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體育新課標解讀培訓心得體會(通用8篇)
2022體育新課標解讀培訓心得體會(通用8篇)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2體育新課標解讀培訓心得體會(通用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體育新課標解讀培訓心得體會1
2022年4月21日,《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正式釋出。此次教育部門針對《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做出多處調整,全面提升了義務教育階段的體育與健康課的比例,體現了國家對青少年體育工作的高度重視。
結合線上學習,線下仔細研讀新課標,我發現《課程標準(2022版)》較之以往的課程標準變化明顯,其中,“體育與健康”課佔總課時比例10%-11%,超越外語(6%-8%)和理化生、科學(8%-10%),成為小、初階段僅次於語文和數學的第三大主科。與此同時,新課標還明確學校需充分利用課後服務開展體育鍛煉等,發展學生的特長。
新版《課標》主要有以下幾個變化:1。完善了培養目標;2。優化了課程設定;3。細化了實施要求;4。強化了育人導向;5。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6。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7。增強了指導性;8。加強了學段銜接性。
如何才能將新課標更好的與日常教學相融合,這是每一個一線教師都應深思的問題。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對新課標淺薄的認識。
第一、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2022年版課標堅持落實“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強調體育與健康教育的深度融合,主要目的是透過體育與健康教育促進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體魄強健。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應充分利用體育課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重視把體育鍛煉作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解決“學生未養成體育鍛煉習慣”的問題。重點關切學生身心健康,特別是體質健康狀況。
第二,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新課標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體育與健康教育教學規律,貼近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實際,充分反映學生的成長需要。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以學定教,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愛好出發,根據學生運動技能形成規律和身心發展特點,結合課程內容整體設計,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第三,圍繞核心素養制訂學習目標。2022年版課標強調教師結合學校與學生實際,基於體育與健康課程要培養的學生核心素養,制訂與細化學習目標,並根據學習目標確定達到不同水平的內容要求與學業要求,設計適宜的教學活動與情境。教師要將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有機滲透到基本運動技能、體能、健康教育、跨學科主題、專項運動技能學習的學習目標中。為此,體育教師要明確核心素養內涵,儘可能的豐富自身知識、提升自身能力、最佳化教學態度,提升教學專業素養,以滿足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能力需要。
第四,落實“教會、勤練、常賽”,實現“學、練、賽、評”一體化新課堂。體育教師要轉變教學方式,由教師的教為主轉向以學生的學為主,保證學生課堂練習時間和練習質量。落實“教會、勤練、常賽”,建構“學、練、賽”一體的課堂教學體系,真正“教會”學生體育與健康知識和技能。讓課堂成為比賽的常態,在比賽中增強運動能力,提升學生抗挫折和情緒調節能力。
鑑於以上的學習和思考,我感受到作為一名體育老師肩上的責任重大。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應時刻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落實“教會、勤練、常賽”建構“學、練、賽”一體的課堂教學體系。在實踐中學習,不斷研究、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把最好的體育課呈現給我的學生,讓他們在“玩中學,學中樂”。激發他們的運動興趣,培養他們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
體育新課標解讀培訓心得體會2
