給臉不要,快把你的兒子和丈夫交出來,再不交出來,哼!我們可就進屋搜了。”
我透過門縫偷看著,見那官吏正嚷著要進屋搜呢!我暗自為老婦傷心著,一邊痛恨官吏的無理,也感嘆國家的衰亡,法律竟然腐敗到了這種程度,我雖是怨恨但也只能……忍!
我又看了看,老婦跪倒在地,哀求著說:“官爺,求求您大發慈悲相信我吧,我的三個兒子,有兩個早已為守鄴城死了。”
官吏問道:“另一個呢?還有你怎麼知道那倆人死了?”老婦對宮吏磕了好幾個頭,眼中的淚水如雨點般落了下來,她哭泣著說:“我的另一個兒子……”
說到這件事時,老婦人的衣袖早已溼透了,流淚再也止不住。老婦咳了幾聲又說:“我的第三個兒子,傳來了血跡斑斑的家書告訴我,他的兩個哥哥死了,他現在也不知道是否還活著……”
唉,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官吏仍然不死心,罵道:“老東西,你最好別撒謊,爺爺我的刀快,把家書拿給爺爺我看看。”
老婦慢慢從懷中掏出了家書,生怕把它弄壞似的,對官吏說:“千萬別把家書給弄壞了……”
那個五大三粗的官吏還沒等老婦人說完,便把家書搶了過來,一看果真如此,那個賊眉鼠眼的官吏一把抓過來,把家書給撕碎了。官軍撕碎的不只是家書,而是老人的心啊!我有些憤憤不平,但又多了一種無助感,不禁悲從中來,愴然涕下。
老婦又說:“像我們這些活著的,只能苛且偷生,而我的兩個兒子卻永遠逝去了。”
官吏又問:“你的家人還有誰?”老婦人爬了起來,但因為腿麻扶了官吏一把,而官吏卻推開了她,還打了她一巴掌,說:“別弄髒我的衣服,你最好快點告訴我。”
老婦人回答說:“我還有一個賢良的兒媳,和一個尚在吃奶的孫子,兒媳因為孫子還小,才沒有改嫁。”官吏又說:“把你兒媳叫來給我們帶走。”
老婦人說:“因為家裡貧窮,兒媳沒有一件完整的衣裙,不能見人。”官吏哼了一聲,說:“今天必須帶走一個。”老婦說:“如若官爺不嫌棄,我願陪您去洛陽,為官兵們做早飯。”
老婦深鞠一躬又說:“拜託您了。”說完了這句,老婦眼中又流出了淚水。
“快滾去收拾一下。”“謝謝官爺!”
她慢慢地走進屋中,收拾了一下,正準備把一雙上面繡著花紋的鞋子給帶走,看了一眼兒媳婦,又放下了手中的繡花鞋,把鞋子放在兒媳的手上。她拍了拍兒媳的手,這一個動作,勝過了千言萬語。頓時,女人、老人、孩子的哭聲交織在了一起,隨之,官吏不耐煩的叫罵聲也傳了出來。
突然官吏闖了進來,立即把老婦給拖走,隨著關門聲,一切戛然而止。老婦被拖走了,我向門外看了幾眼,衰嘆了幾聲,老婦連他孫子的頭都還沒摸上呢!
我出門看了看夜空,時辰已過三更,突然有動靜,我嚇了一跳,藉著燈光一看是老翁回來了。我還沒來得及開口告訴他發生了什麼,他便立即癱倒在地,一動不動有如一尊石像,或許受過離別之苦的人都這樣。
那一夜,萬家燈火通明,無數的家庭妻離子散,人們的哭泣聲響了一夜,天剛一亮,我便辭別了老翁他們一家,往潼關出發……
石壕吏改寫成記敘文 篇6
天空灰濛濛的,突然,一個聲音傳入了耳朵。“快走!!”一聽就知道是那些可惡的官吏們,他們現在正“趕”著昨晚抓到的人到邊塞去。其中,也有那個可憐的老婦人。
她一步步,慢慢地走著,因為她已年邁,再加上昨晚沒有休息,速度就更慢了。唉,這可怎麼辦才好呢,家裡就剩下孫子、兒媳和老頭子了,她能照顧和孫子嗎?為什麼我會這麼可憐,兒子戰死,現在自己又要為他們辦事,唉,我想,我還是任命吧!“老婆子,還不快點走。”說著,差役就要用鞭子抽打老婦人,老婦人見狀,馬上跪在地上求饒道:“您就好心饒了老婆子吧,我這老骨頭禁不起打,我還可以為你們做飯。”“死老太婆,要不是看你還有用,今天老子就要你黃泉”差役狠狠地說。老婦人聽了,一聲都不敢吭,加快了腳步往前走去。
天色也慢慢亮了,老婦人他們,也離戰場不遠了,一路上,已經有好多人倒在路邊,沒有再起來了。可惡的差役,只知道打人。老婦人再也走不動了,就坐在路邊,不肯起來。“死老太婆,快起來,要我們所有人等你一個嗎,信不信我現在就抽死你!”“哎喲,差大哥,您就讓我這老婆子歇下吧,我實在是沒力氣了。”“不行,快給我起來。”說著,便要拉老婦人起來,一個不小心,老婦人就倒在了地上,暈了過去。“死老婆子,別給我裝死!”差役用鞭子向老婦人身上抽打了下去。這時,老婦人已經失去了知覺。“死了?兄弟們,我們繼續趕路。”差役將鞭子一揮,人們便被帶往前線了。
