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試驗示範推廣專案工作總結範文

玉米試驗示範推廣專案工作總結範文

  一、專案來源

  玉米是XX區三大主要糧食作物之一。透過XX區連續九年對高產玉米生產的加大扶持投入和連續六年的玉米高產建立專案的實施,以及四年的玉米產業體系建設綜示區專案實施,我區玉米生產得到了突破性發展,玉米生產已發展成為XX區糧食生產的主導作物,面積產量資料均居糧食作物的首位。2013年玉米種植面積37.8538萬畝,佔糧食總面積的38.29%,總產21.69萬噸,佔糧食總產的45.57%,平均單產573kg。

  玉米產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全區的糧食安全,影響農民增收,最終影響XX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根據雲南省財政廳和雲南省農業廳關於印發《雲南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第一批建設方案》的通知【雲農(科)字(2009)53號】檔案精神,以及2009年9月29日《雲南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啟動大會》會議要求,設定XX區玉米區域推廣站,透過實施現代農業玉米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將增加黨委政府對玉米生產的重視力度,增強XX區玉米栽培技術的普及推廣力度,對提高XX區玉米種植技術水平、加大玉米新品種引進試驗示範推廣力度,促進XX區玉米生產的持續發展,確保糧食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8年繼續實施現代農業玉米產業技術體系建設綜示區建設專案,旨在增強XX區玉米栽培技術的普及推廣力度,提高XX區玉米種植技術水平、加大玉米新品種引進試驗示範推廣力度,促進XX區玉米生產的持續發展,確保糧食安全。

  二、任務目標

  (一)綜示區樣板建設

  完成1000畝綜示區玉米整合技術推廣,產量較對照增100kg/畝。成本降低100元。帶動萬畝玉米生產較對照增50kg/畝。2018年綜示區樣板 1000畝,百畝核心區100畝,帶動區10000畝。百畝核心區產量指標750kg/畝以上,千畝區產量指標700kg/畝以上,萬畝帶動區600kg /畝以上。

  (二)承擔玉米新品種(技術)篩選試驗、示範、展示、推廣,對創新、整合的玉米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進行示範和推廣。篩選出1-2個新品種提供下年示範。

  (三)對本區域農技人員和農戶進行技術培訓指導。

  (四)負責本區域的玉米產業需求和資訊採集,調研玉米產業動態資訊和突發性生產問題。完成臨時性應急任務、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提出解決突發性生產問題的切實可行的建議和措施方案,提供給當地主管部門,及時宣傳到農戶。

  三、實施結果

  (一)專案佈局

  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優勢互補、各記其功”的原則,現代農業玉米產業技術體系建設、測土配方施肥、玉米病蟲草鼠害綜合防治、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專案玉米產業,鄉鎮級玉米間套種樣板、農業綜合開發玉米高產樣板等專案有機結合起來,儘可能使資金、物資等向專案區傾斜,保障專案的順利開展,形成合力,推動專案工作完成。

  1、綜示區樣板實施地點及面積

  2018年1000畝綜示區佈局是:隆陽瓦窯鎮老營村200畝、蒲縹鎮王頭寨村150畝、板橋鎮沙壩村200畝、羊邑村350畝、西邑鄉魯圖村150畝、烏馬村50畝、辛街鄉龍洞村100畝,合計1200畝。

  2、綜示區核心樣板

  在XX區蒲縹鎮王頭寨村大新寨自然村實施完成雲南現代農業玉米產業技術體系建設綜合示範區,其中核心示範樣板150畝,產量指標750kg,品種“雲瑞220”、“保玉13”、“周玉0913”、“雲瑞505”。

  3、新品種展示

  體系展示品種共27個,分別是雲瑞668、雲瑞11、雲瑞10號、雲瑞396、雲瑞666、雲瑞222、雲瑞89、yr88、雲瑞220、雲瑞518、雲瑞407、保a1、a4、a7、a10、雲瑞505、雲瑞336、雲瑞339、雲瑞556、得單5號、得單3號、德玉15號、雲瑞958、臨玉8、9、10號、以當地大面積推廣品種“五穀1790”為對照。

