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堂教學的心得體會(精選5篇)
語文課堂教學的心得體會(精選5篇)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課堂教學的心得體會(精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課堂教學的心得體會1
20xx年3月25日至28日,我與另三位語文教師來到賀州聆聽了全區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觀摩比賽課。這次展示的全區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觀摩課一共有15節,選手們是來自廣西各市縣的優秀青年教師,教學內容均選自一、二年級下冊的課文,基本都是以指導識字寫字和整體感知課文為教學重點,但教學設計卻各顯特點,可謂精彩紛呈。其中我最欣賞的有三節課,分別是桂林麥茜執導的《歡樂的潑水節》,柳州林娟娟執導的《鳥島》,梧州龔岫雲執導的《數星星的孩子》。
下面我重點談談柳州林娟娟執導的《鳥島》這節課。
首先,林老師優美動聽的聲音和標準的普通話,讓我耳目一新、陶醉其中,相信全場聽課的教師和同學也與我有同感。同時,我深為林老師所任教班級的孩子感到驕傲和榮幸,因為聽林老師講課一定是一種美的享受,所以聽課率應該是很高的。此時我看到林老師的簡介,原來她曾榮獲全國美文誦讀比賽一等獎呢!
第二個亮點,是林老師進行書寫指導時,巧妙地把生字的書寫重難點編成了兒歌,聽起來朗朗上口,而且突出了每個生字的書寫技巧和具體要求,非常具有實效。比如“離”字這樣教:一點一橫長,點壓豎中線,撇點交叉在中間。下面的“豎、橫折鉤”要扁寬,“撇折、點”藏裡面。瞧,經過林老師一筆一劃的邊寫邊說,孩子們都牢牢的掌握了“離”字的寫法,這樣的教法多有趣也多有效啊!
第三個亮點,是隨文理解詞語意思,進而指導感情朗讀。低年級孩子對詞語的理解是有限的,怎樣突破這些難解字詞呢?林老師採取的是“課件演示,朗讀感悟”的方法。比如“陸續、築巢安家、養育後代”這三個詞語,本是比較空洞難解的,但經過直觀的課件演示,讓孩子們看到鳥島上鳥兒成群生活、繁衍的情景,使得孩子們自主領會到了這些詞語的意思,而且透過造句、朗讀進一步加深理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效果非常理想。
還有其他老師一些課堂的精彩,在此就不一一列舉。此次前往,真是不虛此行啊!
語文課堂教學的心得體會2
我是一名小學低年段的語文教師。透過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55個細節》一書,我深深地體會到新課程理念被越來越多的語文教師所接觸和接受,現行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時閃爍體現新課堂理念亮麗的火花,這種火花是新舊課堂理念衝撞下自然生成,是我們廣大教師每次接受新理念並轉化為教學行為過程中的必然現象。新課程所倡導的教育理念思想要完全被廣大的教師所接納並轉為行動尚需時日,因為,現行的課堂教學無論是教育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師生角色的定位,還是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具體細節方面都存在著大量的問題有些甚至是於新的課程理念格格不入。處於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使命感,我們需要對這些問題進行探究,梳理並尋求解決的辦法,需要對目前的課堂教學重新審視與思考,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才能達到我們的教學目的。
透過學習,使我懂得了,要想有高效的課堂。首先注重教學細節。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教學活動是由一個個的細節構成,細節雖小,卻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所以,成功的教學必定離不開對細節的研究與雕琢。比如,我們知道,課堂提問是教師在組織、引領和實施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學行為。有價值的提問是促進學生思維、評價學習效果、增進師生感情、活躍課堂氣氛以及啟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本控制手段。但是,有的課堂上是一問到底!不可否認,大量的問題固然能帶動學生的積極思考,但數量過多,學生忙於應付,根本就無暇思考。試問,這樣能有多少效果呢?所以,在提問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做到靈活。課堂上提問應掌握火候,選準時機,巧設疑難。具體來說,提問要注意:置問於教材的關鍵處;置問於教材的疑難處;置問於教材的矛盾處;置問於教材的含蓄處。
透過學習,使我認識到以小組合作為代表的合作學習被教師廣泛採用。那種人人參與,組織互動,競爭合作常常有思維碰撞,讓意識達成共識,讓火花閃現的課堂,能確實給人以享受和啟迪。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僵化的理解合作學習,也包括我,淺自的追求小組學習的形式,將小組合作小組合作等於小組討論,有的合作學習內容沒有價值,有的合作學習成了隨意的“拉郎配”,有的合作學習缺乏深入自主和個體體驗,有的合作時間不足,沒有反饋交流等等情況出現。這樣都不會有好的教學效果。低年級學生自學能力差,因此,可以根據他們的認知水平和個性心理特點,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推行“以優帶差,互助學習”的機制,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進步,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體學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進課堂教學效益的提高。
透過學習,使我懂得了,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應採取什麼樣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多樣化,也是提高語文課堂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我認為,在小學低年級的課堂中,趣味性很重要。低年級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注意集中的時間短。只有教師積極想辦法,換著花樣,變著招數設計課堂的教學環節,才能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
透過學習,我知道課堂上只要我們將學生作為我們教學的出發點,將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自己的第一需要,將反思作為自己的必修課,將實效作為自己教學的落腳點,讓我們關注課堂中的細節,將理念與教學行為有效融合。走向真正的高效課堂。
語文課堂教學的心得體會3
所謂“有效教學”,就是指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採取恰當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並進行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符合教學規律的教學活動。
課堂有效教學,就是透過有效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在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維目標)方面獲得進步與發展。就語文學科而言,語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
一,實踐性和綜合性的統一。
語文課堂的有效教學活動,就是語文教師採用各種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優良的教學效果,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滿足學生豐富文學素養和駕馭語言文字而組織實施的活動。
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種過程,更是一種理念。作為一位語文教師,必須把學生多方面的發展作為教學的立足點,把教學過程看作是對話、溝通、合作、共享的活動,為學生主動探索知識和發現規律提供空間和機會,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語文的活動中去,以實現有效的、多方面的和高質量的互動,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那麼,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實現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呢?