鮮紅的血從老婦人身上流了出來,洗染了這條道路。
“轟隆”天上開始打雷,天色暗了下來,似乎,它們也在為老婦人叫冤。
石壕吏改寫成記敘文 篇7
“千里無雞鳴,白骨露於野,”這是戰亂的歲月。詩人杜甫從洛陽向華州趕路。一天,天色已經昏暗,詩人錯過了住店,只好投宿石壕村了。村中斷壁殘埂,蓬篙滿地,十室九空,杜甫望見村東一戶人家冒著炊煙,便直奔而去。
房主是一對年逾花甲的老夫婦,還有一個媳婦和尚未斷奶的小孫子。他們衣著破舊,大人小孩都面黃肌瘦。
由於一天的奔波,詩人和衣躺在炕上,很快就進入了夢鄉。約摸二更時分,村中一犬吠,隨著街上響起了急促的打門聲和叫罵聲。杜甫被驚醒,藉著慘淡的月光向外窺看。聽著外面的叫罵聲和哭喊聲,他知道又是抓壯士的來了。
這時,詩人看見房東老頭兒披著衣服,翻過院牆逃走了。接著破舊的大門被拍得叭叭亂響,“開門!開門!人都睡死了嗎?”兇狠的叫罵聲使人心驚肉跳。老太太哆哆嗦嗦走到門口,顫抖著雙手拉開了門栓。
差吏們進來了。他們兇暴地向老太太吼著:“你們家的男人呢?叫他快出來!”老太太哭泣著向差吏們哀求道:“長官,我家裡原有三個兒子,現在都到鄴城當兵去了。最近小兒子梢來信說,他的兩個哥哥都死在戰場上了。唉死了的,也就完了,不再受罪了。我活著的,先混吧!說不上哪一天也。您可憐可憐我這……”
“老東西,羅嗦什麼!我問你,你家還有什麼人?”一個差吏打斷她的哭訴,怒喝道。
“就剩下吃奶的孫子了。兒媳因此忍苦守寡,為的就是這一根苗……”
一個差吏沒聽老太太說完,就揮動鞭子要往西屋裡闖。
石壕吏改寫成記敘文 篇8
我夜投宿石豪村,有官兵來捉人去當兵。老頭翻牆走了。老婦人出門看。
官吏的叫聲多麼可怕,婦人的哭聲多麼悽慘。
老婦人對官吏說;三個男人守鄴城,最近一個兒子捎信回來,兩個兒子剛剛戰死。老夫人一邊哭一邊看官吏的臉色。接著又說道;活著的人困難的活著,死了的人永遠不在了。老婦人悽苦的說道。官吏用機械般的聲音說;是嗎?屋裡還有男人嗎?老夫人哭著說;沒了,只有一個還在吃奶的孫子。還有一個媳婦。我家連一件給她穿的衣服都沒有。穿著一件破破爛爛的衣服。可憐啊……老夫人帶著哭腔說道。是嗎?我家有幾件衣服你給你的媳婦穿吧。官吏用同情的語氣說道。謝謝……謝謝……老婦人激動地說。
到了官吏家拿了幾件衣服,老夫人便走了。卻不知後面的危險……
老婦人到家後,便把老子叫回來了……突然,門一下被撞開了,只見官吏惡狠狠地說道;總數俺可以交差了。說著便把老頭子抓走了。
我們再聰明,也沒有當官的狡猾……
石壕吏改寫成記敘文 篇9
在一個夜黑風高的夜晚,我逃亡到投宿到一個名叫石壕鎮的地方。天剛黑,遠遠的聽到有一陣呼喊聲。仔細一聽,原來是兩個公差在抓人服役。那家老頭見勢不妙,便翻牆跑了。
“蹦蹦蹦”,“快開門!”官吏的叫喊惡狠狠的。一個扶著柺杖的老婦人出來了,開啟門,迎接兩位公差。公差一邊張望一邊問:“怎麼叫了這麼久才開門?快說家裡有沒有男人?我勸你不要說謊,不然要了你的老命。”老婦人走上前去對公差說:“唉!家中有三個兒子,都在鄴城當兵,一個兒子捎信來說:他的兩個兄弟,也就是我的另兩個兒子已經戰死沙場,室中再無男人。”公差聽了繼續逼問老婦人:“你說的可是實話!”老婦人連連點頭。公差扭頭正準備走時,屋中傳來一陣啼哭聲,公差一聽,回頭叫住老婦人,對老婦人大吼:“你不是說裡面沒人嗎?怎麼會有啼哭聲?”老婦人慌忙回答:“裡面只有一個小孫字。”公差聽了說:“有小孩就一定有他的母親,快把她交出來。”老婦人拖住公差的手:“有孫子在喝奶,所以她媽媽還沒有離開,進進出出沒有一條完整的衣服,所以不能出來見人!”公差一聽就冒火了,說:“你這老太婆,真不識好歹,有人你不交,你是想矇騙我們,想讓我們交不了差嗎?讓開!”
老婦人拼命攔住:“不行啊,我孫子還小呢!這樣吧,我雖然力氣衰退了,但是請讓我今晚跟你們一起回營去吧,我去河陽服役吧,求求你們了!”公差看了看這個老婦人,說:“你這老骨頭去了有什麼用?什麼也不能做,還加重我們負擔,算了,我還是去抓裡面那個女的吧!”老婦人連忙抱住公差的腳,跪下說:“我有用,我可以為你們做早飯。”公差聽了,覺得有道理,點了點頭,說:“好吧!就你了,跟我們走吧!”就這樣,老婦人扶這柺杖和公差們一步一步消失在石壕鎮的樹林中……
唉,直到今天,這幅悲慘的畫面還常常出現在我眼前!