  分別安排在中海拔1725.3米的漢莊鎮羊邑村大寨子組、低海拔1348米的蒲縹鎮王頭寨村大新寨自然村,高海拔1871米的瓦窯鎮老營村一組。

  體系鮮食甜糯玉米新品種展示13個,分別是彩甜糯、雲甜2號、雲甜3號、雲甜9號、雲甜10號、彩糯3號、彩糯6號、雲糯4號、雲糯5號、雲糯6號、超甜複診、中農甜410、安迪18、老品種。

  4、萬畝帶動片

  萬畝帶動區,西邑4000畝,蒲縹2000畝,漢莊2000畝,板橋1000畝,老營1000畝。

  (二)實施結果

  1、測產結果

  經過9月13日-10月18日組織區、鄉(鎮)科技人員及村組幹部進行認真測產調查,綜示區樣板合計測產152塊田,測產面積285畝,代表面積1200畝,其中百畝核心區150畝測產30塊田,測產最高產量973kg/畝,最低產量521kg/畝,加權平均產量704.4kg/畝,加上間套種40天豆,平均產量50kg/畝,單價6元/kg,產值300元,摺合玉米100kg,畝產804.4kg/畝,畝產值2413.2元,千畝綜示區1050畝,最低產量652kg/畝,最高產量980.5kg/畝,加權平均產量703.5kg/畝。萬畝帶動區,蒲縹2000畝,老營1000 畝,西邑4000畝,漢莊2000畝,板橋1000畝,測產結果加權平均產量648.85kg/畝,最高產量850kg/畝,最低產量553.2kg /畝。

  根據測產結果綜合分析,專案超指標完成任務,其中1200畝綜示區總產85.95萬kg,平均產量716.3kg/畝,萬畝帶動區總產648.85萬 kg,平均產量648.85kg/畝,合計11200畝總產734.8萬kg,平均產量656.1kg/畝,比XX區2018年玉米預計單產521kg /畝,畝增產135.1kg/畝,增25.93%,總產增151.31萬kg,按照目前市場價2.8元/kg計算,增產值423.67萬元,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十分顯著。這一效果的取得,是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支援下、經過科技人員及專案實施村、組幹部、及廣大農戶的共同努力取得的結果,發揮了樣板的示範帶動作用。樣板成為各級品種技術的觀摩現場。

  2、專家驗收結果

  2018年9月28日,由XX市XX區農業局主持,邀請市、區有關專家,組成驗收組,對XX區玉米區域推廣站在漢莊、蒲縹等鄉鎮實施的“2018年玉米百畝核心區、千畝示範片和萬畝帶動區”專案進行復測驗收,與會專家透過聽取專案實施情況和自測產量情況彙報、認真察看了專案區的玉米長勢情況,選定了有代表性的三戶農戶(三個點)進行實產收穫,並查閱專案相關資料、經充分醞釀討論形成如下驗收意見。

  (1)超額完成任務指標。專案要求在XX區建設百畝核心區、千畝展示片、萬畝輻射帶動區,產量指標依次為750㎏、700㎏和600㎏/畝。透過實施,實際完成面積分別為150畝、 1200畝和10000畝,理論測產依次為804.4㎏、703.5㎏和648.85㎏/畝。畝產超任務指標7.3%、0.5%和8.1%。面積和畝產指標均超額完成任務指標。經專家組實收三個點,加權平均畝產745.6kg,比實施單位自測對應田塊加權平均數720.5kg/畝高25.1kg。說明實施單位的測產資料是真實可靠的,因此專家組認定該專案區11200畝平均產量為656.1kg/畝(複測實收產量和自測產量詳見附表)。

