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腳踏車的人觀後感(精選11篇)

偷腳踏車的人觀後感

  偷腳踏車的人觀後感(精選11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從中我們收穫新的思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後感吧。千萬不能認為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偷腳踏車的人觀後感(精選11篇),歡迎大家分享。

  偷腳踏車的人觀後感1

  無比壓抑的心情看完了《偷腳踏車的人》,不僅僅因為黑白的畫面,緩慢的節奏,更因為人物的命運和生活的無奈。影片中的父親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工作,變賣掉家裡所有值錢的東西買來一輛腳踏車(這是新工作的硬性條件),準備開始新生活。可是工作的第一天,腳踏車就被偷了,萬般無奈,父親和兒子找遍羅馬的每一處角落最終一無所獲。最後父親在偷一輛腳踏車時被當場抓獲,也被兒子親眼看到,父親留下了悔恨和痛苦的淚。

  一個簡單得能用一句話講述完的故事,卻讓我好幾次忍不住淚水模糊了眼眶。特別觸動我的一句話是父親說“你根本不知道,這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這讓我想到了老舍筆下的駱駝祥子,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們,當自己的每日的食糧、脆弱的尊嚴、甚至養活一家人的沉重的責任,都壓在一輛車之上時,它的失意味著一切的失:是生活支柱的轟然倒塌,是美好生活的驟然落幕,更重要的是,是那如同一束光的希望在心底的突然熄滅。看這片子,我感受到的是極度的壓抑和揪心。父親極痛苦的走街串巷的尋找腳踏車,每一次都落空,都如同重重的一擊,絕望寫在了他的眼神裡。可最後當自己偷車未遂,又被人放走,兒子重新拉起他的手時,這個大男人哭了。我也哭了。我想,此刻,這位父親,是因為兒子溫暖的小手,握住了自己脆弱而又不得不堅強面對生活的痛苦而悔恨的心。

  看影評,才得知這是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經典之作。群眾演員、記錄性、長鏡頭、實景拍攝,反映了義大利二戰前後貧窮、百業待興的社會景況:工廠、當鋪、二手交易市場、街頭、簡陋的房屋、教堂。有人說,比人物更有詩意的是德·西卡鏡頭中的城市影像。這樸素不過的生活本身具有真正震撼人心的力量。

  想到嚴歌苓在接受名人面對面訪問時說,面對同一部作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VERSION。對於我這樣一個習慣於看故事看人物,凝神於人物的表情語言與動作的人,才發現背景和生活本身也是一道很有美感的風景線~

  偷腳踏車的人觀後感2

  早就聽說《偷腳踏車的人》是一部經典影片,一直想找來看看。今晚有空就把它找出來看了。

  電影講述了二戰之後的羅馬,人們生活得艱難。電影的男主人公就是這樣,失業兩年後,好不容易得到一份工作,可是這份工作必須要有腳踏車才行。於是他的妻子就當掉了自己的嫁妝床單,給他買了一輛腳踏車。男主人公憑藉著腳踏車順利的得到了這份工作,從此他們就有指望了。可是生活並不總是這樣幸運,在男主人公工作的第一天,腳踏車就被偷了。此後,男主人公就帶著自己的小孩開始找自己的車。在這個過程中,也反映出了當時羅馬的一些人的生存現狀。結局是找到了偷車賊,卻因為證據不足無法逮捕,也追不回腳踏車了。絕望之餘,男主人公也想偷別人的車了,只是被發現了,失主因為他小孩的原因,就沒有再追究了。最後男主人公牽著自己孩子的手慢慢消失在人群中。

  看完電影感覺有些壓抑有些憂傷。戰後的社會,人們的生活太不容易了。沒有工作,人們面臨巨大的生活壓力,完全可能做一些違法的事。面對生存,道德可能就被置於一旁了吧。一輛腳踏車,其實就是一種希望,有工作了,生活就會慢慢好起來的。所以男主人公才會那樣努力發瘋的去找,以至於有時候他都忽略自己的孩子了,甚至還去向自己本來不信的神婆尋求幫助。

  生活處處都是現實,今天依舊如此。學習、工作、房子、家庭關係、工作關係,人們面對各種壓力,疲於奔命已經無暇憧憬。就像男主人公在人們都在做禮拜的時候,一心只想從那個乞丐口中知道偷車賊的下落。在面對生存大事的時候,誰還有閒情去憧憬,去信仰。

  即便如此,影片中還是有一個非常純真、善良的形象,那就是一直跟著父親找車的男孩。真的特別喜歡那個男孩,可能電影這樣安排,就是要讓小孩於其他人形成對比吧。當他們因為太喧鬧被趕出禮堂的時候,他對著主做了一個道歉的動作,他還問父親為什麼不讓那個乞丐喝湯,他的眼睛澄澈透明,好一個男孩!

  男主人公極可能因此丟掉工作,未來的一切都是未知的,我希望最後都會好起來。

  偷腳踏車的人觀後感3

  正在看一部電影《偷腳踏車的人》,我倒並沒有像影片介紹寫的那樣感到親切,反而感到一種莫名的焦慮,我想它引起了我對生活的焦慮。我應該承認它和我們的現實生活很接近,它讓我想到我的生活中忽略了的東西,將我周圍的人的生活強行推到我的面前,但是它們並不令人愉快,我的心情比那個失去了生計的來源——腳踏車的主人公好不到哪去。

  頓時一幕幕畫面充斥在我的腦海,千百種念頭在我心中翻滾。我常常因為做一件不同的事、見一個不同的人而進入不同的心境,那麼什麼是我呢,哪個狀態是真實的存在呢?唉,熱愛秩序,但是它似乎很容易就會失去。那麼我就該愉快地參與到那個我感到無法把握的遊戲中去,讓它隨便把我置於怎樣的心境中嗎?就該解除對我的思維活動的控制和引導嗎?