2022年版《體育與健康》課標看著與舊版相似,但不論是從課程性質還是課程理念,都改變了好多。新課程標準貫徹了“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是以增進學生健康為主要目的,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的課程。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與個性培養,把學生的健康意識、交往合作意識作為重點。對於同一教學目標、教材內容,採用新穎獨特的教法,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課堂上要透過“學”“練”“賽”使一些單調枯燥的教材內容,透過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使整個教學過程充滿快樂、愉快、和諧的情感與氣氛,充分照顧到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滿足學生的需要,既讓學生喜歡學、樂於學,又讓他們知道學習的目的和意義,自覺主動地發展體育能力和個性,增強體力和智力,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又能確保人人皆有所獲,充分享受體育的樂趣。
快樂簡單的體育簡而言之就是寓教於樂,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應著重圍繞《新課程標準》進行改革,走進學生心靈,尊重學生的選擇。我們的教學目標應定位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上,應該讓學生喜歡並且會進行體育鍛煉。傳統的體育教學,教師關注的是教學計劃、內容是否完成,忽視學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體驗,出現了喜歡體育但卻不喜歡上體育課的怪現象。體育新課標的實施,使廣大體育教師轉變教育教學觀念,突出以學生為本,關注個體差異,所有的教學內容須為教學目標服務,教師要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重新選擇,建構教材來教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這才能增進喜歡上體育課進而達到愛鍛鍊身體的意識。
在新課程改革實施中,我深切地體會到,體育教師不再是消極地扮演教材執行者的角色,而是一個新課程的設計者。體育教師不應是一個只懂得教人如何運動的教練員,更應該是一個具備現代觀念和教育素養。知道如何進行課程建設以及如何運用體育教學方法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專業人員。新課標的實施,改變了以往的那種師道尊嚴,新穎的師生關係正在形成。
在我的課堂實踐教學中,我會讓學生自信地想,大膽地說,給他們一片自由的天空,經常進行師生互動,透過讓學生做小老師,喊口令,做示範,這樣我就可以到學生中間,充當他們的一員,學生的主體地位正在凸現,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在教學方法上我們應採用符合學生身心特點,學生能接受具有有效激發,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教學方法,勇於突破以往教法的框框。如我在做準備活動時,輪流選擇一學生帶隊,並組織全班做好帶隊同學自編的徒手操,讓全班同學一起喊口令,既整齊,又使學生易於集中注意力,為學好下一環節做好充分的準備。在激發學生興趣上可採用”興趣導練法””競賽法””自主練習法””啟發法”等,使學生愛上學習專案。在教學形式上應採用簡化的寬鬆的、民主的教學組織形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愉快和諧的課堂氛圍中進行學習,如一年級在學習七彩陽光廣播操時,我在教完兩遍後,給5分鐘的自由時間,讓同學討論,互相學習,並學會本節,然後再進行統一練習,這種形式讓同學記憶較深刻,學會快且不易忘記,在進行遊戲競賽時,充許學生進行大聲加油,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
總之,新課程標準對體育教師的要求提高了,體育教師成為課程內容的設計者、創造者,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摒棄傳統的教學理念,以新的角色和學生相處,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把選擇權讓給學生,授於魚不如授於漁,讓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運用新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主動求知的慾望,激發學生練習的興趣,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設想,促進學生自主性和獨立性,突出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具備現代的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角,教育的主體和獲得知識的主動者,讓我們的每一位教師都能夠走進學生的心靈,讓我們的課堂都能夠追求一份詩意,讓我們的孩子都能享受到體育的快樂!
體育新課標解讀培訓心得體會3
《義務教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指出了以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學、練、賽為主線的課堂架構,並以“立德樹人”為引領,透過核心素養凸顯體育與健康課程的育人功能,強調核心素養在體育與健康課程中的創造性轉化,以解決問題為導向,促進核心素養在體育與健康課程中由“公共意義”轉向“個人意義”。
教乾貨引關聯
