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讀書好方法的作文

關於讀書好方法的作文

  讀書是一種境界;是一種方法;更是一種生存法則,看看下面的關於讀書好方法的吧!

  關於讀書好方法的作文1

  讀書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腦到。--魯迅

  我從小便酷愛讀書,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有字的紙片在我面前,我也會撿起來看。讀書,已經成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而讀書方法每個人都有,而人人又不一樣。

  我聽過很多名人的讀書方法,而印象最為深刻的便是魯迅先生的讀書方法。魯迅先生在拿到書後,先想一想書中會發生什麼,然後再看。如果內容和他想象的一樣,就不看了。所以,書,他總是一兩天就看完了。我也曾嘗試過這種方法,但發現這種方法不適合我。我的讀書方法是:

  一、先看作者介紹和劇情簡介,如果劇情介紹是我所感興趣的,或者可以吊足我的胃口,我才會看。

  二、每看一部分後,我就會放下書想一想,如果我是主人公,遇到這樣的事,我會怎麼做?

  三、看完後,如果書非常精彩的話,我會再讀一遍,讓自己有更深的感悟。

  四、最後,我會寫一篇,或者摘抄一些好詞好句,讓我在寫作的時候用上。

  這個方法伴我走過了五年的讀書生涯,今後我還會用它讀書,讀許許多多的好書。要知道,讀好書,就是和一個高尚的人在談話。

  關於讀書好方法的作文2

  為了讀書效果好,讀書時最好也講究一些方法。古人說“不動筆墨不讀書”,我們該怎樣讀書呢?

  首先要圈畫。

  要圈畫的書必須是自家的。借閱的`圖書請勿圈畫,這是基本常識。圈畫時最好用紅筆,這樣一目瞭然。圈畫時可以在優美句子下面畫波浪線,可以方括號畫出精彩部分的開頭結尾,可以在左右兩邊畫豎線等。圈畫的內容可以重點讀讀,也可以經常溫故知新。

  第二做筆記。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對於借閱的圖書,優美的、富有哲理的句子可以抄下來。抄寫的過程不僅增強記憶,而且加深理解,還能過後重溫,可謂一舉數得。但是,摘記有時佔用的時間比較多。

  第三,思考。

  我們都知道愛迪生那句“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靈感。”其實,愛迪生的這句話後面還有一句——“那1%的靈感更重要。”這說明動腦子的重要性。就像我們的身懶惰一樣,我們的腦子更是常常處於休眠狀態。如果我們讀書時動動腦子,我們的收穫一定更大。讀書時動腦子分為三階段——讀前、讀中和讀後。

  先說讀前,看到題目,一定要想想就這個題目,如果我寫,我會怎樣寫?然後在腦子裡迅速勾畫自己的文章。然後閱讀文章,閱讀中不僅要有意識地記憶自己需要的知識,還要想一想作者是怎樣寫的,我能學習作者什麼寫作方法。讀完一篇文章後,再與自己構思的文章比一比,看看作者高明在哪裡,我們以後何不模仿學習他。《培根隨筆》尤其適合這樣讀。

  第四,重讀。

  蘇東坡曾在《送安敦秀才失解西歸》一詩中寫過“舊書不厭百會讀,熟讀深思子自知。”的詩句。這裡的“舊書”指的是經典。我們閱讀的大浪淘沙後的名著都是經典,閱讀一遍收穫不會很大,有些經典一遍甚至讀不懂。百讀不厭、熟讀深思收穫才會大。

  第五,寫體會感悟。

  我們讀書,我們思考,我們收穫,有時剎那間有靈感和感悟,這時,最好隨時記下來。要不,靈感就像口袋裡的錢,如果不存入銀行,遲早它會跑掉一樣,我們的靈感也常常跑得無影無蹤。如果我們有了靈感,能迅速而且認真地記錄下來,那這靈感我們就存入了自己的智慧銀行。

  第六,這是最重要的,讀書,讀書,真讀才行。

  就像假貨不絕一樣,讀書也要打假。

  好書,一枝紅筆,一個筆記本,一個動腦子、勤奮的人,是暑假裡酷暑中的美麗風景。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