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別塔之犬讀書筆記範文(精選10篇)

巴別塔之犬讀書筆記範文(精選10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書筆記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巴別塔之犬讀書筆記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巴別塔之犬讀書筆記 篇1

  巴別塔象徵了人和人之間難以融通的隔閡,主人公保羅所要面對的不是如何讓他家的狗開口說話的難題,而是他和妻子間幸福生活下潛藏著的觀念鴻溝。他們彼此相愛,但並不能彼此理解,對於生活習慣和愛好的爭端從未停止。保羅深愛妻子露西,因為她帶給他驚喜和快樂,但他忽略了在快樂表面下露西那顆傷痕累累的心。在斷斷續續講述自己過去的時候,露西渴望撫慰,然而保羅沒有給。在衝著像自己孩子一樣的面具發火時,露西渴望理解,但保羅沒有給。

  露西努力過,在面對陽光的時候露出笑容。也試圖用愛來拯救自己的靈魂。從一開始,她便是瘋狂的任性的自我的,在她自己編織虛幻的世界裡認真地做自己。那些潛伏在身體裡的恐懼、偏執、極端、絕望如影隨形,一觸即發。她歇斯底里的哭叫,究竟是對自己感到恐懼?還是對自己最親近的保羅無法認同自己的悲傷?自殺,究竟是對自己的絕望?還是對保羅的絕望? 或許露西從來不真正瞭解自己,在她整個生命裡。也許只有在製作面具的時候,她才真實地面對自己的孤獨。那些“恐怖”面具,每個都有不同的生命軌跡,每個都有自己異於尋常的故事,每個面具的誕生都是她一次交付靈魂的過程。戴上面具,他們所發生的事便成了露西的。面具之後,露西樂此不彼地扮演別人的角色。

  保羅不曾真正的去了解這個他至愛的妻子。露西找不到一個出口,讓保羅走入她的世界她的內心。一次次的爭吵、傷害後換來的只是迴避和妥協,這塊甜膩的生活蛋糕開始慢慢變質。露西在愛人的世界依然孤獨著。身邊的這個人,是最愛的,是至親的,可是在她的世界裡他是陌生的,在她的世界裡,除了她自己,唯一擁有的只是抑鬱、病態的靈魂。

  到最後,誰是誰的誰還不是一樣。孤獨,每個人都一樣。

  “巴別塔”的主人,驕傲又脆弱,孤獨是唯一的忠實訪客。

  走不進來,又出不去,是否因為太愛自己?

  《巴別塔之犬》中最悲哀的不是那個鰥夫,也不是那隻被強迫學說話的狗,而是那個終於等不到男人來寫這個故事,自己動手的女作者——帕克絲特。

  巴別塔之犬讀書筆記 篇2

  是看了武志紅的書,才來看這本小說的。

  先是有點失望,覺得還沒有武志紅的幾頁解讀精彩;後來,又釋然了。畢竟這是小說,它不是所謂的“乾貨”,它的主旨不是一堆剖析和道理,它要做的是把道理藏在背後,溫柔的讓人們各取所需。

  最好的武士的故事令人唏噓不已。大多時候,我們會把自己代入那個勇敢的人類女孩,歷經艱難險阻,最終happy ending,一切都是值得的,故事是溫暖有力量的。我們常常不會理解,有那麼一些人,他們把自己代入仙女皇后這個角色,他們覺得這是一個悲傷無望崩潰的故事,他們自我評價極低,他們永遠陷在被你拋棄的恐懼不安裡,他們走不出來,他們害怕那天,也不可自抑的期待著那天,就像一隻躲在樹洞裡的兔子,任何的風吹草動,它都會聽成老虎的喘息。沒有人看見她的不安,也沒有人有效的安撫她,終於她受不了了,她放棄了,她要去找”老虎“決一死戰,“她相信自己可以毫髮無傷的從樹上下來,而這樣的話,她就可以讓自己得到赦免”。她也看見了不能“毫髮無傷”的可能性,所以,她像仙女皇后一樣,給了她“最好的武士”最好的祝福:你不要有眼睛,這樣你就不會流淚;你不要有心,這樣你就不會痛苦。傻仙女,想想自己吧,你值得自己的關注。你的武士懂得了你離開時的祝福,他會好好走下去;你呀,在這裡或者那裡,也一定要自在逍遙。

