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瞪口呆成語故事
目瞪口呆成語故事
成語解釋:
瞪:睜大眼睛直視;呆:發愣。眼睛大睜;眼珠發直;張嘴說不出話來。形容因恐懼而失神發愣的樣子。
成語出處:元 無名氏《賺蒯通》第一折:“嚇得項王目瞪口呆,動彈不得。”
成語繁體:目瞪口獃
成語簡拼:MDKD
成語注音:ㄇㄨˋ ㄉㄥˋ ㄎㄡˇ ㄉㄞ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目瞪口呆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形容吃驚的`神態。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呆,不能讀作“ái”。
成語辨析:見“瞠目結舌”(148頁)。
近義詞:瞠目結舌
反義詞:從容不迫
成語例子:弟弟看著被打碎的花瓶,嚇得目瞪口呆。
英語翻譯:Eyes and mouth are fixed.
日語翻譯:あいた口がふさがらない,あっけにとられる,ぼうぜんとる
俄語翻譯:остоленеть с разинутым ртом
其他翻譯:<德>vor Schreck oder Angst sprachlos sein<法>rester bouche bée
成語謎語:眼前有景道不得
成語故事:
西漢初年,韓信被封為齊王,丞相蕭何擔心韓信兵權太大,就找樊噲共商計策。樊噲自鳴得意,連誇自己是如何鬥敗項羽,嚇得他目瞪口呆,從而保住主公。面對這淮陰一餓夫且手無縛雞之力的韓信,只須叫一兩個人就可以把他一刀兩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