筆者認為,作為語文課堂有效教學,就必須把學生的進步與發展作為教學的首要目標,關注教學效益與教學質量,要求教師把教學過程與教學結果統一起來。下面,就實施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談談自己的膚淺認識,希望對語文課堂教學有所啟示。一、激發學習興趣,實現五大轉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注重激發與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譬如,在課堂教學結構中,要注重匯入激趣這一環節,以激發學生思維,引導學生體驗。具體可以採用音樂渲染、古詩薰陶、師生對話、直奔主題等教學方法,使每一節課都能給學生一種新奇,一種學習的衝動,讓他們感受到語文課堂充滿活力、富有激情與想象,從而自然地激發學生深入瞭解文字的興趣,以實現課堂教學的過程的有效與高效。
只有透過激發學習興趣,引起師生情感的共鳴,才能達到了“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從而使課堂呈現出五大轉變:變“教師為本”為“學生為本”,教師成為教學活動的參與者、組織者與引導者;變“師道尊嚴”為“平等、和諧、民主、互動”的師生關係,師生在教與學中共同感悟、共同體驗;變“聚焦式”教學為“立體型輻射型”教學,營造課堂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場面;變“被動接受知識”為“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變“知識傳授”為目的為“全面提高學生能力、提升學生素質”為目的,對學生作出動態的、發展性的評價。
二、重視教學預設,有效處理教材
進行有效課堂教學預設,有效地處理教材,是衡量一堂課是否是有效教學的標準之一。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首先要對語文教材有充分的理解,懂得用靈活的方法來處理教材,精心設計出有價值的問題。
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1、根據教材的重點來處理。譬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學重點是理解作品揭示的主題,可採取以下的解決辦法:人物性格的分析,要求學生運用以前學過的方法;從文中找描寫人物肖像、神態、語言等的語句體會。小說的主題,及主人公的理解,透過設計啟發性的問題,加以適當的點撥來解決。
2、根據教材的結構特點來處理。可以採取以下方法:抓過渡段;抓中心句;抓首尾呼應的句子等來突現文章的結構特點。例如。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從中間的過渡段入手,先閱讀百草園部分,再閱讀三味書屋部分,讓兩者對比著閱讀,這樣更能突現文章的主旨,學生更易理解,感悟。
3、根據教材的構思來處理。例如,余光中的《鄉愁》中出現了四個時間序詞,代表了四個人生階段。詩人以時間的變化來組詩,四個時間序詞概括了詩人的整個人生,也就是濃濃的鄉愁牽動了詩人的一生。
4、根據教學的目標來處理。我們在教學沈復的《童趣》時,由於七年級學生初次接觸文言文,對文言文的學習很陌生,因而在教學設計時更要把“朗讀”作為首要的目標,完全可以圍繞著“朗讀”這個目標來處理教材,從朗讀中把握字音,讀準節奏,讀懂意思,讀出趣味。
三、營造課堂氛圍,還學生以課堂
我們的學生是一群充滿活力的青少年,但他們的人生經歷不豐富,生活的圈子狹窄,有時文章中描寫的事、物、景距離他們的生活實際較遠。這時,教師必須讓生活呈現於課堂,讓課堂迴歸於生活。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要致力於營造開放、合作、探究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主動思維,還課堂於學生,讓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我們可以從教學需要出發,努力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去探究、發現,在實踐中學,在合作中學,在探究、質疑、問難中學,引起學生共鳴,提高教學效率。
譬如,在教學吳敬梓的《范進中舉》這篇課文時,可以課前安排學生認真閱讀課文,並提出具體要求:將這篇課文改變成適合表演的劇本;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一個扮演的角色,並將人物性格特點盡情展現出來;充分考慮人物的特點,設計表演時的表情、語態、動作;進行小組合作,討論小說的主題。這樣就可以使課堂氣氛高潮迭起,成效很大。而作為教師,只須在課堂上充當了一個欣賞者、評價者的角色,起到穿針引線、推波助瀾的作用。