石壕吏改寫成記敘文 篇10
秋風瑟瑟,樹葉黃了,草兒枯了,大樹上的葉子化為千萬朵蝴蝶飄飄悠悠地飛落而下,映入眼簾的是一片枯黃的新世界。詩人站在洛陽城中,秋風忽然乍起撲面而來,對家鄉魂牽夢索的詩人凝望著藍天,想起了故園,心中不由得泛起一陣陣酸楚:我離開故鄉那麼久了,母親怎麼樣了?父親的白頭髮多了些了嗎?孩子們還好嗎?弟妹們開心嗎?這些問題常常使我牽腸掛肚。
我想:還是先給家裡寫一封信吧!看看家裡怎麼樣了。我坐在桌前,鋪紙磨墨,正準備給家裡父母寫信,可是,提起筆,卻不知從何說起,頓時,我腦海裡浮現父親母親那慈祥的目光來,與弟弟妹妹那聊天嬉戲玩耍的快樂場面……想著,想著,我不禁淚如泉湧,一瞬間,我心中的情感猶如泉水般湧出,把所有的思念之情傾訴於筆端,寄託於這封家書中,我一邊寫,一邊感慨,寫寫改改,改改寫寫,時間流逝地很快,一分,一秒,一時……我費了好大功夫終於寫好了,但是我又擔心由於寫得太匆忙,沒有把想說的話說完,於是,當送信的人要出發的時候,我又開啟以封好的信檢視,直到確定無誤後,我才把信封好來,遞給送信的人。
送信人接過信,跨身上馬,只聽大喊一聲“駕——”便騎著馬兒飛馳而去。
我在原地矗立著,望著送信人的背影,不經流下了淚水……
石壕吏改寫成記敘文 篇11
傍晚時分,我投宿到石壕吏村一戶老婦人家。家裡雖然很簡陋,但卻很乾淨,屋頂和牆壁早已裂開了縫。床上睡著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老婦人為我端來了一碗清水,叫我慢慢喝,不要嗆住了,雖然,只是一句很普通的話,卻讓我想起了自己的母親,父親早已年邁,但在這個時候,做兒子的,雖然不在她身邊想到這,我不禁傷感落淚。
老婦人坐在我身邊,向我訴說自己一家人以前雖然窮,但一家人都平平安安,什麼難關都闖過了,可現在,現在話沒說完,老婦人便哭起來了。歲月的艱辛,早已在她面上留下道道痕跡,頭上佈滿了銀髮,抬頭紋和眼角紋都很重,她那兩道淡淡的眉毛下面,一雙眼睛裡佈滿了血絲,一雙長滿了硬邦邦的手上早已乾燥的裂在了道道乾溝,衣服早已褪了色,打了許多補丁。這時,從裡面走出來一位老頭兒,想畢就是這位老婦人的丈夫了。
夜晚,屋外傳來陣陣叫喊聲你家剩幾口人,這與我們無關,反正,這男的我們是帶走的了。識趣的就趕緊放手,否則--!接著是一群小孩和老人,婦女的哭泣聲、叫喊聲。老婦人和老頭兒聽到這一動靜,都顯得很緊張,兩位老人相互對望了一眼,接著,老頭兒便爬牆逃走。老婦人坐在椅子上,想起自己鎮靜下來,卻怎麼也不能冷靜下來,茶杯在她手中抖動著,水流了出來,老婦人站起來想去拿布來擦掉流出來的水,卻差點摔了一跤。老婦人坐回到椅子上,兩手緊緊的握在一起,放在胸前,像是在祈禱,寂靜的小屋傳來了敲門聲,老婦人像觸了電似的,把頭抬了起來,轉向門口的地方。喃喃地說:來了,來了,又來了,差役又來抓人了。又傳來敲門聲:開門!開門!老婦人扶著柺杖踉踉蹌蹌的去開門。 怎麼這麼久才開門,想累死爺們呀?!不、不,小的不敢,不敢。只是,只是,身體不太舒服,走路不快;望著這兩位大爺多多原諒。差役噪叫的聲音多麼兇橫!老婦人哭哭啼啼的聲音又多麼叫人傷心。
(我)聽到老婦人走上前去(對差役)說話:(有)三個兒子都去防守鄴城了。一個兒子捎信回來(說),另外兩個兒子最近剛剛戰死。(像我們這樣)活下來的人都只是苟且偷生,死掉的人就永遠沒有了!家裡再沒有別的男人了,只有一個還在吃奶的孫子。(因為)孫子在,她的母親沒有離去,但她出入都沒有完整的衣服。(我)老婦人儘管年老力衰,但也請讓我今晚跟你一起回營去,(然後)趕快到河陽去服役,還能夠(趕得上)準備早飯。 到了深夜,說話的聲音沒有了,似乎聽到有人低聲在哭。(詩人)天亮登程趕路的時候,只同那個老頭兒告別了。那老婦人已經被那差役抓去了服役。
石壕吏改寫成記敘文 篇12
唐肅宗乾元二年,四十八歲的杜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
唐王朝為補充兵力,便在洛陽以西至潼關一帶強行抓人充兵,人民苦不堪言。這時,杜甫正由新安縣繼續西行,投宿於石壕村,恰巧遇到吏卒深夜捉人……
杜甫在向華州進發的路上,時間飛逝,已是暮春。輕風掠過,颳起滿天凋零的花瓣……
天快黑了,杜甫到了石壕村,只得借宿於此。這戶人家一貧如洗,一盞孤燈搖曳著,在黑暗中閃動……剛入了夜,屋中的老人連忙翻牆逃走。杜甫還在房間裡納悶,突然,一陣猛烈的踢門聲傳來,驚醒了一樹烏鴉,老婦人連忙出屋開門。
“你怎麼這麼長時間才開門!”官吏對老婦人大聲吼道。“你家的男人呢,出來見我!”老婦人剛聽到這段話,眼淚就如斷線珍珠,掉了下來。
她一顫一顫地走進了房屋,拿出一封血書,手顫抖著,打開了這血書。
她的臉抽擅著,拿著血書對官吏哭訴道:“我的三個兒子,都被你們給招去了啊!我,我大兒子,就在幾天前,託人送了封信回來,他,他告訴我,他的弟弟,都被殺死了!我現在都不知道,他還活著吧?”她哭得更傷心了。
杜甫聽到這兒,跑到紙窗邊,用指悄然在紙窗上戳了一個洞,向外探去。
只見官吏從老婦人手中一把奪過血書,撕了個粉碎,拋至身後,大聲吼道:“叫你家裡所有人都出來!”
老婦人彷彿捱了當頭一棒,眼神空洞,停止了啼哭,喃喃道:“家裡再也沒有什麼男丁了,只有一個還在吃奶的小孫子。兒媳婦因為孫子,才沒改嫁……”
還沒等老婦人說完,官吏再次叫囂:“讓你兒媳婦出來,帶她去前方!”