  對抑鬱到自殺的露西的心理描寫很逼真,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他們的真實心理,更不知道是不是他們所有人的共同心理,但我仍然覺得這很好,可以讓我對他們多一些理解,也希望必要的時候我能幫到他們(這個“他們”也包括我自己)。

  牽絆是人生的負累,但也是人生的意義。希望我們的“牽絆”們是溫柔的,也希望我們是一個溫柔敏感的牽絆。希望去了那個世界的他們,得償所願。

  巴別塔之犬讀書筆記 篇3

  “這個人對我揮手了!”女孩說,聲音既驚恐又興奮。“離開那裡,親愛的,”女孩的母親說,“別大驚小怪,人家只是在那裡休息一下。”“那我要不要也跟他揮一下手呢?”女孩問。“不!別隨便跟陌生人揮手,這樣做是很不好的。”我聽見後座傳來露西挪動身體的聲音。“別跟陌生人揮手,”她的聲音還充滿睡意,“我最喜歡看這些做父母的怎麼替孩子建立價值觀。”“是啊,”我說,“看來她會帶著一點‘陌生人揮手情結’長大了。”

  在接下來那個與露西共度的日子,在那昏沉欲睡,卻又陽光閃耀的一天中,我幾乎無法停止說話。我的心中仍充滿驚喜,彷彿從我們相遇的那一刻起,她便讓我的生命起了不可思議的轉變。我有一種感覺,似乎一輩子在聆聽、在默默從事解構句子和分析字詞用語的工作後,我第一次擁有了真正的聊天。

  我曾聽說,有人在動過器官移植手術,接受了別人的心臟、肝臟或腎臟後,對食物或色彩的喜好會突然發生轉變,彷彿這個移植進來的器官帶了前主人的記憶而來,彷彿存留了太多過去而必須在新主人身上找到一個位置。我正是用這個方式把露西深植心中。從她在我體內佔有一席之地的那一刻起,她便用她的色彩改變我看、我聽和我品味的方式,因此現在我僅能勉強辨識這個世界過去和現在的差別。我說不出認識她之前的空氣味道,當我走在夜晚的街道時,也說不出這城市的氣味。我只有一根舌頭和一雙眼睛,而且已經很久沒再信任過它們了。我沒辦法說出任何關於迪斯尼樂園的新鮮事,沒什麼事是你不曾聽說或親眼見過的。我只能說,那個地方是我和露西一起去的。

  不知怎的,我們的話題落到了夢境上。露西告訴我,她從小便在床邊準備一本夢的筆記,每次一醒來,就會把做過的夢寫在筆記本上。她說,她有時不免這麼想,只要看了這本筆記的人就會明瞭她的一切,知道她所懼怕的事和古怪的幻想,以及所有她醒來時去不了的地方。

  三十年過去了,我仍在尋找那些隱藏在日常生活普通事物裡的意義。唯一不同的是,現在的我完全孤獨,沒有像年少時代那位音樂狂那樣的人協助。我所擁有的,只是四十九本排列在同一層書架上的書。它們真的藏有某種意義嗎?也許有。也許什麼也沒有。