與舊版相比,新課標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導向。新課標這樣定義“核心素養”—學生透過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包括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整個教學設計、教學實施都將圍繞核心素養,在教學內容上,應摒棄過去單一技術和單一知識點的碎片化教學,提倡結構化的運動知識和技能教學。以教授足球為例,過去一節體育課可能只教腳內側傳球,而現在一堂課不能只教單個技術,而要教組合技術,如傳球、運球、射門。新課標強調知識與知識間、技術與技術間的關聯性,體育課要教組合技術、有對抗練習和完整技術展示,讓孩子能上場比賽,新課標倡導大單元教學,強調對一個專案的完整學習和體驗,一個大單元最低由18學時組成。
創情境重實戰
新課標強調在體育教學中創造複雜的運動情境。過去的教學經常原地不動做動作或按一個固定線路做動作,而真正籃球、足球等比賽瞬息萬變,課堂中要模擬真實運動情境,創造出複雜、動態、變化的場景,我們可以結合專案化教學,例如在播放音樂時,可以讓學生尋找相應的節奏,培養學生的樂感;在瞭解競賽規則上,可以讓學生尋找每年規則上面的變化,提高學生語文的閱讀理解;在進行投擲時可以讓學生分析哪個出手角度更好,提高學生的物理水平。有效的情景教學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作為體育教師應根據自己的教學內容並結合學生身心特點創設各種情景,營造出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所創設的情景中既玩兒了又學了,真正做到“快樂體育”,為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奠定基礎。在這樣豐富的應用情境中學生的集體主義、團隊合作精神、抗挫能力等素養才能得到提升。
優設計提負荷
新課標對體育課的運動負荷標準做了界定,提出要“科學設定運動負荷”,每節課應達到中高運動強度,班級所有學生平均心率原則上在每分鐘140-160次。最佳化教學方法是保障運動負荷的核心,第一,巧設隨堂目標,提高學生學練的積極性。例如,“快速跑”教學,當學生學練產生疲勞時,可設計學生間比賽或者與教師進行比賽等隨堂目標,激發學生學練興趣,從而增加練習次數,提高運動密度。第二,提高學練效率。例如,“行進間運球”教學過程中的取球環節,告知學生跑到指定位置拿球,並運球跑,最後引導學生運球到指定位置,準備專項熱身活動。第三,保障“精講多練”,提高教學語言有效性,減少無效講解時間。例如,“排球墊球”技術動作講解,可以簡化為“插、夾、提、蹬、跟、移”六字,將複雜繁瑣的動作要求和練習要求透過掛圖或者簡化的語言表達出來,提高學練效率。
教師在新課標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轉變觀念,勇於實踐和思考,重視體育與健康課程核心素養的培養,讓學生在知識內化、行為養成和品德修為基礎上逐漸形成核心素養,並能在體育與健康活動和情境中體驗、探索、感悟和解決問題。
體育新課標解讀培訓心得體會4
“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有什麼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麼樣的辦學導向。”《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頒佈對“重視教學評價,形成核心素養”提出新的要求,強調教師教學需要強化過程性評價,探究教學增值評價,明確學科素養導向,注重實現“教、學、評”一體化。由此一來,教育教學評價的重要性可謂彰明較著。下面我將從核心素養導向下的教學評價淺談個人研讀新課標的收穫。
立足教學評價新要求
緊抓學科素養新方向
基於新課標的課程理念對教學評價提出新要求,聚焦指向“核心素養”下的“教學評價”。堅持以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為評價方向,立足學科核心素養為評價內容,要求既關注運動能力的發展,同時關注健康行為的形成與體育品德的養成。強化學科育人功能,落實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於課堂教學之中,明確學生學後形成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同時師者以教之中理應重視學習評價功能,注重多樣化評價方法,多元式評價體系的參與,重視綜合性學習評價的運用,並引導學生參與評價,改變傳統學習方式,促進評價育人,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構建評價方案設計
明確各項評價要義
新課標關於“教學評價”的定義在評價建議中提到: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是依據學業質量所反映的核心素養水平及學生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情況進行判斷和評估的活動,是不斷完善課程建設的重要環節和途徑。基於以上定義,為做好“核心素養式”的教學評價,每位教師(或學科)均可圍繞教學主題,構建利於落實核心素養的教學評價方案,明確評價方案設計中各項評價要點的含義,既確定評價目的(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選擇評價內容(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等)、選擇評價方式(多樣化評價方法)、多元化評價主體(教師、學生、家長等)、評價結果的分析與利用(教學診斷與運用)、整體評估與修正(效度與信度)等。基於以上要點,需透過所設計的多樣化教學評價方案進行實踐,促進學生達成課程教學目標,提升學科核心素養。
聚焦於實際評價結果
完善教學評價關鍵點