  (2)綜合效益顯著。該專案完成11200畝玉米示範區建設,加權平均畝產656.1kg,比XX區2018年預計玉米平均畝產521kg,畝增135.1kg,新增總產 151.31萬kg,按每kg2.8元計算,新增總值423.67萬元。其中千畝片畝增產182.5kg,畝增產值511元,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超額完成任務指標。透過該專案的實施,加大了科技培訓力度,提高了農民科學種田的水平,促進了保玉13號、雲瑞220、雲瑞505等新品種的推廣速度,對輻射帶動周邊玉米生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透過上述幾個抗病豐產良種的推廣,減少了農藥使用量,降低了農藥殘留,減輕了環境汙染,社會、經濟、生態效益明顯。

  (3)技術成熟、措施可行。專案組針對XX區實際情況,採用抗病高產良種、適時播種、規範栽培、科學使用控釋肥、綜合防治蟲、草、鼠害等技物配套措施,增產效果明顯。透過成立專案領導組織、技術組織、完善責任制、強化技術培訓等工作措施實施到位,有力地促進了該專案的園滿完成。有關材料齊備,專家組一致同意透過驗收。

  3、品種展示試驗結果

  示範推廣品種周玉0913、麒單8號、雲瑞220、雲瑞505、尚玉3899、尚單2012、丁單1號,經過大面積示範,鑑定出“雲瑞505”可以在XX區海拔1750米以下玉米生產區大力推廣應用,“尚玉3899”、“尚單2012”、“丁單1號”三個品種可以在XX區海拔2200米以下玉米中低產地塊大力推廣應用,“周玉0913”可以在XX區1800米以下地區推廣種植。展示品種分別安排在中海拔1725.3米的漢莊鎮羊邑村大寨子一組、低海拔 1348米的蒲縹鎮王頭寨村大新寨自然村一組,高海拔1870米的'瓦窯鎮老營村一組,27個組合,鑑定出“雲瑞666”、“雲瑞958”、“雲瑞 556”、“雲瑞11”、 “保玉18號”等組合提供下年擴大示範。

  鮮食甜玉米鑑定結果產量、品質表現好的有云甜3號、雲甜9號、雲糯4號、雲糯6號、彩糯6號五個品種,結合品種產量、抗性鑑定及品質鑑定“雲甜玉9號”可以XX區保山壩海拔1650米以下地區進一步進行擴大示範種植鑑定。

  (四)專案效益簡析

  1、經濟效益簡析

  專案合計完成面積11200畝,總產量734.8萬kg,平均產量656.1kg/畝,比XX區2018年玉米預計產量521kg/畝,畝增產量135.1kg/畝,增25.93%,新增總產量151.31萬kg,按照目前市場價2.8元/kg計算,增產值423.67萬元,扣除投資體系建設15萬元,基層推廣體系示範基地建設投資4萬元,高標準農田建設投資66萬元,區級樣板投資2萬元,國家玉米示XX縣投資3萬元,合計投資90萬元,淨效益為333.67萬元,投資效益比為1:3.71元,按照專案區涉及1.5萬人計算,人均增收222.45元;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2、社會效益簡析

  總產734.8萬kg,平均產量656.1kg/畝,比XX區2018年玉米預計產量521kg/畝,畝增產量135.1kg/畝,增25.93%,實現畝增產100kg以上目標,新增總產量151.31萬kg,按照人均年佔有400kg糧食標準計算,可解決0.38萬人一年的吃糧問題使1863人脫貧(國家貧困標準2300元/人年),透過專案的實施,帶動XX區玉米生產良種及整合技術的普及推廣應用,帶動全區39.58萬畝玉米生產發展,對於確保糧食安全,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發揮了作用。

  專案區綜示區核心樣板蒲縹鎮大新寨150畝核心示範樣板及新品種展示,成為XX市2018年大春生產觀摩會議、XX區2018年大春生產觀摩會議觀摩的重點現場之一,成為雲南省現代農業玉米產業體系建設XX市玉米育種研究室XX區區域推廣站玉米新品種、技術觀摩觀摩現場之一。綜示區樣板成為各級領導幹部及廣大農戶來年玉米品種栽培技術的選用示範觀摩現場。