  我該付出多少代價,才能看一眼我們當時的樣子,重見兩人在一起的時刻?一切,我願意付出一切。

  故事主角是名叫珍妮的女人,她愛上一位叫坦林的武士,但這個人卻被仙女皇后還是精靈皇后之類的神怪綁走,因此珍妮必須去救他,把他帶回凡人的世界。於是,在萬聖節的午夜,珍妮守候在樹林裡,當所有仙子和精靈都騎著馬從樹林穿過時,她一把將坦林從馬上拉下來,緊緊抱住他。無論仙女皇后把坦林變成什麼可怕的東西,不管把他變成蛇、變成張牙舞爪的野獸,甚至變成燒得通紅的鐵棒,她都不能鬆手,她必須緊緊抱住他,直到他變成‘赤裸的男人’——這個名詞好像不怎麼好聽?總之,到那時他就永遠屬於她了。”“所以說,她在午夜時分和一個沒穿衣服的男人待在樹林裡?這樣還算童話故事嗎?”露西笑了。“這算什麼,”她說,“我大學時找到這首詩最早的版本,發現詩中寫珍妮還懷了孕。在兒童版的故事裡可沒提起這件事。”“那麼,‘你帶走的是我騎士團中最好的武士’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哦,那是最精彩的部分。當珍妮救出坦林,一切塵埃落定後,那位仙女皇后簡直氣瘋了。在我的版本中是這麼說的——那時仙女皇后氣急敗壞地說:‘你帶走的是我騎士團中最好的武士。’接下來仙女皇后對坦林說的話讓我感到毛骨悚然:‘要是昨天我早知道今天的事,我絕對會挖出你的兩個灰眼睛,放進泥土做的眼睛;要是昨天我早知道你不會屬於我,我絕對會無情地挖出你的心臟,放入一個石頭制的心。’到現在這些話仍會讓我毛骨悚然。”

  “我留了一年多光頭,直到覺得生命中的一些事好轉了,才讓頭髮安全地長出來。我把這個刺青當作護身符,是我力量的神秘來源。我相信它會保護我,不讓我落回原來的處境。”

  我想象我的露西在少女時代的樣子,想象她光著頭、萬分尷尬地面對這個世界。這突然讓我有點難過。

  她喜歡沒有頭髮的樣子,喜歡把手放在頭皮上時那種光光滑滑的感覺。可想而知,穿著綢緞晚禮服的光頭女子會造成何種不尋常的效果,但她自己卻感覺這樣的裝扮是極富魅力且迷人的。

  你們看到了嗎?這就是我的露西在生活中的遊戲方式。她不正是抱持這種遊戲的態度,讓所有事物都染上了色彩?我環顧她遺留下的每件東西,懷疑是否可能還有別的驚奇存在,是否,她到現在還在跟我玩什麼秘而不宣的遊戲呢?

  “我只是不確定……對孩子來說,有我這樣的母親對他是否公平。好了,這是我最後一次討論這件事。”

  我對她的愛早已開枝散葉,足以承接遮擋任何風霜雨雪。我們會過得很好的,只要兩人一起。我們一定會過得很好的。

  巴別塔之犬讀書筆記 篇4

  巴別塔是出自聖經中的一個詞語,意思是使混亂。

  這是一個值得反觀婚姻和愛情的故事,男主是痴情的保羅,女主是有心理問題最終自殺的露西,羅麗是妻子生前的守護者,妻子死亡的目擊者,妻子死後丈夫的.精神寄託。文章以雙線推進,一邊回憶,一邊敘事。以丈夫一年的調查和自責來反應親密關係中的反思。露西的自殺為開頭,後面就是痴情的保羅不斷調查妻子自殺的原因,最後才真正認識露西,並且學會了放手,對愛情有了深刻的反省。

