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為什麼被稱為醫聖

張仲景為什麼被稱為醫聖

  張仲景,東漢末年與華佗齊名的著名的醫學家。他們二人的醫術在當時是空前絕後的,而且各有專攻。華佗擅長外科,張仲景擅長內科,可謂“術業有專攻”。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張仲景為什麼被稱為醫聖,希望有所幫助!

  張仲景,公元150年—219年,東漢南陽人,中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世界醫史的偉人。相傳漢靈帝時曾舉孝廉做過長沙太守。

  張仲景從小嗜好醫學,年輕時曾跟同郡張伯祖學醫,經過多年的刻苦鑽研和臨床實踐,醫名大振,成為中國醫學史上一位傑出的醫學家。

  張仲景生活在東漢末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極為動盪的時代,戰亂頻頻,瘟疫流行,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

  張仲景的家族本是個大族,人口多達二百餘人,自建安初年以後,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死亡,其中死於傷寒的竟佔十分之七。面對瘟疫的肆虐,張仲景內心十分悲憤,在長沙任太守期間,他在料理政事之餘,還在大堂上坐堂行醫,為百姓施醫診病,挽救了許多百姓是生命。

  為紀念張仲景,後來人們就把坐在藥鋪或店裡給人看病的醫生統稱為“坐堂醫生”。後來,張仲景辭去長沙太守職位,潛心研究傷寒病的診治,認真總結前人的醫學理論和經驗,廣泛收集民間驗方,寫成了《傷寒雜病論》這部不朽的醫學鉅著。

  《傷寒雜病論》是我國最早的理論聯絡實際的臨床診療專書,它系統的分析了傷寒的原因、症狀、發展階段和處理方法,創造性地確立了對傷寒病的辯證施治原則,奠定了理、法、方、藥的理論基礎。書中還精選了三百多方,這些方劑的藥物配伍比較精煉,主診明確,經過千百年臨床實踐的檢驗,都證實有較高的療效,併為中醫方劑學提供了發展的依據。不少藥方都是從它發展變化而來。可以說這部醫書熔理法方藥於一爐,開辯證論治之先河,形成了獨特的中國醫學思想體系,對於推動後世醫學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名醫華佗讀了這些本書後,嘖嘖讚歎說,“此真活人書也”,喻嘉言高度讚揚張仲景的《傷寒論》說,“為眾方之宗,群方之祖”。

  歷代有關注釋,闡發此書的著作很多,它的影響遠遠超出了國界,對亞洲各國,如日本、朝鮮、越南等國的影響也很大。

  張仲景一生的醫學著作十分豐富,可惜大部分都已失傳了,只留下《傷寒論》和《金匱要略》,這兩本醫書與《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並稱為“中醫四大經典”,張仲景一人就佔了兩部,在我國醫學發展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中佔有特殊地位。

  張仲景因對醫學的傑出貢獻,被後世尊奉為“醫聖”,因此他的墓地和紀念地稱為“醫聖祠”。醫聖祠坐落在南陽市東郊溫涼河畔,經歷代擴建至明、清,已初具規模,現存建築即為清代建築。

  醫聖祠前面巍巍屹立的是仿漢子母闕,漢闕上的`朱雀面南而立,展翅欲飛。大門門額上郭沫若題的“醫聖祠”熠熠閃光。跨進大門,一塊三米見方的石刻屏風而立,正面刻著《張仲景傳》,背面刻著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序》。

  門後,寬敞院落中花草遍地,綠樹成蔭。大院中央新建一座雙層六角琉璃瓦碑亭。前院東西兩邊是長廊。東廊鑲嵌著記述張仲景有關事蹟的史畫,生動地展現了這位醫學家勤求古訓,博採眾方,終稱為“萬世醫宗”的一生。

  西廊鑲刻著自伏羲以來歷代名醫的一百一十七幅石刻畫像。或長鬚拂胸慈眉善目,或清秀冷雋靈秀聰睿,各具風貌,情態各異,表現了繪製者的高超技藝,是我國目前最大容量的名醫畫像寶庫。

  穿過長廊,越過山門,便是飛簷流角的政治家墓亭,亭下是方圓十餘丈的政治家陵墓。亭前立有“東漢長沙太守醫聖張仲景先生之墓”的碑刻,墓亭後有過殿、正殿和東西偏殿,正殿內塑有張仲景像,剛毅質樸,莊嚴肅穆,充分顯示了張仲景先生,“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的偉大胸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