本來兒媳已是醒的,這喊聲又把小孫子鬧醒了,母子倆便抱在那兒痛哭。
老婦人怎麼都不會想到,他們竟會如此慘無人道!她苦苦哀求道:“那,我去吧,她已經沒有一套完整的衣裙了。我雖年老力衰,但請允許我跟從您,趕快應徵,也許我還能為軍隊做早飯。”
老婦人進屋收拾行李,一件衣裳,幾根針,少許線,只有這些。
她看見了一套比較完整的衣裙,剛拿起,就放下去了,要留給兒媳啊!她輕輕地閉上了門,一陣幽風,豆大的火苗,滅了……夜深了,說話聲,沒了,但哭啼聲,仍徘徊耳旁……
天亮了,凋零的花瓣被夜風吹落,滿地都是。告別了老翁,告別了他的兒媳,杜甫上了路。
路上滿是花瓣,莫非,這條路,便是那老婦人走過的……
石壕吏改寫成記敘文 篇13
詩人經過了一天的旅途,已經很勞累了。他敲開了一戶人家的門,準備投宿。
開門的是一位老婦人。她滿頭白髮,眼睛裡佈滿血絲,八成是戰亂導致的。她穿的是粗布衣,衣服已經穿了許多年,原本是什麼顏色都看不出來了,反正現在是灰色的,還打了許多補丁。
詩人上前和他說明了情況,老婦人的眼睛中透出一份驚喜,但很快又愁眉不展。因為現在征戰四起,沒有東西能夠招待客人。老婦人左翻翻,右找找。趁這個時候,詩人打量了一會兒這個屋子。牆上面有深深的裂紋,好像快坍塌了,頂上的茅草已經掉落了大半,窗戶更是無法言說,即使這樣整個屋子裡還是乾淨整潔的,樑上掛著一根繩,用來曬衣服,上面還有不少尿布。
這時老婦人喜滋滋地拿著剛剛烤好的紅薯,放到他的手裡,讓他吃完就去睡覺。夜深了,杜甫輾轉難眠,村子裡沒有什麼呼聲,顯得格外淒涼。
突然有一隻狗在叫,於是叫聲驚醒了全村的人們。“官爺們來抓人了!”村裡的人們驚慌地喊道。
杜甫也被吵醒了,他聽到了老夫婦之間的對話。“老頭子來抓人了,你快走,他不抓女的,你快點!”“老婆子,我走了,你自己小心一點!”說完老頭子就沿著事先準備好的木樁子,翻牆走了。
正當這個老頭翻牆的時候,一陣馬蹄聲越來越近。抓到隔壁了,一陣哭喊過後是一陣怒罵聲,隨即一片安靜……
“你快點!”老婦人壓低聲音說。老頭子前腳剛走,官吏後腳就來了。“咚、咚、咚”的敲門聲,門非常不結實,才敲了幾下,就倒了。
官吏看到前來開門的是一個老婦人,大怒:“你們家的男的全都給我滾出來!”他一副盛氣凌人的樣子。“官爺求您開開恩,我家有三個兒子,都在服兵役。前不久小兒子帶來家書,家書說他兩個哥哥都戰死沙場。”老婦人走上前說道,泣不成聲。
官兵惴惴不安,他既同情這戶人家,又同情自己的腦袋。幾番抉擇之下,他怒氣衝衝地說:“別和我講這麼多,你兒子沒有,老公總有吧?”“他呀,別提了,他這兩天因思子而死,連個棺材都沒給他呀!”又是一片泣不成聲。
過了一會兒,老婦人才穩住自己的情緒。她抽泣道:“死的人也不能復生,活的人也是活一天是一天。”
這時官兵們衝進屋內,想直接抓人,看見了尿布,聽見了嬰兒的哭聲。“不對,你們家有人!”“那只是個嬰兒,還在吃奶,他的媽媽因為孩子沒有去前線。”又是一陣哭訴,“那把他媽媽給我喊過來!”冰冷的聲音再次響起。“孩子他媽連一件完整的衣服都沒有,您看這樣行嗎?我跟您去。我雖然老了,但是給戰士們做飯可以的。”官兵們同意了。
夜更加深了,嬰兒的母親拼命抑制住哭聲,她懷裡的嬰兒已經熟睡。
聽到這兒,杜甫輾轉難眠,沉思良久……他好不容易熬到天亮,那個老翁在外面藏了一夜,沒有料到自己相守多年的老伴被徵走了,心痛不已。
天已大亮,老翁含淚與他告別。馬匹走遠了,老翁仍然站在路邊,目送著他越行越遠……
石壕吏改寫成記敘文 篇14
“嗒——嗒——”詩人杜甫拿著自己的官文,前往自己即將上任的地方,心裡憂愁久久散不去。路過石壕村時,天色已晚,便投宿於一農戶家裡。
來到房子裡,雖然房子打掃的很乾淨,但還是掩蓋不住房壁上的裂縫。一位老婦人端來了一盆熱乎乎的紅薯,笑著說:“官人啊,實在抱歉,家裡沒有什麼好吃的,您就湊合著吃點吧!”詩人連連感謝,抬頭看到老婦人的臉上已經經過了歲月的滄桑,眼角有著深深的淚痕。頭上的根根銀絲披散在肩膀上,從粗糙的手上看出老婦人年輕時一定是一位勤勞的農婦。
詩人早早地就睡下,剛閉上眼,就聽到村口“汪”的狗叫,這一聲,把全村的看門狗都叫起來。只聽老翁與老婦著急地說:“糟了——官吏又來抓人了。”
“快起來,每戶人家都趕緊給爺送一個上戰場的,不然全家一起杖斃!”官吏的嗓音如警鐘一般,把全村人都喊了起來。
老婦與老翁急了,老婦趕緊讓老翁出去躲一躲,等他們走了再回來。詩人在床上聽到了村裡撕心裂肺的喊叫聲:“官人,放了他吧。我們家就這一根獨苗啊。”“快給老子放開,再不鬆手,我就先把你們杖斃了!”到老婦人家了,“咚!咚!咚咚!快開門,給一個男丁上戰場沒有的話,全家都一起死。”老婦人沒辦法,只能開門哭著對官吏說:“關野,我們家有三個兒子都上戰場了,昨天我一兒子傳來家書,說我那兩個兒子戰死了,現在家中一個男人都沒有啊。”
“哇!哇!……”“嗯?誰在裡面?不是說沒人嗎?”“官爺,裡面啊,是我一個剛出生的孫子還未斷奶,您就放了他吧。”“那這樣吧!你把你兒媳交出來,你帶你孫子。”“官爺,兒媳婦走了孫子沒奶喝,那不是一失兩命嗎?如果您不嫌我老,就帶我上戰場吧,這樣我還能為戰士準備早餐。”“我也不是不同情達理,帶走吧!”