  故事中露西是一個浪漫,細膩,敏感,有趣,可愛和抑鬱的手工面具藝術家。保羅是一個理性,有些無趣,正直,穩重,有修養,愛妻子的語言學者。他們的婚姻本來可以很幸福,因為露西的有趣,和保羅的包容。可是露西太敏感,又有些抑鬱,所以露西會偶爾敏感和情緒失常,在面對懷孕時很無助,她害怕不能給孩子最好的愛,這也成了壓倒她的最後一根稻草。保羅兢兢業業的上班,會忽略妻子,也會很愛妻子。但是一個比較粗心的男人很難重視敏感的妻子的情緒波動,所以在妻子自殺後,痴情的保羅幾乎也失常。他想透過教會羅麗說話來得知妻子死的原因。而因為教狗說話,他辭職在家,整個人也成了鄰居和同事眼中的“神經病”。最終在瞭解了羅麗和理清妻子的心理問題後,對愛有了深層的理解,就像文章最後的一句話“記住她原本的樣子,就是我能送給我們彼此的最佳禮物。”讓讀者對親密關係有了更深的思考。

  而這條至關重要的狗,就像是每個人心中不想說的秘密一樣,它守護主人,陪伴主人,忠誠於主人,卻救不了主人。羅麗是一條可憐的被折磨的半死時被露西所救的狗,露西認為羅麗和自己一樣都有創傷,都很可憐。所以她救下露西並且用心照顧。就像守護她那脆弱易碎的玻璃心一樣。最終在露西自殺時,羅麗還是沒能阻止。露西死後,羅麗又成了保羅的心理依靠。痴情的保羅不知道妻子為什麼自殺,不知道妻子在最後的生活中經歷了什麼,所以他要教羅麗說話,這是他新的生活目標,也是他唯一可以找到與露西靠近的事……這條狗就像“巴別塔”一樣,讓保羅的生活混亂,不正常。所以這就是這個故事最合適的名字。

  就像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故事都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我在故事中學到了,愛人之間的溝通就是彼此的心靈通道,而女性的表達方式又經常過於曲折,繞來繞去讓男人失去耐心,又不懂妻子的意思。或者某一方會因為自己的問題而關閉心靈,不與對方交心,讓另一方捉摸不透,就像最後無助的保羅一樣。露西知道自己內心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她應該向保羅求助,看心理醫生,去解決問題,或者說她不知道自己可以這麼做,而保羅也應該重視妻子的心理問題,來干涉和幫助妻子。就是因為露西不說,保羅忽視,最終結局讓人惋惜……在一起時,需要溝通,需要關心,更需要珍惜。而這往往會被老夫妻忽略,因為各自忙碌,因為各自都有煩惱……其實在對的人面前,我們就應該學會珍惜和表達愛意。愛就珍惜這份感情,愛就要對對方開啟心扉。

  願我們能夠用心對待愛人和家庭。

  巴別塔之犬讀書筆記 篇5

  在西方巴別塔意為使眾人分散在全地上,禍起一座叫巴別的城市(就是變亂的意思)。小說開篇就是撲朔迷離的死亡事件,讓人不由自主地被吸引過去,讀者不禁會追問:是什麼導致了女主角的死亡,深愛她的男主角將如何去找尋真相?當最後謎底被揭開的時候,你既意外又感到是如此合情合理:有心理疾病的女主角是自殺,而死因是因為對男主角的愛。

  最初,作為男主角的教授保羅希望透過教會目擊一切真相的寵物小狗羅麗講人話來告訴他那天發生的事實,隨著作者對故事的一步步地營造,讀者的心裡都在期待著奇蹟的發生,我們為童話夢想,希望真的有一隻巴別塔之犬,可以跨越種族界限,瞭解人類的語言,告訴故事中那個苦苦等待的人,他所愛的人,到底為什麼會和他分離。但是事實上這是一本活在生活中的小說而不是在幻想世界中的傳奇,語言教授最終也沒有能夠把自己的狗變成外星生物,羅麗甚至因為保羅的錯誤方式而失去了聲帶,再也無法發出她溫柔的叫聲。在這個時候,所有喜歡著羅麗和兩個主人公之間的脈脈溫情的人都感到了傷感,作者卻在這個時候用另一種方式解決了這一個問題:一個電視節目、一份電話賬單、心理師的筆記、保羅的智慧和無盡的愛,終於讓他以推理的方式解決了所有的疑點,找到了埋藏在背後的真相。

