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家訓與現代家庭教育有機結合的實踐研究”開題報告

“我國古代家訓與現代家庭教育有機結合的實踐研究”開題報告

  隨著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那麼,報告到底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國古代家訓與現代家庭教育有機結合的實踐研究”開題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課題的提出

  家訓又稱庭訓、庭誥、家誡、家範等,是父家祖輩誡示子孫後代用以規範家人行為、處理家庭事務的一種言行準則,是父權與族權的重要表達形式。

  在歷史中,家訓因其具有較為現實的指導意義而存在;時至今日,我們仍然可以從這些家訓背後發現其閃光點,雖歷經時間的磨礪但並不褪色。家訓因其在道德方面起的獨特的作用,在時代的變遷中保持著其生命力。現代經濟社會的急速發展,是以往任何時代都無法比擬的,然而經濟的發展並不意味著文化和道德的發展。在我們今天探討傳統家訓中科學的教育理念時候,對於精神文化或者是道德教育來說,應該也是時代的追問。

  為此,我們本著新道德教育觀生活化、體驗性的道德教育理念,提出“我國古代家訓與現代家庭教育有機結合的實踐研究”的課題實驗研究。

  透過分析家訓產生的原因、形式和內容,借鑑家訓中的優良教育理念對於我國現代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實踐價值。研究傳統家訓對現代家庭教育的意義,對於創立具有新時代精神的中國家庭教育內容,發揮其倫理教化與維護社會穩定等功能,古為今用,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

  傳統家訓作為社會文化的一個方面的體現,對道德意識、倫理觀念的灌輸和培養有借鑑意義。家訓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個方面。

  (一)本課題的研究有助於加強家庭教育中家長以身示範的作用。

  家庭環境是人們最早的最直接的生活環境。人的社會化一般是從家庭環境中開始的.,人的自我意識首先是在家庭環境中萌發和形成的。可以說,家庭環境對兒童的身心健康、品德形成和智力發展都有特別重要的影響,這種影響就是“境教”。

  今天對於各個年齡的孩童,我們有數不清的教材。我們似乎沒有必要自己花時間為孩童寫一些“家訓”。但是我們應該看到的是,每一篇“訓”,每一句能保留下來的言語,都是作“訓”的人的反映。在為子孫作“訓”的時候,應該是把自身的人格魅力貫穿其中的。像曾國藩的《誡子書》實際上已經是這位文正公的遺言了,把自己一生為人向、兄弟子孫垂範,這才是我們應該加以發揚的。做好自己,為子孫做模範,比任何教材和教育手段都要有效。

  (二)本課題的研究有助於家庭教育訓兒有道。

  傳統教訓中的“孝親敬長,睦親齊家”在今天仍有時代意義。“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作為對《周易》開篇的重要的解釋,講述了萬物應該有其執行的自然秩序。歷代君王都踐行儒家的“以孝治天下”的信條,兒子在家不能隨便和父母、長輩頂嘴,在社會上更不能隨便越位不尊敬上司。現在小家庭單位的出現代替了原來的家族式的大家庭,在道德、傳統權威的教育上有不可避免的缺失。現今,因為獨生子女問題,父母祖輩普遍過分溺愛孩子,父母只從經濟上滿足孩子的生活需要,忽略對他(她)的做人教育;過於寵愛,不懂艱苦,不能遭受挫折,個人意識過強,自我中心強烈。

  孩子的第一任啟蒙老師是父母,父母的作用無可替代。父母從生活細節上入手遵循循序漸進式教育,從小就教育孩子立志高遠、勤奮學習,孩子對自己的人生才能有明確的目標和奮鬥的動力,這在早期教育中非常重要。

  (三)本課題的研究有助於學生養成勤儉節約、量入為出的生活習慣。

  “儉則寡慾,君子寡慾則不役於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慾則能謹身節用,遠罪豐家。故曰:‘儉,德之共也。’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是以居官必賄,居鄉必盜。故曰:‘侈,惡之大也。’”一個人生活中奉行節儉,則其物質慾望就少,精神生活會變得充實。一味追求生活上的奢侈享受,經濟條件不容許時,有可能會做出違法的事情或者造成心理畸形。正因為此,宋代家訓作者將節儉視為做人的美德。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基礎

  本課題的研究基於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綱要》和素質教育思想及新課程理念,從以下三點加以呈現:

  (1)迴歸學生道德生成的基本規律;

  (2)迴歸學生的生命本質;

  (3)迴歸為學生學會做人而奠基。

  四、本課題研究的內容

  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

  (1)家訓產生的原因;

  (2)家訓的內容和形式;

  (3)家訓對現代家庭教育的意義。

  五、課題研究的目標

  (一)瞭解我國古代家訓文化的深刻內涵,探討古代家訓文化的現代德育價值,認識家訓文化對現代家庭德育的特殊作用。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和人文精神,讓學生從庸俗走向高尚,從知識學習走向精神教化。

  (三)探討現代家庭教育的途徑和方法,構建新時期中小學德育工作的實踐體系。

  六、本課題研究的方法與步驟

  (一)研究方法

  1.教育調查法;

  2.行動研究法;

  3.案例研究法。

  (二)研究步驟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成立課題研究小組,做好課題組成員分工,制訂課題實施方案,並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相關理論,蒐集相關的參考資料,為實驗研究做好準備。

  第二階段:實驗階段。開展方案設計,進行專題討論、調查,透過開展“古代家訓”的徵文與演講比賽,利用感恩節、母親節、父親節、重陽節等親情節日舉辦主題活動,淨化學生的心靈,引導學生自覺踐行家訓文化。

  第三階段:深化研究階段。舉辦階段性成果展示會和交流總結會等,擴大課題研究成果。

  第四階段:總結階段。課題組成員對各類材料進行系統整理、分析、總結,撰寫研究論文,形成課題研究報告,存入我校教育科研檔案,同時評選和表彰優秀教師和學生,並將研究的成果材料報送上級,申請專家組進行結題鑑定。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