腳步聲越來越遠,只聽兒媳婦一個人沉沉的幽咽聲。天越來越亮,該啟程了,老翁也回來了。詩人傷心欲絕地跟老翁告了別……
石壕吏改寫成記敘文 篇15
夜幕降臨,車馬勞累一天的詩人,投宿至石壕村的老婦人家。家中牆斷屋裂,屋中卻依然乾淨整潔。
老婦人衣衫破舊,銀髮滿頭,眼裡還佈滿血絲,手上的老繭,歲月無情地在她身上留下了許多傷痕。雖然自身貧困,卻給杜甫最好的食物——紅薯,有氣無力地對杜甫說:“官爺,您先吃點墊墊肚子吧,我們這也沒啥好吃的`能款待您。”“行,沒事。”
天空陰沉沉的,不時飄來幾朵愁雲。村邊的狗傳來陣陣的犬叫聲,嘈雜的聲音打破了小村的寧靜。詩人從夢境中驚醒過來,官吏那兇惡的喊叫聲響遍全村。
老婦人與老翁在牆角說話:“老頭子,你快走吧,他們要來抓人啦。”“老伴,我走了之後你可怎麼辦呀?”“沒事,他們不會抓我的,快點!”老翁懷著念念不捨的心情,翻牆而走。
這時,兇惡的官吏們也找到老婦人家了。“咚咚咚,有沒有人啊,快點出來,要不我們就殺光你們全家!”老婦人看著老翁遠去,這才整理整理破舊的衣衫,快步走向門去。
“咣!”門被踹開了,官吏指著老婦人怒喊道:“你能不能快點啊?把快把你家男的叫出來,否則我們就要進屋搜了。”老婦人嗚咽著說:“官爺,我的三個孩子都送去駐守邊疆了。前幾天一個孩子給……給我……我捎信,兩個孩子都……都……都死了。嗚……嗚……”官吏似乎心靈有所觸動,溫和了一點對老婦人說:“我們也沒有辦法呀!軍令如山,唉!”“死去的人不能復生啊!我……我活一天就算一天吧!”“那你們家老頭子呢?他也行!”“官爺,您有所不知,我家老頭子因聽聞兩個孩子都去世了,前兩天就走了,我怎麼這麼命苦呢?”
屋裡那嗷嗷待哺的嬰兒似乎受了驚嚇,便嚎啕大哭起來。關麗又變得兇惡起來,惡狠狠地盯著老婦人喊道:“你不說沒人的嗎?怎麼會有嬰兒的叫聲呢?”“官爺啊!您有所不知,我這剛出生的孫子正在喝奶呢,我這兒媳婦因為沒有完整的衣服,所以才沒來見您。”“噢!那你把你的兒媳婦交出來,讓她跟我們走。”“不行啊,他一走我這孫子就得死這一下子就是兩條人命啊,要不您帶我走吧!我雖然老了,但還可以給你們做飯。”“行!”
夜深人靜了,老婦人被帶走了。離別的傷痛化作哭聲漸行漸遠。兒媳那低沉壓抑的哭聲石壕村的上空迴盪。
第二天,詩人收拾好行李只與老翁告別。
石壕吏改寫成記敘文 篇16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題記
夜,濃得像化不開的墨,大片大片的烏雲遮蓋了微弱的星光。小村彷彿被籠罩在淡淡的憂傷中,沒有一絲聲響,莊嚴而肅穆,一切靜如太谷。
然而,這寧靜卻被一連串急促的馬蹄聲撕裂了,幾個強壯的官兵騎著快馬從遠方長滿荒草的小徑上疾馳而來。馬蹄揚起沙塵,模糊了官兵們的身影。遠處傳來了一聲犬吠,接著四面的犬吠聲便連成了一片,此起彼伏。小茅草屋的燈一盞一盞地亮了起來,微弱的燈光映出了老人佝僂的身影。然後各家各戶都響起了幼兒驚恐的哭聲,依稀看見幾個蒼老的身軀逾牆而走,消失在南面的密林裡。
硝煙還未散去,一隻孤雁淒厲的鳴叫在屍橫遍野的古戰場上空投下一個斑駁的影子。鄴城,一個令無數英雄敬畏之地,只因為幾百年前,一代梟雄曹操笑傲如此,指點江山。然而他最終也逃不過一抷淨土掩風流的命運。而今,這裡又成了戰場。只不過此次是手握重兵的三鎮節度使安祿山與走向衰敗的唐王朝的抗衡。
戰場上,一個疲憊的戰士倚著岩石坐著,赤裸的胳膊上一道流血的傷口,驚心觸目。地上還有個躺著的戰士,頭枕著他的腿,痛苦地呻吟,剩下的黃土地被鮮血染紅。他嘴唇嚅動著,費力地對坐著的戰士說了一句:“大哥,珍重!”便合上了雙眼,臉上似乎還有不甘與悲憤……
半個月後,在那個戰士的家裡,年邁的老母親平靜地望著如狼虎般前來抓裝壯丁的官差,手裡緊握著一封皺了的血書。那上面深褐色的血跡赫然寫著:二弟皆戰死,吾亦不知可否生還。請父母妻兒珍重!妻可再嫁!