  “記住她原本的樣子,就是我能送給我們彼此最佳的禮物。”這是全書的最後一句話,我也為這一句話而感到了那種一切盡在不言中的愛。這個時候,我也才理解為什麼保羅開始不能揭開所有的謎底--因為愛,矇蔽了他的雙眼;也瞭解了為什麼他最終能夠找到露西的死因--因為愛,讓他可以用心去感悟。這世間沒有所有物種通用的語言,但是大愛無言,心與心之間可以相互勾連,即使沒有巴別塔那又怎樣,我們依然可以在最暗的夜,找到最亮的光。

  這本書就像是一顆酒心巧克力,我們為它美麗的錫紙外衣所吸引,為裡面的巧克力而喜愛它,最終裡面的酒才使我們齒頰留香、回味無窮。如果你有空,也嚐嚐它的滋味,也許你從此不再懼怕外國文學的簡單純粹,轉而迷戀這緊湊的情節中的噴湧而出的真情。

  巴別塔之犬讀書筆記 篇6

  沒想到是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看完了這本書。

  因為買隱形眼鏡而跟他大發脾氣,丟下他一個人回家生悶氣!

  20分鐘之後他也回來了,衝我嚷嚷,說我脾氣大,不會考慮現在的生活狀況就亂花錢什麼的一頓批評。我當然完全聽不進去他的話,完全不想說話,不想理他,整個人都鑽進了‘居然為了200塊錢跟我發脾氣,居然連200塊錢都不願意為我花’的牛角尖。

  他好像已經快要失控了,面對我的一言不發。

  甚至讓我走,不想再看見我!

  當然,我也不想看見他,拿起包包就摔門而出。

  一個人遊遊蕩蕩,完全沒有地方可以去,在這樣一個陌生的城市,沒有親人朋友即使再傷心難過也沒人訴說,正在休假的我只能跑到公司,不顧同事怪異的目光說今天過來加加班。

  然後就看完了《巴別塔之犬》。

  這本書的內容真的是超出我的意料,居然還牽扯出了虐狗組織...

  露西的自殺讓我久久不能平靜,我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多少個露西,但我可能是其中一個。

  可憐的她完全得不到丈夫的理解,心裡的事情沒有人可以吐露,積攢之後只能以自殺來解脫。

  可憐的露西,最後都還深深的愛著那個男人,那個男人卻一直被矇在鼓裡什麼都不知道。到底是誰的錯,誰都沒有錯...

  所以說,男人和女人根本不是同一個種類,即使會使用同一種語言,依然很難溝通。

  感覺這本書還有很多地方沒有讀懂,應該會再看一遍。

  巴別塔之犬讀書筆記 篇7

  本書故事情節簡單,雙線推進。妻子露西從蘋果樹墮落死亡,丈夫保羅無法接受妻子突然離世,他也不相信警察說的因摘蘋果意外摔下死亡。而他們的愛犬羅麗是唯一見證者,因而作為語言學家的保羅決心要讓狗開口說話,告訴他真相。在他進行各種讓狗開口說話的實驗時往事也一幕幕呈現……

  露茜易暴怒,或許還有抑鬱症,在孩提時她會拔光自己的頭髮,二十歲左右曾實施自殺中途放棄。她與保羅結婚彼此深愛,享受了一段快樂時光。她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製作面具。她努力去熱情的生活——去兒童樂園,製作自己與丈夫面具反串,製作美食。她相信靈異事件,竟認為自己看到鬼魂。她善良,收養被虐待的狗羅麗,為死者製作唯美的面具,同情弱者。

  可即使這樣努力地活著,這樣給自己找個活下去的理由,她心裡潛藏的死亡還是不期找上門來。她一直認為做不了一個合格的媽媽,卻懷孕了,再上與丈夫的爭吵,最後一根稻草讓她不堪重負。她選擇從蘋果樹上自由墜落,死前透過書本的擺放留給丈夫一句話。希望丈夫能夠擺脫悲傷!