透過這樣開放、合作、探究式的教與學,學生們既體驗到了語文學習的樂趣,學會了怎樣學語文,也體驗到了主動學習後成功的喜悅,為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確立了保障。把課堂還給學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這個學習過程是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知識的過程,是學生透過小組合作,交流獲得了知識,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四、實現激勵評價,促進學生髮展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更應關注的是怎樣才能發揮激勵性評價的真正作用,實現多元激勵性評價,以促進學生自主發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譬如,當學生解答了一道疑難的時候,教師就應當及時作出評價,評價語言要富於變化;當學生思維受阻時,要善於啟發誘導,從而促使學生獲得成功,使之體驗到學習的成功和快樂;當學生回答問題錯了的時侯,教師也應先肯定他勤于思考,勇於回答問題,然後再鼓勵他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或者,一個問題,多名同學回答後,讓學生自主評價,最後教師作總結性歸納補充。學生在這種廣泛的交流中取長補短、學習他人、認識自我並不斷改進自我。
五、處理反饋資訊,提高課堂效率
語文教學活動,就是教師和學生之間不斷地輸出資訊、吸收資訊,其間不停地進行反饋。教師從反饋資訊中瞭解學生學習、掌握情況,從而調整教學思路,做到因材而教,因人而教;學生從反饋資訊中瞭解自己的知識和能力的發展情況,發現知識的遺漏並複習、改正。
我們要細心回授學生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各種各樣的反饋資訊,處理要適度、合理、及時,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達到掌握知識,形成能力,提高思維品質的目的。如果教師能在這個過程中及時抓住有利時機,迅速有效地處理來自學生方面的反饋資訊,實施最切合實際的教學方案,就會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同樣,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及時地抓住有利時機回授來自教師,包括自己的同學指導學習的反饋資訊,或者克服思維定式,或者增強自信心,那麼對學生自己積累學習經驗更具有積極意義。
總之,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語文教學的永恆話題,更是語文教學的生命。追求語文課堂的有效,是一種理想的境界,它的實現需要一個過程,它取決於教師自身教學藝術的發揮,也取決於教師對教學中情、理、趣的挖掘。只要我們能立足課堂,立足學生,不斷學習、實踐、反思,我們一定能擁有高效的語文課堂。
語文課堂教學的心得體會4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閱讀應該是探究和創造的過程,充滿了發現、質疑、思考和探究。因此,我認為新課改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重點是要改變閱讀學習的方式。
課改雖然給我們語文教學帶來許多可喜的變化,但也出現很多值得我們反思的現象。有的教師常常把教學禁錮於一種教學模式中,機械地套用那幾個教學中長用的環節;有的教師對課堂調控不當,常常出現放任自流的現象;有的對課文的思想內容挖掘過深,從表面上看,似乎可加深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但實際上卻削弱了文章的原有美感。“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新課堂中,我覺得,老師應把閱讀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他們潛心讀書,深入思考,讓學生真正地與文字對話,與文字交流。
在課前教師關鍵在於準確,深入的解讀文字,,而作為教師準確的解讀文字,是上好閱讀課的基礎。教師在精心的進行教學設計時,首先要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在進行教學時,教師應靈活機智的實施教學,老師不要不斷地問,這樣不但效率不高,更重要的是磨滅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產生厭煩的情緒。奧斯貝爾說過:如果把全部教育學、心理學歸結為一句話的話,那就是我們的兒童已經知道了什麼。所以教師課前瞭解學生,知道學生已知、已會了哪些,十分重要。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學生在已知的基礎上探求未知。
在教學中,我知道課改的一個重要理念是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師生合作、生生合作是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的主要形式。低年級可以就需要理解的重點詞、句、段,中高年級可以圍繞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來進行閱讀教學,可一些教師為了追趕時髦,不管時機,不管內容,不管需要,一味地強調合作。如為了學習文中的生字,也要讓學生分組來討論這些字的結構、寫法,看似熱鬧的課堂其實走進了形式主義的誤區。教師一定要加強調控、引導,避輕就重,不能只圖形式上熱熱鬧鬧,不講實質效果,一定要使學生學有所得,而且逐漸學會學習。因此,合作學習這種形式要實實在在地為合作學習的內容服務。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如學生經過思考自己能解答的,就不需要合作學習,反之,則需要。