“不行,每家必須出一個人!”幾個官差氣急敗壞地叫著。“那就我去吧!”老夫人淡淡地說,臉上毫無表情。幾個差役上下打量了一下老婦人,“得,就你了,老婆子,快點啦!趕緊去河陽應徵,說不定還趕得上做飯。”
話語聲漸漸遠去,可每家每戶傳來的那幽怨的哭聲,卻如山寺敲響的鐘聲,在秋日微涼的空氣中緩緩遊動,迴盪……
戰爭,讓天下百姓家破人亡,流離失所。或許一個原本美滿的四世同堂轉瞬間便只剩下老弱病殘了。烽火紅了蒼穹,似乎到處都閃著刀光劍影。
一場安史之亂,3600萬人長眠於沙場。青史中人們看到了無數王朝的興盛,記住了多少英雄豪傑的名字,卻不知有多少無名小卒靜靜地躺在歷史的一隅,任憑歲月為他們蒙上塵埃……
石壕吏改寫成記敘文 篇17
公元758年天下大亂,唐軍混亂至極,節節敗退,肆意殺燒搶奪,老百姓苦不堪言。而此時為人耿直的杜甫也經歷著人生大事,由左拾遺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一腔熱血的他,卻沒有地方可以施展。杜甫離開洛陽,途徑新安、石壕、潼關,前往華州任職。
夜深人靜,杜甫看著遠處那個破陋的村子,輕輕嘆了口氣。這時,來了一群毫無人性的官吏,老翁迅速從床上爬起,翻過矮牆逃走。老夫人也從床上爬了起來,看著老翁漸漸遠去的身影,這才放心了,她知道災難來臨。外面雞犬不寧,孩子們的啼哭聲盤旋在上空,伴隨著陣陣敲門聲。“啪!”一個官吏將門踹開,話也不說就進去搜查。很快,那群人又將老夫人圍住:“快點,把家裡男人都給我交出來。”老夫人走進裡屋,從床底下拿出了一份血跡斑斑的書信。
回想起半個月前飛沙走石的戰場,唐軍節節敗退,找來的那些老百姓又沒有經驗,只是白白把生命葬送於沙場。大兒子用血淋淋的雙手寫下了一封信,並託人帶給了年近六旬的老母親。這位老母親正是現在被盤問的這個,滿臉皺紋、穿著樸素的老夫人。
老夫人聲音顫抖,但臉上卻是一臉平靜:“我有三兒已上戰場,二兒子和小兒子已戰死,只剩一個兒子,現在不知生死。”老夫人又說:“家裡只有一個還未斷奶的小孫子。”官吏問:“我們是奉命辦事,今天你們家必須要走一個人,那孩子他媽呢?”“兒媳婦因小孫子尚未改嫁,但沒有一套體面的衣服。”屋裡的母親臉上盡是憔悴,她緊緊地抱著孩子,閉著眼睛,腦子裡閃過無數的戰爭畫面:她和小兒子兩情相悅,便嫁進了他家,過著幸福生活,不久後便生了個兒子。本以為生活可以一直這樣美滿下去,可誰知戰爭將他們美好的生活破壞了。快樂的日子一去不復返……當她再睜開眼睛時,眼角已多了道淚痕。“老婦力雖衰,但願隨官吏歸去,為你們做飯。”那個站在對面的官吏,上下打量了一下老婦人:“行吧,你跟我走!”說罷,便走出了家門。入夜了,那哀嚎聲漸漸消失,只餘低低的抽泣聲。周圍一片荒涼,此時的杜甫感慨萬分,卻又無能為力。老翁逃回來後,見只有兒媳婦和小孫子在家,壓抑不住淚水,坐在地上哭泣。
天亮了,石壕村還是那樣破舊、淒涼,只是感覺少了什麼。
石壕吏改寫成記敘文 篇18
傍晚,我孤身一人來到石壕村,為躲避官兵的追捕,一路風塵為伴,四處逃竄,心中甚是擔憂妻兒過得如何。
我十分的飢餓,走路跌跌絆絆。看到一戶人家夜已經深了,便想尋處住所。我輕輕敲了敲門,一位老夫人指拿著一隻蠟燭前來開門。
他見我已疲憊不堪,便立即把我請進屋裡,端來一個紅薯說:“請您不要嫌棄,這已經是我們最好的糧食了!”我十分感激的說道:“當然不嫌棄,很感謝你的紅薯。”
我立即吃了起來,看見她和她的老伴生活十分艱苦。老婦人臉色蠟黃滿臉的皺紋,頭髮已經白了,衣服上都是補丁,眼角還清晰可見的淚痕,眼中佈滿了紅血絲,行動都很困難,他的老伴臉色蒼白,說話都沒了力氣。屋中更是破爛不堪,牆上都是裂縫,屋內空間十分狹小,窗戶也是給人一種搖搖欲墜的感覺。夫妻二人睡在薄薄的布單上,蓋的被子也是很薄,兩人凍的瑟瑟發抖。
遠處閃爍著火光,軍隊浩浩蕩蕩的向這邊走來。門外都是犬吠,他們又來抓壯丁了!外面吵鬧不斷,才叫聲哭啼聲,他們打破了之前的寧靜。夫妻兩人立刻立刻起身,緊張地把我藏在了草堆裡。
只聽老婦人對老伴說:“老頭子,你快跑呀,再不走就來不及了,你的身子這麼弱,到戰場上能熬多久?”老伴擔心地說:“不行,要走咱們一起走,我這麼能丟下你一個人?”“沒事的,他們只抓男的,不抓女的你就放心吧”老婦人說道。老伴只好費力的爬出窗外。
“咣!”只聽門一下子就被一腳踹開,老婦人一臉驚恐的回過頭來。他們大聲喊著:“趕緊把所有的男丁給我交出來!”老夫人聽到臉上又多了幾分憂愁。
她含淚說:“我家的三個兒子都被抓到了前線去打仗,大兒子還捎信回來了,二兒子和三兒子戰死沙場,現在家中只剩下我剛出生的孫子還有我那可憐的兒媳婦。如果你連他們都要帶走,我就真的無依無靠了。”說說老夫人的眼淚,一個接一個的落下,官兵們似乎被感動了,但仍然鐵著心說:“我們自身難保,這是我們的任務,我饒了你,那誰來找我們,我不管,你們必須要出一個人!”老婦人說:“如果你們不嫌棄我跟你們走吧,還能給前線的戰士們做做早餐。”官兵們同意了。軍吏們抓走了老婦人了。
官兵們走後,我與老婦人的老伴告了別。他一臉的悲傷,眼淚在眼眶裡打轉。
石壕吏改寫成記敘文 篇19
