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欺凌的預防和處理制度

校園欺凌的預防和處理制度

  在生活中,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制度,制度是指在特定社會範圍內統一的、調節人與人之間社會關係的一系列習慣、道德、法律(包括憲法和各種具體法規)、戒律、規章(包括政府制定的條例)等的總和它由社會認可的非正式約束、國家規定的正式約束和實施機制三個部分構成。那麼擬定製度真的很難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校園欺凌的預防和處理制度,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校園欺凌的預防和處理制度1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市、縣教育局相關檔案精神,進一步做好校園安全整治工作,保障學生的身體健康,促進學校各項工作順利開展,防範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切實有效降低和控制校園欺凌事件的危害,依照上級有關要求及相關法律法規,從本校實際出發,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指導思想

  以貫徹執行《國務院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於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整治的通知》精神為指導,全面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切實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整治,進一步增強廣大師生人身安全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建立健全學校安全工作的長效機制,徹底消除各類誘發校園欺凌事件的安全隱患,使校園安全工作逐步走上科學化、規範化、法制化的軌道,努力構建安全、和諧校園,切實保障廣大師生身心健康不受傷害。

  二、主要目標

  1.防範校園欺凌事件安全工作組織機構健全,責任明確,制度完善,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校園安全工作。

  2.防範校園欺凌事件安全知識教育普及率達到100%,廣大師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明顯提高。

  3.防範校園欺凌事件安全隱患及時得到整改,整改率達到100%。4.不發生重大校園欺凌事件責任事故。

  三、成立領導管理機構,明確工作職責

  1、校園欺凌事件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楊昌龍組員:全體教師

  組長全面負責校園欺凌事件防控安全工作,根據上級檔案精神及學校實際,研究制定校園欺凌事件防控工作辦法,並對相關人員工作提出指導性意見。

  2、應變保護員負責在公安部門介入之前與侵犯勢力的周旋,緊急時的正當防衛等。

  3、人員救護員負責為受傷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救護。

  4、疏散引導員負責疏散引導學生到安全場所。

  5、通訊聯絡及溝通協調員負責對內對外的聯絡彙報工作和與家長的溝通協調安撫工作。

  四、預警預防

  1、可能引發校園欺凌事件的原因分析及預防

  ⑴原因分析:由於種種因素對社會不滿和因矛盾激化而鋌而走險、因嚴重利益衝突而報復、精神病人發病以及極少數歹徒行兇犯罪、學生之間的矛盾等情形是引發學校欺凌、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⑵預防措施:

  ①依據上述原因制定《校園欺凌暴力事件預防與處理應急預案》;②各年級、班級要加強對師生進行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法制和安全教育,組織師生集中學習對校園欺凌事件預防和處理的相關政策、措施和方法等,增強師生的法制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③心理諮詢(衛生保健)室要結合學校班級實際,開展學生、老師心理健康諮詢和疏導工作;

  ④嚴格門衛登記、管理制度,控制外來人員進入學校。牢記校園欺凌報警電話,發現可疑人員或不法分子非法侵入校園應及時報告或報警;

  2⑤經常性地與派出所、聯防隊溝通聯絡,及時掌握校園周邊地區存在的不穩定的因素(人或事),及時採取有效對策。

  2、校園欺凌事件的處理程式及措施⑴發現校園欺凌者的應急措施:

  ①如果是教師發現欺凌者正要對學生施暴,此教師應立即上前阻止,並與之周旋,然後巧妙派人報告安全領導小組長;

  ②如果是學生髮現了欺凌者正對其他學生施暴,此學生應立即報告與他最近的教師,然後再報告學校安全領導小組組長。

  ⑵校園欺凌事件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應急措施:防控領導小組組長接到校園欺凌事件通知後,迅速趕赴現場,同時撥打“110”(情況危急且不受控制的情況下),通知警察(迅速前往現場阻止),與此同時,一面迅速召集最近的教師趕赴現場,阻止欺凌者施暴,一面通知值周員及相關人員前往現場。

  ⑶各應急組現場應急措施:

  ①應變保護員:接到發生校園暴力訊息後,應立即組織本組人員(不必等到人員來齊後)前往現場防止暴力,本著保護學生安全的原則,力求不受任何傷害,但當歹徒強行施暴時,本組人員可實行正當防衛;②疏散引導員:在組長帶領下,迅速趕赴現場,當防護組(員)與欺凌者周旋時,本組人員在可能的情況下,迅速掩護與欺凌者相近,易受傷害的學生撤離,並實施保護行為,防止欺凌者對更多學生造成傷害;③通訊聯絡員:發生校園欺凌事件後,迅速趕赴現場,負責摸清情況,同時向“110”和上級報告,傳達事故情況,保證通訊暢通;