  透過專案的實施,透過玉米專用控釋bb肥的示範,為下年該產品的推廣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對於提高XX區玉米生產水平充分發揮了示範帶動作用;專案區示範推廣的“保玉13號”、“麒單8號”、 “中玉335”、“周玉0913”、“雲瑞505”、“尚玉3899”、“丁單1號”、“尚單2012”經過市區鄉鎮品種觀摩鑑定列為今後XX區玉米生產的主推品種。篩選鑑定出“雲瑞666”、“雲瑞958”、“雲瑞11”、“雲瑞556”、“羅單299”、“保玉18號”、“尚玉3899”、“尚單 2012”、“丁單1號”等新組合提供下年擴大示範,為XX區今後玉米生產發展,品種選用提供科學依據。

  3、生態效益

  專案區推廣新品種,由於品種抗病減少防病農藥投入,減少環境汙染,推廣玉米專用控釋bb肥,減少資源消耗,直接或節約成本,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玉米的增產,促進了畜牧業發展和秸稈間接還田、地,增加了土壤有機質,減緩了土壤酸化,提高了土地生產能力,保護了水土環境,確保農業生產持續發展提供依據。

  (五)提高了科技人員能力和農民科學文化素質

  培訓村組幹部、農戶12場次,培訓人員2500多人次,其中召開觀摩會三場次,參會人員289人次,指導農戶1000多人次。發放技術資料2500多分。

  (六)核心團隊建設

  根據雲南省現代農業體系建設,依託XX區農業技術推廣所設定XX區玉米區域推廣站,根據雲南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安排,繼續由XX區農業技術推廣所副所長陸順生任XX區玉米區域推廣站站長,宋雲、曾林、單豔、劉豔5名成員為XX區玉米區域推廣站專職技術人員,在專案涉及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站的配合下,執行完成玉米區域推廣站試驗示範推廣任務。配合區農業技術推廣所科技人員楊國田、楊兆才及8個鄉鎮18名科技人員組成XX區國家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專案玉米產業試驗示範基地建設、250戶玉米示範戶建設25名技術指導員團隊,由區域推廣站站長、副所長陸順生任玉米產業技術負責人,負責實施完成XX區國家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專案玉米產業試驗示範基地建設、250戶玉米示範戶建設。

  (七)加快科技資訊及成果傳播及體系建立以來獲獎情況

  2018年團隊人員及玉米產業技術指導員在中國農業科技推廣網、雲南農業資訊網、保山農業資訊網、隆陽農業資訊網上報刊登玉米資訊57條,超額完成20條任務;發表論文7篇,《灰色關聯度分析在XX市XX區玉米新品種展示綜合評價中的應用》在耕作與栽培2018年26期刊登,《玉米高產高效整合技術的推廣應用》在安徽農業科學2018年29期10123頁刊登,《纖維亞麻品種產量相關因素的灰色關聯度評價》在安徽農業科學2018年18期4281頁刊登,《貧困山區農民經濟收入增長的模式及途徑分析》在安徽農業科學2018年31期11188頁刊登,《玉米高產建立的實踐與思考》在寧夏農林科技2018年2期11頁刊登,《XX區開展玉米高產建立活動成果分析》在科學種養2018年03期227頁刊登,《山區農民經濟純收入倍增的產業結構調整研究》在中國農學通報2018年23期刊登。

  (八)交流檢查指導

  省體系首席專家番興明、雲南省現代農業玉米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研究室專家肖植文教授、省農業職業學院綜合試驗站專家趙燕、雲南省現代農業玉米產業技術體系臨滄綜合試驗站李學智研究員、產業體系育種研究室崗位專家高階農藝師邵思全等、市區農業局主管糧作的領導、股室、站所領導多次到體系建設綜示區檢查指導工作,為任務完成提供領導技術支援。體系科技人員深入樣板實地、農戶家中進行多次指導,確保專案任務超額完成。