眼看太陽就要落下去了,冷風吹著,我不禁打了寒戰,我要快馬加鞭得趕路了,我隱隱約約看到前面有一個村莊,走上前一看原來是石壕村。我也精疲力竭,就在這住下吧。我選了最東頭的一戶人家,從房子的外觀看出來這個村子並不富裕。
等到了深夜,聽見有人氣沖沖的在敲門,老婦人說:老伴你從牆頭走吧,我來應付他們。老頭說:好的,你自己也小心點。
官差的叫喊聲越來越響,連村子裡的狗也跟著叫起來了。婦人的哭聲是多麼的痛苦
婦人背駝得很厲害,那個柺杖也看起來那麼憔悴了,婦人面色慘白,-緩緩地向前走著,眼神飄離說:我有三個兒子都防守鄴城,其中一個兒子託人捎信回來,說到其中兩個兒子都是因為新戰死了。活著的人苟且偷生,死了的人就永遠停止了。官差大聲嘶吼著,彷彿眼珠子都要掉出來了:別磨磨唧唧的,趕緊叫一個人出來。老婦人,撕心裂肺的哭聲,悲切地說:家裡再沒有男人了,就我一個老婆子還有一個還沒斷奶的孫子,和他的母親。你就不要再為難我們一家子了。我們家現在因為沒有男人,家裡今年的收成也沒有以往的多了。進進出出都沒有完整的衣服。老婦人雖然身體衰弱,但是說起這幾句話來都不卑不亢的,老婦人為了這一家子今晚就要和官差回營去。還能趕上做早飯。
夫人無奈的和官差走,到了深夜,沒有人講話的的聲音了,等到了天亮的時候,詩人和那個老頭一邊握手一邊道別,並告訴他老婦人被官差抓去當做飯的了,頓時老頭充滿笑意的臉變得僵硬,緩緩地走進屋去。
石壕吏改寫成記敘文 篇20
傍晚,樹葉伴著疾風呼呼作響,官吏前去石壕村捉男丁。
門被吏卒拼命地敲響,一聽這聲便是官吏來了。老婦披衣起床,叫老伴趕緊翻牆而逃,自己去面對兇狠的官吏。
剛一開門,一幫官吏就奪門而入,像潮水一樣擁了進來,然後大聲嚷嚷:“你家有沒有男丁?”老婦哭哭啼啼,兩行老淚直往下流。她拿出一張血跡斑斑的家書,遞給吏卒,“我兒子捎了信回來,另外兩個最近戰死了。”老婦沒有講太多,可卻哭得比剛才更悽苦了。
活著人苟且偷生,死了的人已經永遠逝去。老婦人的眉皺在一起:“像我們這種馬上就要老死的人,在世上也只是活一天是一天,可老天爺為什麼要這樣對我們呢?”老婦這樣想。
“在這家中也沒有什麼男丁了,只有一個奶還沒斷的小孫子,我們全家還要續這香火。”沒等到官吏張口,老婦又接了一句:“兒媳婦因為我孫子還沒有改嫁他人,但沒有錢財,進進出出連一套完整的衣裙都沒有。”
“不行,反正今天必須要有一個人跟我走!這不是你說怎樣就怎樣的事情!”那吏卒凶神惡煞的,每一句話都咄咄逼人,沒有餘地。
風颳得更猛了,老婦人猶豫了一會兒,道:“雖然我年老體弱,但精神也算還行。要不這樣吧,讓我跟您回軍隊,趕快應徵河陽,興許還可以為軍隊做早飯,填飽肚子,如何?”
吏卒一臉嫌棄,可有總比沒有好,只好勉強答應。
到了深夜,說話的聲音漸漸消失了,可好像還是能聽到低聲哭泣抽咽的聲音。哭聲瀰漫在上空,就像是無窮的黑夜籠罩著村子。那孩子好像也知道了什麼,一直哭個不停。然而,這不單單只是這一家獨有的悲傷。
雖說石壕村到了春天,但卻沒有一點該有的生機勃勃的樣子。
天亮了,老翁坐在地上沉默了許久,眼淚順著臉頰往下淌,時而呼喚著老伴的名字,卻怎麼喚也喚不回來。
杜甫那時剛好從洛陽回華洲,途徑新安、石壕、潼關等地,目睹的現實引起他感情上的強烈震動,然後寫下了這首令人傷感的《石壕吏》。
石壕吏改寫成記敘文 篇21
傍晚,我到了一家小屋中,我進了五指間房屋,雖然有些破舊,但除了牆壁和天花板裡面還是十分乾淨的。
老婦人拿出了一些東西,放在了桌子上說道:“年輕人呀,你這是要去哪呀?來給你一點東西吃,千萬別嫌棄,這是我們家最好的東西了。”我一看最好的東西竟然是一個紅薯,我一會兒抬頭看看老婦人,一會兒看看紅薯,心裡有一股說不出的心酸。
我望著老婦人,說:“我要去一個縣中做一個很小的官。哦,對了,我很感謝您給我吃的。”“不謝不謝!我沒能招待好你,我才不對呢。”老婦人強擠出一點兒笑容說。我端詳著老婦人,她臉上有一些皺紋,眼中有一絲些紅血絲,還噙著一些淚水。嘴唇乾裂了,衣服也是破破爛爛的。
夜深人靜了,我在隔壁躺下了,突然聽到了一聲犬吠聲,霎時間,全村的狗都叫了起來,我抬頭向天空望去,不知何時來了一些愁雲,讓天空更加灰暗了。這時外面傳來了各種各樣的聲音:哀求聲,咆哮聲,犬吠聲……寧靜的村子瞬間喧鬧起來了。
隔壁老婦人著急的對老翁說:“老頭子!官吏們又來捉人了!你趕快躲躲吧!”老翁急忙說道:“不行呀,我走了你怎麼辦呀?”老婦人急切的說道:“我沒事,他們只抓男的,你還是趕快走。”“好吧,你自己保重。”說著,老翁翻過牆逃走了。
老翁剛走,就聽見“哐,哐,哐”幾聲。老夫要忙喊道:“來嘍!來嘍!”老婦人還沒到,門就被“咣噹”一聲踹開了。
官吏喊道:“徵人,每家出一個。”老婦人戰戰兢兢的走了過來,對官吏說:“我家沒有人了,我有三個孩子都已經被抓走了……”“你們家就沒有人了嗎?”官吏叫道:“我那三個孩子呀,一個寫了書信回來,另外兩個呀。嗚嗚嗚……都……戰死在了沙場上了……”
只見官吏愣了一下,又看見老婦人哭哭啼啼,欲言又止的樣子,說:“還有什麼話要說?”“我呀,真是一天不如一天了,我能活一天是一天呀!可憐我死去的孩子,我再也見不到他們了!”