  心理問題就像顆定時炸彈,難以排除,更不知哪天會引爆。有心理問題的人先要就醫,但更要自己去努力,學會在炸彈排除不了時如何與炸彈共存。所有人都要關心這個群體讓他們感受到愛感受到生活的樂趣,及時把他們從死亡線拉回。

  文中保羅如果瞭解露西的病了解露西的懼怕,不提及想要孩子,及時安慰暴怒的她,若他更細心點,發現露西懷孕的事實,與露西溝通,可以保住孩子也可以流產。是否露西不會走向死亡。可做到這些又是何其難哦。

  故事中還描述了某個機構為了讓狗開口說話,對狗進行慘忍的手術,狗狗變得面目全非,有的極其痛苦地活著,有的更枉丟性命。可最終也不可能讓狗說話。違背自然規律的事情只能徒勞無功,更何況要平白無辜地搭上許多的性命,狗也有生存權,它們也不能隨意傷害的啊!

  保羅透過一年實驗回憶調查,最終還原了露西自殺的真理,他也深深地理解了露西,他讓自己記住了真實的露西,他覺得這是對露西最好的悼念。

  陷入悲傷迷惘的一年後,他走出來了!

  巴別塔之犬讀書筆記 篇8

  《聖經·創世記》中講到,巴別是“變亂”的意思,是一座城的名字。那時人們有著相同的語言,彼此團結一致,人們準備建一座塔。

  這時,耶和華降臨,為了防止人們太過團結,無堅不摧,便打亂了人的語言,使彼此之間無法順利溝通。

  《巴別塔之犬》中,語言是一條貫穿其中的線索,無論是從書名“巴別”的由來,還是書中主人公和狗狗的名字的背後,抑或是故事情節的主線。

  為了弄清楚妻子露西的死因,文章透過兩條線索來講述故事,最後為我們揭開了答案:

  一條是保羅回憶和妻子露西的生活來企圖尋找一些蛛絲馬跡,找出妻子的死因;

  另一條,作為語言學教授的保羅,由於妻子的死太過突然,在很長時間內無法接受這一事實,甚至企圖透過訓練事故唯一的見證者狗狗羅麗講人話,來解開自己心中的疑團。

  隨著研究的深入,對狗的訓練漸漸陷入困境。而對過去和妻子的點滴回想得越多,一點一點地探究,丈夫保羅最後發現,自己對妻子羅麗並不真正瞭解。

  妻子露西的精神狀態並不太穩定,尤其是在得知意外有了孩子之後。露西太過獨立,很多事情希望自己解決,她的狀態越來越不好,但是她始終沒有真正向保羅敞開心扉。保羅對很多事並不知情,尤其是她懷孕。

  而保羅的視角看完,其實很多時候真的意識不到,同樣的事情雙方的反應可能會有天壤之別。

  二人未能透過及時溝通來尋求其他的解決方法,結局還是略帶遺憾的。也印證了書名《巴別塔之犬》。

  願我們能真正學會運用語言,透過及時溝通,轉變思維,解決問題。

  有著同樣語言、一起生活了這麼久看似親密無間的夫妻之間,尚且無法透過順暢溝通解決問題,又怎能期待人和狗之間能跨越語言的障礙呢?

  巴別塔之犬讀書筆記 篇9

  現在,我坐在這裡,膝上放的是露西的所有夢境,此刻才知道她有太多我永遠也不會明白的事。

  相識後的第九個月,保羅在露西的掌心寫下:“你願意嫁給我嗎?”