  (九)專案資金使用情況

  專案資金使用按照雲南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專項資金管理試行辦法》要求,依託體系建設,依託單位XX區農業技術推廣所財務,設立專賬專項管理,做到專款專用,即單獨設賬,單獨核算,由XX區玉米區域推廣站站長負責,有利於專案任務指標完成。

  四、工作措施

  (一)行政措施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玉米產業體系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玉米中心樣板、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專案玉米試驗示範基地建設、區級玉米高產樣板是集良種、良法和投入於一體的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活動,是糧食作物生產先進科技整合、配套與推廣的重要載體,是解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農業科技推廣最後一道坎”的重要舉措;是新時期有效提升農業生產科技貢獻率、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手段。鄉鎮黨委、政府對此項工作高度重視,在XX區專案領導小組的領導下,成立了由鄉鎮長任組長,分管農業的副鄉鎮長任副組長,農科站和相關單位領導為成員的玉米體系建設綜示區、高標準農田建設玉米中心樣板、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專案玉米試驗示範基地建設、區級玉米高產樣板工作協調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農科站,主要負責整體工作的實施、組織協調、監督檢查等。各涉及村相應成立由村主任任組長,其他人員為成員的領導小組,玉米體系建設綜示區、高標準農田建設玉米中心樣板、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專案玉米試驗示範基地建設、區級玉米高產樣板實施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2、成立技術指導組

  按照玉米體系、高產建立要體現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為科學確定統一產量目標和產量增幅指標,建立不同層次的技術指導模式,在XX區玉米專家組的指導下,成立由XX區農業技術推廣所技術人員陸順生、宋雲飛、劉豔、單豔、曾林,XX區蒲縹、瓦窯、西邑、漢莊農業技術推廣站技術人員楊志明、王興亮、張祖梅、楊再生、楊祖美、袁如東、胡正奇、吳正印、楊玉光、楊靜共計15名專業技術人員為成員的技術指導組在省、區級專家組的指導下,制定切實可行的高標準農田建設玉米中心樣板、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專案玉米試驗示範基地建設、區級玉米高產樣板專案技術方案;並按此方案,組織開展專案技術指導、培訓工作;確保各項技術培訓到戶到人,指導到田。

  3、整合專案 形成合力

  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優勢互補、各記其功”的原則,把現代農業玉米產業技術體系建設綜示區、測土配方施肥、玉米病蟲草鼠害綜合防治、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專案玉米產業、間套種、區級玉米高產樣板、農業綜合開發玉米高產樣板等專案有機結合起來,儘可能使資金、物資等向專案區傾斜,保障專案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技術措施

  1、主推品種

  百畝核心區選用“雲瑞220號”、“周玉0913”、“保玉13”;千畝展示區選用“周玉0913”、“尚玉3899”、“麒單8號”、“中玉 335”、“丁單1號”;萬畝示範區選用“北玉20號”、“五穀1790”、“遼單527”、“保玉9號”、“雅玉889”等。

  2、整地規格及播種密度

  深耕曬垡,深耕30釐米左右即可。精細整地,要求土壤細碎,無大土塊架空,地面平整,土壤疏鬆,耕作表面要有一層細土覆蓋。百畝核心區採取等行距條播,100釐米開溝,單行雙株種植,穴距30釐米,畝密度4444株。千畝展示區採用100釐米開溝,穴距33.3釐米,畝密度4000株,萬畝展示區採用100釐米開溝,穴距35釐米,畝株數3800株。