突然,一聲嬰兒的啼叫聲響遍了整個屋子,官吏們警覺的說:“還有其他人嗎?”“你也聽到了,他只是一個嬰兒啊!”“沒人餵養他嗎?把他的母親交給我!”“我那兒媳婦非常可憐了,他的兒子剛生下來就沒了父親,這倒好,現在也沒了媽,這娃兒該怎麼活兒?媳婦已經完好的衣服都沒有,怎麼能夠敢見你呢?”老婦人傷心的說。
“君命不可違抗!”官兵咬著牙說,“好吧,那我就隨你們去吧,我呀,雖然老了,但還可以為你們做做飯!”老婦人嘆息道。
凌晨了,官吏們走了,村子裡安靜了下來,可我還是睡不著,我好像還能聽見夜裡的哭泣聲。
天亮了,我早早醒來準備趕路,可是我只能與那泣不成聲的老翁告別了。
石壕吏改寫成記敘文 篇22
夜的墨色悄悄渲染了天空,天邊的一輪紅日也照常落下,石壕吏村本應是炊煙裊裊的上空,現在卻乾淨得像深潭的靜水,毫無波瀾。遠處,隱隱傳來一陣馬蹄聲,漸濃暮色中慢慢能瞧出一個人影了。他就是正趕往華州上任的杜甫。
逐漸放慢速度的杜甫,望著天邊隱去的最後一點餘輝,心想:天色已黑,路途還很遙遠。這樣風塵僕僕趕路,既累又不安全,倒不如歇一宿,明日再趕路也不遲。碰巧,前面有座村莊。杜甫飛身下馬,趁著天上的一牙彎月擠出的一絲亮光,向石壕村村頭的一戶人家走去。
來到門前,杜甫輕叩木門。這時,低矮的木門“吱呀”一聲,打開了,卻僅僅露出一絲小縫。透過縫隙,杜甫看到一雙惶恐不安的眼睛,眼底帶著血絲,鑲嵌在一張皺紋密佈的面孔上。原來是一位老婦人。
老婦人莫名地顫抖一下,“吱”一聲就要把門給關上。杜甫趕緊上前,行了一禮,柔聲說道:“老人家,不要驚慌。我只是一位風塵中的趕路人,想在此歇上一晚,能求得一碗薄粥即可。”老婦人愣了一會,慢慢地開啟門,引杜甫進門。杜甫趕忙道謝,然後栓馬在一旁的樹上,隨老婦人進門。
夜深了,墨色更濃,沒有一絲亮光,連原來的一牙彎月也被烏雲遮蔽,四周一片黑暗,安靜得很。這種黑暗而寂靜的感覺壓得人喘不過氣。突然,伴隨著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村頭出現一片火光。
和衣而睡的老婦人,急忙一邊起身,一邊搖醒身邊熟睡的白髮老翁,用手指了指後院,老翁朝老婦人看了一眼,然後翻出窗戶,快步走到後牆,翻越而去。木門外,幾個差吏怒罵不停,使勁用刀柄捶打木門。老婦人踉踉蹌蹌地趕到門邊,開啟門。火把的亮光照耀著差吏兇狠殘暴的臉和老婦人驚慌失措的蒼老容顏。衝在前面的差吏,手握刀柄,兇狠地呵道:“國家戰事緊急,你家男丁在哪?趕快叫出來,給我快點!”另一個手拿火把地胖差吏附和說:“如果你不聽勸告,違抗指令,隱藏男丁,就不要怪我們不客氣了。”
老婦人聽到這裡,淚如雨下,成串的淚水沿著黑瘦乾癟的臉頰流下,溼透了深褐色的衣襟。她悲痛地哭訴道:“蒼天啊,我們一介貧民,如何敢違抗官府指令,任何時候,我們都是聽候差遣的。我的三個兒子都早早去服役,參加把守鄴城的戰鬥了。前面雖然收到一封家書,但卻不是報平安的,是“亡命書”啊。我的兩個……兩個兒子,都已經死在戰場上了,另外一個兒子還不知道會怎樣。我的心悲痛欲絕,早已不知在哪裡了。只能說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說到後面,老婦人已經悲傷得說不出話了,扶著門,支撐著搖搖欲墜的身體。
差役們聽得不耐煩了,又重重敲了敲手中刀柄,說:“老傢伙,不要再哭哭啼啼了,還有什麼人,都給我叫出來,不然,我們進去搜了。”老婦人連忙鬆開扶著木門的手,連連向官差們作揖,哭著說:“官爺啊,我們家真的沒什麼男丁了,只有一個還在吃奶的小孫子。我的兒媳啊,因為孫子還沒改嫁,但身上連一套完整的衣裙都沒有,連出門都沒辦法了啊。”
老婦人說完這些,深深嘆了幾口氣,有氣無力地說:“我雖然年紀大,沒什麼力氣,但請允許我連夜跟你們回去,趕快到河陽,有可能還可以為軍隊做做早飯,盡我最後一絲力氣……”
已經接近子夜了,窗外的火光退卻,說話的聲音也漸漸消失了,但杜甫的耳畔好像還能聽到低低的斷斷續續的嗚咽聲。
在斷斷續續的嗚咽聲中,天色忽然就亮了。杜甫急忙起身,準備告別,但開啟房門看到的只是一位白髮蒼蒼,雙眼紅腫不堪,低頭不語的老翁。杜甫走上前去,握了握老翁的枯瘦的手,然後行禮告別,翻身上馬,策馬而去。
留下的只是漸漸隱在濃霧中的老翁瘦削僵硬的身影和木木睜著的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