老師提出的問題經過學生思考,透過合作學習能夠碰撞出思維的火花,能夠相互受到啟發,達到情感的交融,才是有效的合作學習。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閱讀教學中,我們不能只注意到一些表面的內容,只追求一些表面的形式,而要真正地理解語文學科所承擔的義務,真正地著眼於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我們的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在教學中少一些表面的繁榮,多一份內在的智慧。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提高閱讀教學實效有規律可循,但無定式可依,需要廣大語文教師不斷地實踐、反思、創新,再實踐、再反思、再創新,從一次次的反思與實踐中,尋求提高閱讀教學的途徑與規律,從而也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
語文課堂教學的心得體會5
語文課堂教學本來就是教而有法,但教無定法。我們學校的語文課堂教學提倡“我的課堂我做主”,力求達到的效果是“百般紅紫鬥芳菲”,即鼓勵每一位教師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針對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自己班級的實際情況充分彰顯自己的個性。
什麼是個性?我的理解是別人有了的方法,你可能也有;但是你有了的,別人不一定有。這是你自己獨有的方法或思路,就是你的個性。就個性化語文課堂教學方面,就是在保證課堂氣氛融洽、和諧,課堂各個環節流暢,課堂教學目標達成度高的情況下,每一位教師根據自己的語文基本素養,針對不同的教學物件和不同的教學環境而施行的屬於自己的語文課堂。
真正的個性化語文課堂應當是精彩的、唯一的。雖然每位教師在施教的過程中,都必須遵循教育原則和教學規律,但必須要有屬於自己的思維,像寫毛筆字一樣,一開始練習,我們要描紅、仿影、臨帖,這都是一個仿的過程,這個過程作為剛走上工作崗位的青年教師來說,是不可少的。但是真正達到個性化的語文課堂教學,就像自己創作出一幅書法作品一樣。需要我們自己去選擇紙張是橫幅還是豎幅;字型是真草還是隸篆;章法佈局怎樣美觀大方,裝裱怎樣才能符合人們的審美觀點。具體的做法需要老師們自己去揣摩、去參悟、去實踐。
最近,經常進行創新語文課堂大賽只類的活動,我想創新的課堂一定是體現自己個性化的課堂,只有屬於自己的東西,別人還沒有想到或沒有做到,那才是創新的。但是創新必須是正向的、高效率的、高品質的,就語文課堂來說,就是讓大家一看課,就覺得非常舒服,並且耳目一新。真正做到“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就像于丹教授所體會的關於俠士的幾個境界:剛出道的少俠不知天高地厚時,往往都佩帶著鋒利的寶劍,能削鐵如泥,但往往都是屢戰屢敗;當他們成長為大俠時,就會用軟鐵劍、鈍鐵劍,但往往能夠克敵制勝;當他們成長為一代宗師或成為某一派的掌門時,就會不再佩帶任何武器,而世間萬物都是武器,往往能夠呼風喚雨,叱吒風雲,戰無不勝;等到了獨孤求敗的境地,就連招式都沒有了,無招勝有招。這無招之招,也就像我們是一位語文教師走進課堂中,就等著你的學生向你發出各種各樣的招式,而你總能兵來將擋,水來土屯,用自己高超的語文綜合素養,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和諧課堂。
所謂課堂教學模式,新課程新理念並不再提倡,這樣限制了教師創造性的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也違背了教育規律,不利於培養個性飛揚的學生。我們的語文教學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一些成功的教學模式,如李吉林的“情境教學法”,青島張偉老師的“球形教學法”等,當時全國各地也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研究出了各具特色的教學模式,但是經驗不能複製,風格不能模仿,方法不能盜版,水平不能克隆。所以我們提倡每位語文教師可以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在長期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形成屬於自己的教學基本形式。並逐漸修正它,養護它,發展它,以便形成特色,成為個性。
像我們學校裡已經有許多教師形成了自己的語文課堂基本形式或有些正在形成基本教學思路,如王海燕老師的“讀—悟—啟—品”課堂教學基本形式。主要有三個流程:之一,師生同讀,不限形式,單憑心性,讀出疑問,讀通文意;之二,合作交流,主要是感悟、啟迪;之三,讓學生品讀欣賞,豐富詞彙,提升素質。另外還有孫桂蓮老師的“以讀理解,摘仿共賞”,張善玲老師的“批註課文”,林偉老師的“中心環繞式”等等。都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並初見成效。
我們的課堂既需要慷慨激昂的豪氣,也需要文才飛揚的俊美,需要小橋流水的樸素清淡,也需要春風扶弱柳的親切溫馨。不管你現在處於一個什麼位置,一定要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為語文課堂真正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