  ④現場救護員:接到事故發生的訊息後,在組長帶領下,立即攜帶藥品到事發現場瞭解傷員情況,對輕傷員進行簡單救治,對重傷員應立即撥

  3打“120”緊急救護,送往醫院治療。⑷事故調查,善後處理:

  ①學校應急員在“110”的'協助下,應立即協助上級主管部門對傷員進行救護,並安撫家長情緒;

  ②學校應急員負責協助“110”調查事故發生經過;

  ⑸紀律處分:凡學校教師,必須積極參加與校園欺凌事件的防護,對學校出現的欺凌事件進行及時處置,對欺凌事件反應遲緩,故意推脫,懈怠而導致校園安全事故進一步擴大的,學校將對該教師嚴肅處理。

  五、處置流程

  一旦發生學校欺凌暴力事件,一般應按下列程式處理:

  1、校內一旦出現非法侵害現象,在場教職工應盡力予以制止並及時通知學校領導。無力制止的,可調集力量,同時撥打報警電話“110”。

  2、啟動應急處置預案。各工作員按照職責開展工作,如發生劫持人質事件,應變保護組的人員要在公安部門趕到之前,盡力與歹徒周旋,規勸其終止犯罪;同時學校要全力保護好在現場或附近的其他學生,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要對學生進行疏散。若有需要,則透過校園廣播,發出緊急集合訊號。各班班主任、任課教師到班級指揮學生有序疏散。

  3、如有人員傷亡,人員救護組要提供及時有效的救護,有可能的以最快的速度把傷員就近送往醫院搶救,並通知家長或家屬。

  4、保護現場,配合警方調查取證。及時向師生及家長通報事件經過,穩定情緒。在警方的指導下維持秩序和善後處理。

校園欺凌的預防和處理制度2

  近年來,發生在學生之間蓄意或惡意透過肢體、語言及網路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傷害的校園欺凌事件,損害了學生身心健康,引起了社會高度關注。根據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於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國教督辦函[20xx]22號)要求,特制訂《校園欺凌的預防和處理制度》,望全校教職員工和學生嚴格執行。

  校園欺凌是指:發生在學校校園內、學生上學或放學途中、學校的教育活動中,由老師、同學或校外人員,蓄意濫用語言、軀體力量、網路、器械等,針對師生的生理、心理、名譽、權利、財產等實施的達到某種程度的侵害行為,都算校園欺凌(暴力)。

  一、治理目的:

  透過專項治理,加強法制教育,嚴肅校規校紀,規範學生行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建設平安校園、和諧校園。

  二、治理範圍:

  在校生,在校園內,學校組織的校外活動中,上、放學途中。

  三、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校委會成員及各班主任

  四、校園欺凌專項整治責任

  1、開展教育。各責任人在各自的責任範圍內,要集中對學生開展以校園欺凌治理為主題的專題教育,開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請公安、司法等相關部門到校開展法制教育。組織教職工集中學習對校園欺凌事件預防和處理的相關政策、措施和方法等。

  2、加強預防。各責任人在各自的責任範圍內要加強校園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設,充分利用心理諮詢室開展學生心理健康諮詢和疏導,公佈學生救助或校園欺凌治理的電話號碼並明確負責人。

  3、及時處理。各責任人在各自的責任範圍內,要及時發現、調查處置校園欺凌事件,嚴肅處理實施欺凌的學生。涉嫌違法犯罪的,要及時向公安部門報案並配合立案查處。

  4、監督指導。各責任人在各自的責任範圍內,要加強對學校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指導和檢查。學校督導室要對學校的專項治理全程監督,發現問題及時與第一責任人、各責任人溝通,做好記錄,必要時向大豐教育局督導部門報告。

  5、班主任責任:班主任直接與學生接觸,最能及時把握學生動態,一要利用一切可能機會,對學生加強安全法制教育,把欺凌行為遏制在萌芽之中;二要深入到學生中,及時瞭解學生中發生的欺凌事件和行為,及時處理,及時向校部責任人彙報。

  五、獎懲

  學校將對不負責任,翫忽職守,造成不良後果的欺凌事件的責任人在評比、晉升、績效等方面,根據學校考核制度予以處理,造成嚴重後果的報上級紀檢部門、司法機關予以處理。對在教育、預防、發現、處理校園欺凌事件等方面有突出表現的責任人,根據學校考核制度予以獎勵。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