新課標關於“合理利用評價結果”中提到:教師應充分發揮評價的反饋、導向、激勵和改進功能,採用口頭評價、記錄表呈現等不同方式,及時將評價結果反饋給學生,幫助學生改進。基於以上新要求,教師需制定符合學生學情與教學內容的評價標準,引導學生透過具體實踐明確學習目標,並透過評估教學效果,反思學習活動與教學設計是否真正幫助學生提升核心素養,重點關注學生是否能將習得的知識進行遷移應用,以此為基礎最佳化評價設計。同時教師應注重把評價的物件放在學生的體育學習過程與結果上,系統建構評價體系而非單方面評價,就體育學業質量評價而言,無論是學完一個學期、學年以後,還是整個學段學習結束以後,對學生的評價都要全面。
伴隨著育人方式不斷地推陳出新,教學評價成為在教學中落實教育方針體現教育目的的重要措施,是推動教學改革的巨大動力,同時也是加強教師隊伍管理科學化的重要手段,有利於引導教師按照教學規律進行教學。建議教師在評價時需要更加註重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形成性評價與增值性評價,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與提升,建立綜合、全面、發展的教學評價。
體育新課標解讀培訓心得體會5
透過新課標中學習發現課程對運動負荷的要求更加細緻,有更強的可操作性。同時明確了義務教育課程的核心素養。課程理念新增了落實“教會、勤練、常賽”一體化的教學思想,這跟於素梅老師之前一直研究的`學練賽評也很是貼切,所以並不陌生。
科學負荷,野蠻體魄,鑄造強國之軀
明確課堂運動負荷要求,讓學生充分地“動起來”,解決“不出汗”的體育課和“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未見根本好轉”的問題。2022年版課標強調在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中,每節課群體運動密度應不低於75%,個體運動密度致應不低於50%,每節課應達到中高運動強度,班級所有學生平均心率原則上在140-160次/分鐘不僅專門設定了體能學習內容,還提出每節課應有10分鐘左右體現多樣性、補償性、趣味性和整合性的體能練習,以保證每節實踐課具有足夠的運動負荷,讓學生獲得充分的運動體驗,真正改變“不出汗”的體育課現狀,提高學生的運動效果,有效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得到根本性好轉,讓老師有了一個標準度範圍,更加科學的進行教學。
積極探索、落實一體化教學
以“教會、勤練、常賽”為抓手,建構“學、練、賽”一體的課堂教學體系,真正“教會”學生體育與健康知識和技能,棄“無運動量、無戰術、無比賽”的無”體育課,解決“學生學了9年,多數學生不能掌握1項運動技能”和“學生不喜上體育課的問題。2022年版課標強調結構化運動知識與技能的教學,要求學生側重在應用的情境(如對抗練習、比賽或展示等)中學習知識與技能。提出在尊重不同水平學生的意願和需求的基礎上,3-6年級從六類專項運動技能中各選擇至少1個運動專案,此外,2022年版課標強調採用遊戲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透過不同數量、時間、形式、場景,以及個人與小組間的各種挑戰賽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學、練、賽”環境中體驗運動的樂趣,讓學生愛上體育與健康課,能夠真正瞭解體育、參與體育、享受體育。
綜合素質提升,落地核心素養
重視把體育鍛煉作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解決“學生未養成體育鍛燒慣”的問題。2022年版課標從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和學習評價等多方面強調要幫助學生養成鍛鍊習慣,不僅在體育與健康課程要培養的核心素養中特別強調發展學生的體能練習、“運動認知與技戰術運用”“體育鍛煉意識與習慣”“健康知識與技能的掌握和運用”等,幫助學生形成堅持鍛鍊、終身健康所需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也在學業質量中增加了與鍛鍊習慣有關的評價指標,如,“每週運用所學球類運動技能進行3次(每次1小時左右)課外體育鍛煉”等,並透過佈置體育與健康家庭作業等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外體育鍛煉和健康實踐活動。
新課標已經出臺,但在實際工作中,落實是關鍵。在實施的過程中首先要快速有序地提高學校體育教學質量,要真正落實體育課程教學方案裡面的具體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課程改革。對體育課的要求高了,相應對我們體育老師的要求也在提高。對於我們體育教師要加強學習和培訓,以便更好的理解新課標的相關內容和要求,更好地開展學校體育工作,指導學生更快地掌握運動技能,將賽事活動舉辦得更加有趣。
體育新課標解讀培訓心得體會6
2022年4月,教育部發布《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並於2022年秋季學期開始正式施行。作為未來十年我國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綱領性檔案,它的出現備受關注。
本次研讀我著重對課程理念中新增加的“教會、勤練、常賽”一體化教學思想進行深入研讀。“學-練-賽”一體化體育教學模式,是要真正體現體育課堂教學以學生髮展為中心,以學、練、賽為主線的課堂架構。“學”的重點是讓學生學會學習,透過教師講解與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相結合,掌握單個技能、組合技能並能夠綜合運用。
學會,能用
“教會”是體育課堂的教學目標,同時是學生參與“勤練”和“常賽”的基礎。“教”要遵循教的規律和學的規律,循序漸進、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教會學生健康與安全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體能鍛鍊的方法。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學會”知識技能,還要指導學生“會學”。