  露西說她需要時間讓她相信這一切是真實的。保羅耐心地又等了五個月,直到有一天早上,他的手掌上出現了幾個字:我願意。

  保羅堅信自己和露西的婚姻完美無瑕 “我對她的愛早已開枝散葉,足以承接遮擋任何風霜雨雪。我們會過的很好的,只要兩人一起。我們一定會過的很好的。”

  但《巴別塔之犬》恰恰是從露西的死開始。

  露西從後院的蘋果樹上墜落,保羅不肯相信這是一場意外,現場唯一的目擊者是露西的寵物犬羅麗。作為一名語言學家,保羅打定主意要讓羅麗開口,告訴他所有的秘密。抽絲剝繭,困難重重,保羅最終也沒有能讓羅麗學會說話,但他已經知道了全部的真相——他以為的那些無關緊要的爭吵和不痛不癢的風波,在敏感的妻子心裡引發了怎樣的山洪,從而讓她選擇從蘋果樹上一躍而下。

  《聖經》裡說,從前天下人的口音言語都是一樣的,他們想建造一座塔來傳揚人類的名,耶和華便讓世上有了不同的語言,從而使人類互相不能溝通。那座未完工的塔,因此名為“巴別”(變亂)。

  保羅以為這座巴別塔是存在於自己和無法說話的羅麗之間的,卻沒有想到橫亙在他和露西之間的才是真正無法逾越的高塔。當一切真相大白,秘密揭開,他才能逐漸回憶起兩人共享的那些陰暗時刻,和那個鬼馬精靈,大膽浪漫的露西背後悲觀厭世的一面。

  即使是抵足而眠的親密愛人,也永遠無法設身處地地理解對方暗湧的情緒。保羅永遠也無法感受到露西脆弱柔軟的心曾遭受到的絕望和傷痛。也許這在正常人看來無可厚非,但世上總存在著一些人,他們不需要死的理由,而是需要理由活下去。也許恰好,這個人就是你最不願意失去的人。

  耶和華曾用語言分隔開全人類,但事實上,即使講著同一種語言,我們甚至也很難明白最親愛的人在說些什麼。當我們凝視著他們的嘴唇,接收著他們的聲音,我們是否願意耐心去了解他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是否能真正透過對方的雙眸,仔細地揣摩他們心中所想?面對咄咄逼人的質問,滿不在乎的態度,自以為是的判斷,有多少話醞釀在喉間又咽下去,直到失去,還永遠沉沒在歲月洪流的深處?

  故事的最後,保羅從夢中醒來,他記起了露西身穿白紗的樣子,記起了她為他在廚房牆上一遍遍寫下的我愛你,也記起了他一直不願面對的那些灰暗時刻。

  露西曾經問他,她為他帶來了什麼。而保羅的回答是:整個世界。這個世界裡包括的她的一切,不管是慰藉還是悲傷,他都將永遠記得。因為那才是真實的露西,而不是那個按自己的理解建構出來的形象。

  記住她原本的樣子,就是我能送給我們彼此的最佳禮物。

  巴別塔之犬讀書筆記 篇10

  初二的夏季放假,忘記了為什麼最後離開學校,大概是打掃衛生吧。大雨將傾,黑雲壓城,沒有人在教室裡開燈,亦或是停電了。記憶的模糊,讓我在午夜夢迴的時候,想起閱讀《巴別塔之犬》的哀慟。多年前的雷雨天氣十分適合捧著《巴別塔之犬》,靠在湧動的藍色窗簾邊,進入人心的隔閡。

  “我想念我穿著白紗的妻子,是否能讓她的狗告訴我,埋藏在她生命盡頭的秘密……”一個女人從樹上墜地身亡。這到底是意外還是自殺?無人知曉。唯一的目擊者,是她心愛的狗“羅莉”。女人的丈夫是一個語言學家,哀傷又困惑的他,思念妻子卻無從得知她的死因。他決定以自己畢生的研究,教這隻狗開口說話,讓它說出事情的真相……