  3、播種技術

  今年由於乾旱的影響,6月12日才進入雨季,播期推至6月13日至6月18日,一次播種全苗,每塘播3粒種子,出苗後、間苗留雙株。

  4、施肥技術

  (1)百畝核心區施肥技術

  底肥,畝施農家肥1000-1500kg,穴施玉米專用控釋bb肥40kg。

  (2)千畝展示區施肥技術

  底肥,畝施農家肥1000-1500kg,穴施玉米專用控釋bb肥40kg。其中,沙壩村200畝、畝施農家肥1000-1500kg,穴施25%的玉米專用肥40kg,苗肥畝深施15kg尿素,穗肥畝深施25kg尿素+5kg硫酸鉀。

  (3)萬畝示範區施肥技術

  底肥,畝施農家肥1000-1500kg,條施25%的玉米專用肥40kg。苗肥畝深施10kg尿素,穗肥畝深施30kg尿素。

  5、田間管理

  6月13日-6月18日播種後及時用豆花玉玉米除草劑除草,畝用量200ml對水30kg噴霧封閉除草,玉米3-4葉期及時間苗定株。拔節期(7-8 葉)進行中耕除草;並在植株缺鋅(zn)田塊應及時補施鋅肥,即每畝100克硫酸鋅對水60kg噴霧。初現天花時,畝用2支(60ml)玉米健壯素對水 60kg噴霧,或在6-13葉期用矮豐每畝1.5支兌水60kg噴霧。開花或灌漿期對部分落黃脫肥的地塊,追施3-5kg尿素。

  6、病蟲害防治技術

  (1)病害防治

  大小斑病、灰斑病的防治用70% 甲基託布津,或50%代森錳鋅、70%甲基硫菌靈、75%的百菌清可溼性粉劑,500-1000倍液噴霧,每畝噴藥水60kg,每7-10天噴藥一次,連續用藥2-3次。鏽病防治,在發病初期可用15%粉鏽寧可溼性粉劑,每畝用量100克對水60kg噴霧。如病情較重,可在15天左右時再防治一次。

  (2)蟲害防治

  玉米螟的防治,在玉米心葉末期,用1%辛硫磷顆粒劑或3%廣滅丹顆粒劑,每畝用1-2kg拌5倍細砂土,放入喇叭口內,或用2.5%殺螟靈1號顆粒劑 250克拌細砂3-4kg,每株1克撒入心葉,此外可直接用辛硫磷藥液灌心。蚜蟲的防治,玉米進入撥節期後蚜蟲危害初步上升時,可用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或2.5%保得乳油25倍液,75%吡單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等藥噴霧。視蟲情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地老虎的防治,用50% 辛硫磷顆粒劑,每畝2-3kg拌細土25kg毒土塘施或毒餌誘殺,採用麥麩10-15kg,加入90%敵百蟲100-200克拌成毒餌,出苗前撒於行間,出苗後施在幼苗根部周圍。

  五、經驗體會

  影響玉米總產和單產提高的原因是 缺少優質、抗病、耐旱、高配合力的新種質品種,加之育種中抗逆性改良和品質改良技術沒有大的突破,導致目前高寒山區主推雜交良種缺乏。特別是海拔1900米以上地區玉米種植水平難以提高。近幾年只重視中低海拔品種的引進試驗示範推廣工作,忽視了高海拔雜交玉米良種的引進試驗示範推廣工作,廣大農戶反應中低海拔品種多,有“雅玉系列”、“三北系列”、“農大系列”、“海禾系列”很好選擇。而適應高海拔種植的品種少,很難選擇。今後我們要進一步加強高海拔雜交玉米良種的引進試驗示範推廣工作,力爭通過幾年的努力選出一批適應高海拔種植的雜交玉米品種系列,提供農戶選擇推廣種植。