如何在課堂中落實“教會”呢?首先,要從單元知識體系的整體構建入手,從技術的結構關聯、育人要素、學練方法、運用場景等多方面進行教學設計和實施,重點關注核心內容和關鍵問題;其次,選用恰當、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將知識技術轉變為符合學生認知能力的學習內容,如運用口訣、圖示、影片等;再次,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準確把握學生的優勢和不足,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夠享受獲得成功的樂趣;最後,創設多樣、複雜的應用情境,透過挑戰性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透過小組學習、合作探究,實現良好行為和品格的塑造。
激趣,參與
“勤練”是學生掌握技能的途徑,更是所學技能進一步熟練並不斷內化的過程,起到鞏固的作用,有助於將技術動作更好地運用於“常賽”中。
如何在課堂中落實“勤練”呢?首先,我認為應以學生的興趣為抓手,強化課外練習,提高練習效率。例如,在耐久跑練習中,常規的方法都是組織學生跑圈,那就顯得簡單乏味,學生沒有動力,如果利用器材擺出不同的圖形跑或畫地圖採用定向越野的形式,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練習效果。其次,要進行合理的分組。要調動全體學生的參與性、積極性,營造良好的體育鍛煉氛圍,不應置少數學生而不顧。教師要考慮到給每一名學生練習的機會,儘可能地在分組練習中合理搭配組別及運動量,這樣才能調動全體學生的練習積極性。
競技,聯動
“常賽”是學生技能運用的平臺。比賽具有激勵作用,學生為了能在比賽中表現出色,便會產生強大的內驅力。
如何在課堂中落實“常賽”呢?首先,堅持“課課賽”,每節課在練習過程後開展5-8分鐘的教學比賽,既昇華了教學內容,也能調動學生的參與度和運動量,提升體育教學質量;其次,可以增設“新規則”,例如在籃球教學比賽中,將固定高度的籃筐變為手持底線移動的籃筐,增加團結協助和趣味性;足球運球射門教學比賽中增加得分方式,除了射門得分外,順利繞杆也可以得分;最後,可以設定專案積分賽,將單元中的技術動作串聯起來作為比賽專案,以完成所有任務的質量決定勝負,第一名登上“運動榜”。
作為一線的體育教師,我們應該把握內涵,讓“教會、勤練、常賽”成為常態。促使學生學會技術、加強練習、體驗比賽,最終從體育中獲得成就感、滿足感。
體育新課標解讀培訓心得體會7
2022年版課程標準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宗旨。對比2011版課程標準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核心素養。核心素養包括了: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體育與健康課程中要培養的學生核心素養,應該如何落實到課中?
培養學生運動能力
運動能力是指學生在參與體育運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綜合能力。運動能力包括體能狀況、運動認知與技戰術運用、體育展示與比賽三個維度。傳統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常常關注的是學生的體能與體育技能,以獲得更好的體育考核成績或者在體育比賽中獲得更好的名次,不注重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使很多學生的運動能力發展趨於片面化。擁有很好的體能和體育技能,卻由於心理素質不過硬導致在賽場上沒有完全發揮自己的優勢。這樣的情況存在於很多學生的身上,他們由於缺乏相應的心理能力,難以展現自己的風采。
運動能力的形成需要透過課中不斷練習,課後堅持鍛鍊一小時,不斷提升體能及技戰術。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採取合理的教學方式,全面發展學生的運動能力。例如,在前滾翻教學中,可以多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學練賽,並且對不夠自信的學生給予鼓勵,讓每個學生都能勇敢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鍛鍊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應變能力以及積極的競技精神。同時在課後佈置作業。引導學生與家長進行親子體能練習及課上前滾翻技術動作的練習。加強學生對體育技能及體能技戰術的學習和掌握,提升學生的運動能力。
提高學生健康行為
健康行為是學生增進身心健康和積極適應外部環境的綜合表現。健康行為包括體育鍛煉意識與習慣、健康知識與技能的掌握和運用、情緒調控、環境適應四個維度。因此,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實際行為和狀態,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針對性地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價值觀,形成正確的健康行為以及調控情緒的方法。
教學中,教師應合理設計教學活動,增加學生小組之間的合作,形成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以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在課堂中,教師要強調合作的重要性,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合作意識。兩人的共同努力下完成技術動作,如前滾翻教學中需要保護幫助時,樹立為對方負責,不能“無效”保護幫助。體能比賽中,教師引導學生正確看待輸贏,使學生在團隊活動中逐漸養成健康的行為和品質。