  逝去的妻子是位製面具師,陽光的外表下隱藏著憂鬱的心。她的丈夫是位大學教授,語言學家,為了擺脫亡妻的痛苦,固執的想讓羅麗說話,結果卻意識到這不可能。羅麗,一條羅德西亞脊背犬,是露西的狗,整天跟著露西,眼神是永遠埋藏的憂鬱。

  窗外風起雲湧,一片廣袤無垠的低沉,書內何嘗不是哀鳴悲痛陣陣。女人對於婚姻這汪死水的絕望,男人自縛於永失摯愛的後知後覺,犬對於主人們婚姻幸福不再的無可為而難過。

  “要是昨天我早知道今天的事,我絕對會挖出你的兩個灰眼睛放進泥土做的眼睛,要是昨天我早知道你不會屬於我,我絕對會無情的挖出你的心臟,放入一個石頭制的心。”露西生前把書架上的書重新擺放,抽取其中的關鍵字眼所得的一段話。這段話出自《坦林》是仙女皇后在讓坦林回到凡人世界,在知道自己就要失去他時對他說的話。

  婚姻的圍城,無外乎城內城外永無安寧,總是在躁動,得到的和得不到的都喧囂著,浮華著,像是一鍋水總是在翻滾沸騰,唯有水煮幹了,才會止息。

  可悲的是,生活的平淡消磨了愛的激情,甚至面具的魅惑也喚不醒死寂的情感。慢慢,妻子被忽略,慢慢,丈夫心變成鐵,慢慢妻子被消逝殆盡。她選擇了從蘋果樹上背朝大地跌落。她從仙界跌入凡間,人間煙火燒灼了她的自尊,她嫁做人婦,甘嘗平凡,取敵不過平凡,讓生命在自己縱身一躍時,零落成泥碾作塵,唯有往事歷歷在目,留在丈夫的心裡,夜夜折磨,成為無盡的夢魘。

  巴別塔,或稱巴貝塔、巴比倫塔、通天塔。《聖經?舊約?創世記》第十一章宣稱,當時人類聯合起來興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為了阻止人類的計劃,上帝讓人類說不同的語言,使人類相互之間不能溝通,計劃因此失敗,人類自此各散東西。此故事試圖為世上出現不同語言和種族提供解釋。

  語言並不能阻止人類相愛,心的隔閡才會。是疏忽,是得到後的不在乎,是不珍惜,造成了愛的悲劇。那種幡然悔悟,後之後覺的探索,那種前塵往事,回憶現實交織的敘事,讓人難受,把美撕碎給讀者看,讀者便知道這是悲劇。

  可是第一個看到悲劇發生卻無法阻止的是犬,羅麗。這條羅德西亞脊背犬整天跟著露西,它看見了愛是如何在戀人間消逝的,它看著女主人每日激情活力不在,它無能為力,所以眼神是永遠埋藏的憂鬱。

  人的言語能力是用來交流溝通的,戀人們能夠共享愛與幸福,而狗的哀慟卻是自己的。語言的分野試圖掩蓋心的真相,冷漠,分心,不在乎是心的失語症。一隻狗尚且能用眼神,扭動,擺尾來表示自己的情感,怎麼人就會吝嗇情感的表達呢?

  再次回憶起這本書,聯絡到最近在學習的生態批評理論,不覺替這條狗哀鳴,人類中心主義下,狗被人飼養,只是為了首先滿足飼養者的某些需求。而在生態中心主義下,狗,人類忠誠的夥伴,對飼養者的經歷感同身受,那些它生命中無法承受的重量,是多麼的不公平。它無法選擇主人,它無法阻止悲劇的發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露西從蘋果樹上跌落,從此它的生命中少了一個愛它,它也愛的人。

  巴別塔之犬會牢牢守候在丈夫的身旁,即使語言的分野也無法割捨跨越種族的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