  在XX區的高中低海拔玉米樣板區組織玉米專用型控釋bb肥示範6000畝,其中各級各類樣板示範2400畝,示範結果所在地的農戶和廣大幹部反應都好,測產結果表現比常規施肥約有增產;該產品由雲南省昆明威鑫農業技術有限公司生產,其產品特點是具有測土配方、缺什麼補什麼,持續供養、一次施肥,整季無憂;控釋技術,前期不浪費,後期不脫肥;控釋、配方、全營養;保護耕地、水源、土壤不鹽鹼化、水體不富營養化。該肥料作為減少農業面源汙染的技術措施,能大幅度提高養分利用率,保證作物的產量、提高作物品質。在保障農民經濟利益不受損害或有所增加的前提下,大幅減少化肥養分的流失,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農業面源氮磷汙染物的排放量具有重要作用,使用著的農戶都說明年就用這種肥料。該產品具有廣闊的推廣前景。

  六、存在問題

  一是由於XX區的玉米生產是在山區半山區,加之種植品種多,給全面技術指導帶來一定的難度。二是耕地基礎設施薄弱 ,由於XX區玉米生產主要是在坡地、平緩的旱地種植,水澆地基本上是種植其他經濟作物,玉米生產完全是靠天吃飯,抗禦自然災害能力較低。三是發展不平衡,由於種種原因,造成全區玉米生產鄉與鄉之間、村與村之間發展不平衡。四是適應於高海拔種植的品種缺乏,直接影響全區玉米生產發展。五是部分玉米種植農戶不穩定,素質難以提高。現在農村在家種田的多數是文化水平較差的半勞動力老人和婦女,強勞動力均在外打工,而且還不穩定,幾次參加培訓的物件都不同,素質難以提高。

  七、意見建議

  一是,制定相關政策,促進土地流轉,種植向大戶發展,有利於規模經營、有利於穩定玉米種植隊伍、提高素質。二是,加大標準化農田建設,實現路渠高效配套,利於機械化發展,降低成本。三是,各級加大糧食生產投入,穩定良種引育種和栽培技術研究試驗示範,加大良種和種糧綜合補貼,提高效益,穩住糧食生產,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發展奠定基礎。四是,嚴格考核與評價,但未必一定要實行末位淘汰,這不利於整個體系的穩定發展。對考核較差的可進行批評教育、核減經費、取消評優等措施,對完成好的可增加經費、評優等。五是,對於考核合格以上的綜合試驗站、區域推廣站,建議農業廳反饋當地政府並給予表彰、獎勵。

  為保障畜產品質量安全,讓人民群眾過上歡樂、喜慶、祥和的元旦節日,根據XX縣農業和科技局安排部署,XX縣畜牧獸醫工作站高度重視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充分認識加強元旦節前畜產品質量監管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以對人民群眾生命安全高度負責的態度,認真落實各項措施,確保節日期間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現將專項檢查工作總結如下:

  12月24日~26 日,XX縣畜牧獸醫工作站共出動執法人員15人次,執法車輛3輛次,檢查3個鄉鎮(勐海鎮縣城區、勐遮鎮、勐混鎮)、縣城區2個超市(大興超市、天順超市)。檢查期間勐遮鎮上市豬肉54頭,牛肉2頭;勐混鎮上市豬肉24頭,牛肉1頭;縣城區上市豬肉132頭,牛肉8頭。透過檢查各鄉鎮檢疫員按時到崗實施檢疫,嚴格執法,層層把好檢疫關,檢疫合格的豬肉胴體加蓋驗訖印章,並出具產品檢疫合格證明,檢疫日誌登記規範,上市檢疫面達100%。透過屠宰檢疫把關,保證了上市肉品全部檢疫合格,同時還有效地促進了產地檢疫和防疫工作的順利開展。

  此次檢查3個鄉鎮有《獸藥經營許可證》經營戶18戶,以獸用生物製品、獸藥、飼料和飼料新增劑為重點開展檢查工作,透過認真檢查,獸用生物製品、獸藥、飼料和飼料新增劑均未發現假藥和違禁獸藥。