增強學生體育品德
體育品德是指學生在體育運動中應當遵循的行為規範和體育倫理,以及形成的價值追求和精神風貌。體育品德包括體育精神、體育道德和體育品格三個維度。
學生能夠在體育課中勇敢面對困難和挑戰,敢於自我超越,用良好的心態看待運動成果或比賽過程,為學生健康成長提供保障。在教學中,教師應多加設計比賽場景,透過體驗和比賽瞭解規則精神,能夠超越自我,或失敗中承受挫折。體會責任、擔當,最終達到人格教育的目標,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核心素養教育理念要求培養擁有綜合素養,擁有良好學習習慣、學習意識,擁有創新能力的新型人才。體育作為學校教育的主要組成之一,同樣需要積極落實核心素養教育目標。體育核心素養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在體育教學中透過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達成各種素養外,還必須透過課外體育活動及競賽,讓學生在享受運動樂趣的過程中得到薰陶和養成。培養學生的自主鍛鍊的能力,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認識,使學生了解體育的價值。使學生了解人體身心健康和身體運動的科學知識,掌握科學鍛鍊的正確方法,同時為了終身體育打下基礎。
體育新課標解讀培訓心得體會8
本次新課標中課程理念部分新增了“教會、勤練、常賽”一體化的教學思想的相關要求。基於此,我進行了深度的思考。“學-練-賽”一體化教學,旨在指導學生學會基本運動技能、體能和專項運動技能,提供更多時間讓學生進行充分練習,參與形式多樣的展示與比賽,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領悟體育的意義。
“教會”——運動技能“教”起來,問題導向激思維
“教會”是“勤練”和“常賽”的基礎,“教”要遵循運動技能形成規律,循序漸進、分層教學。不僅要幫助學生“學會”,還要指導學生“會學”。
因此,無論是一個單元還是一節課,做好單元問題設計和課時問題設計是至關重要的。以《“8”字跳長繩》一課為例,透過搭建“入繩後的落位點在哪?”、“你們還能想到哪些花樣跳長繩的創意?”等問題。以問題為導向,透過將問題鏈滲透於課的各個環節,引導學生在練中思、思中悟,充分體會和理解動作技能的要點和細節,養成善於觀察習慣、理解自評和互評的標準,從而幫助他們在最近發展區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勤練”——校內校外“練”起來,掌握技能提素質
“勤練”指根據運動技能的形成規律,合理地設定練習內容,同時科學把握練習密度與運動強度,從而提高學生的運動效果。基於“勤練”的實施策略,我認為應當以學生的興趣為導向,重點在於強化“激趣”和引導“參與”。
基於“勤練”,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首先,精心設計教學內容。某些技能的專案性質本身就比較枯燥乏味,例如耐久跑專案,如果練習手段只是單一的跑圈,學生很快就會產生厭倦心理了。若是我們採用圖形跑或者加入定向越野的方式進行練習,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不停地進行奔跑,他們的耐力素質在無形間就得到了提升;其次,做好分層式教學。每位學生的技能掌握情況參差不齊,我們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不同運動基礎的學生設立不同的目標,是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最後,落實體能“課課練”。每節課應有10分鐘左右體現多樣性、補償性、趣味性和整合性的體能練習,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學生的體能素質。
“常賽”——集體較量“賽”起來,以賽代練促成長
“常賽”要面向全體學生,根據體育教學內容合理組織每堂課的教學比賽。“常賽”中的“賽”並非只是正規高水平競賽。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針對學習的技術動作隨時安排比賽。基於“常賽”的實施策略,我認為可以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做到教學比賽常態化。將“賽”多角度多形式地貫穿於單元教學的每一個課時之中;其次,校園比賽多樣化。根據不同的季節、不同的主題設定以班級為單位的校園比賽,例如:“籃球嘉年華”、“跳繩賽”等;最後,線上競賽全員化。結合“雙減”背景下小學開展校外一小時體育活動的檔案精神,合理地利用節假日、寒暑假時間不定期組織線上競賽,鼓勵全員參與,其中包含由學生個人參加的“單項賽”以及學生和家長共同參與的“親子賽”。透過各類比賽,以賽促練,掀起體育鍛煉的浪潮,使學生享受競爭所帶來的樂趣,從而更加牢固地掌握專項運動技能。
學校體育是實現立德樹人、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性工程。而“教會、勤練、常賽”是全面落實這項基礎性工程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們應當針對運動技能的掌握與形成、學生體能素質的發展與提升、練習手段的豐富與趣味等方面出發,積極探索“教會、勤練、常賽”一體化系統性的教學思路與方式,幫助學生在體育與健康學習與鍛鍊之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錘鍊意志、健全人格”,從而促進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