  透過此次專項檢查,進一步提高了經營戶的思想意識、安全意識和服務意識,有效杜絕了不合格畜產品在市場上的流通和上市。

  我市農業系統國有單位勞動人事統計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業務部門的支援和種植業系統所有單位的積極配合下,我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提高資料質量為中心,搞好我市農業系統國有單位勞動人事統計工作,為上級業務部門作決策部署提供科學資料”這一工作思路,不斷加強上、下級的密切合作和各部門間的互相協作,始終堅持以原始檔案為依據,嚴格認真核對農業局及各業務站的相關資料按公開的原則,較好地完成此次種植業全國農業系統國有單位人事勞動統計工作,現將此次統計工作總結如下:

  首先拓寬渠道,理順關係,加強部門之間的配合與協作,能否系統、準確、完整地獲取統計資料,統計資料又能否真實地反映當前農業系統人員狀況,關鍵的一環節就在於能否理順各種關係,能否拓寬資料來源渠道。為止我們深入到局各業務站所及各區縣認真聽取他們提供書面材料及口頭彙報結合原始檔案材料以高度負責態度認真對資料進行比較、核實,對差異較大的資料進行分析、論證,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統計工作的任務之一就是對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只有對所得資料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才能做出正確的評估分析。為此,為了保證資料真實可信,對上報資料真正做到心中有數,我們找準了資料來源頭,深入農業局各業務站及各區縣農業局調研,摸清家底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嚴把第一道稽核評估關,較好完成了此次全國農業系統國有單位人事勞動統計工作。

  據此次統計,我市種植業系統國有單位人員情況如下:

  一、從人員分佈情況看

  種植業機構數119個(市級48,縣級48,鄉級63),人員編制共1324人,其中局機關6個,實際在崗人數1233人。機關173人,事業人員1066人,市級在崗人員129人,縣級702人,鄉級402人,全市在崗職工工資總額5453.5萬元,基本工資1802.4萬元,農業行業特有津貼8.6萬元。

  綜合以上資料,我市農業系統在崗工作人員共1233人,考慮到我市農業人口基數較大,工作量較為繁重,而我市農業全系統工作人員少,且有部分非農業科技人員和缺編人員,因此深感農業科技人員嚴重不足。

  二、從學歷、職稱看

  全市農業系統國有單位人員事業單位情況為,學歷為大專以上的有888人,佔在崗人數的72%。學歷為中專的219人,佔在崗人數的18%。學歷為初、高中佔在崗人數的10%。

  全市種植農業系統國有單位勞動人員中,正高階職稱的有2人,佔事業人員的0.003%,副高階職稱的137人,佔事業人員的12.8%,初級職稱的327人,佔事業人員的30.6%。從技術職稱來看,專業技術人員數量和結構基本合理。

  三、從年齡結構看

  全市共有專業技術人員957人,其中,35歲以下的241人,佔在崗人數的25%;36到40歲的260人,佔在崗人數的27%;41歲到45歲的208人,佔在崗人數的22%;46歲到50歲的139人,佔在崗人數的13%;51週歲以上人員109人,佔在崗人數的10%。從年齡結構看,我市農業系統人均年齡偏高。從年齡在崗位上的分佈趨勢看,平均年齡與職位高低呈正比;從年齡在城鄉間的分佈看,直屬機構人員的平均年齡明顯高於鄉鎮農推部門人員的平均年齡,存在人員老齡化的問題。

  四、其它情況

  由於國家政策的原因,存在:

  一、由於機構改革,鄉鎮農業服務中心人員、編制從農業局中劃出,劃歸鄉鎮直接管理,開展各項工作都很被動。

  二、由於機構改革,鄉鎮不分種植業、畜牧業、農機、水產和林業,幾家單位合併成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履行上述單位的所有職能,所有職能和開展的工作錯綜複雜,亂成一團。

  三、由於實行專業技術人員設崗定責,單位定崗位,職稱實行評、聘分離,年老的、職稱高的,短時間退不了休,因崗位有限,其他人評到職稱又上不了崗,很不合理,嚴重影響了工作積極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