  是的,我們對於不熟悉的事物會感到恐懼,是它導致了不寬容嗎?我覺得如果現在把我的思想刻板地搬到紙上,而不加以整理,你看到的就會是另一種風格了,但是為什麼不能那麼做呢,甚至不讓我們嘗試一下,我們的規則一直在妨礙我們的創造,一直在束縛,一直使我們對出格感到隱隱的擔憂。我擔心的只是我的文字跟不上思維的速度。

  要一邊進行豐富的聯想一邊用文字表達出來這可能嗎?我想到我們的行動有這樣的區別,一種是不計後果、不加掩飾,直白坦率的流露,另一種是在自身的想象中預見到我們的衝動付諸實施的情景,擔心別人會怎麼想,評價它是否符合某種規範,然後決定是否讓它發生,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他只能虛偽一下了,而且這種情況越多,他就越不舒服,也越討厭和別人的交往,難道不是這樣嗎?那些人類中的出眾者,或者只是與眾不同者,如果任憑自己的衝動變成行動,肯定會做出許多出人意料的事、說出許多出人意料的話,為自己添上很多麻煩,因為很少有人能正確評價,在習慣的作用下,他們乾脆沉默了(如果他們的行動奢求別人的回應,那麼就不該做,如果不需要別人的回應做做也無妨)。比如一個烈士在就義之前慷慨陳詞,如果聽眾都是麻木的人他還有說的必要嗎,又或者只是想著這句話能流傳的廣些,流芳後世?只要我們的衝動被壓抑,都是對自己有損的,不壓抑也許會損害到別人,可是有時不用受罰,那麼那些暴露狂其實是在損人利己,而那些做事不去考慮別人想法的人就是頂幸福的了。

  我們的教育中總是被訓練,符合某種要求,但是要我說,只要絕對的自由他就能做到最好,任何一種天性大自然都不會說是缺點,但是我們要追求某些具體的目標,那麼凡是有礙於目標實現的就是缺點了,而大自然又沒有對我們要求些什麼。並且我感到所有的能力都無所謂好壞,但是卻常聽人說某些情況下我們要抑制某種能力,如果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使用什麼時候抑制它,也不會給人帶來幸福,是的,因為那些都涉及到了社會性的對人限制的因素。

  偷腳踏車的人觀後感4

  這部片子在很早前就備註在觀看列表裡。此次是偶然和《朱爾和吉姆》一起下載來看。黑白片在我的印象裡就是嚴肅又莊重(PS:卓別林那是奇葩),但它的魅力就像草刀,起先無知覺,但在結束那會兒淚腺會泛潮。自己看電影就是這樣,總以泛淚先來定星。

  不知為何,看完後我第一個疑問就是:怎麼就不能再變賣家物或找人借貸或提前預支工資再賣一輛,一個月後的薪資就可以夠買5輛了啊?何必這麼慘。然後馬上就記起..叨嘮蒙太奇的老師說過:電影就是電影。生活是它的原材料,你總不能直接拿原材料上桌開吃吧。

  看完後心裡擰得緊得慌。這是反映世界最大一片角落的影觀片。

  生之無奈,死之無解。

  偷腳踏車的人觀後感5

  人生的苦難是一個浪花接著另一個浪花,幸運是浪花裡的魚,轉瞬即逝。給你希望,讓你不至於太絕望,不至於生無可戀,死亦何苦。年幼的兒子是父親的那尾魚,忠心耿耿的一直跟著父親。

  這是一個窮苦人的腳踏車被偷了,然後去尋找的故事。雋永動人,節奏明快,揪心,讓我看得目不轉睛。1948年義大利的這本黑白電影,短短九十分鐘,二戰後的義大利,眾生百態,酸甜苦辣,一個簡單的故事蘊含了那麼多的情感。父子兩位精彩的演繹,完全讓人忘記了他們在表演。

  被擊中的片段:差點以為兒子溺水剎那看見他坐在階梯頂端,父親的巨大恐懼瞬間消失,如心臟重新歸位,可來不及體驗失而復得的喜悅和愧對孩子的懊悔,又急匆匆的開始為時下的難題擔憂操心。在餐廳吃飯那段真的讓人心碎,孩子多麼容易滿足,一個拉絲麵包的快樂就讓他忘記了父親一記耳光的傷心,而憂心忡忡的放下面包不敢吃的樣子和他明亮的笑容一樣,太讓人心疼。最後一幕也還是孩子悲傷的眼淚,讓偷腳踏車的父親倖免牢獄之災。父子倆手牽手的背影,被吞沒在人海里,不知前面的路怎麼走,有沒有到最難捱的時光。

  現下的我們怕很難體會片中生存的痛苦,但無常經常環伺左右,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好運氣被用完,壞運一拳把你擊倒,一個人一輩子總也起伏跌宕幾次。而人生那麼短,最後一程那麼苦,活就要活好,一天得當兩天用,活出本來。生離死別彷彿迫在眉睫,受不了,也要受,亂了方寸,累了就睡。有安靜的夜晚,就看電影來當作安慰。快樂,總是比苦多,謝謝《偷腳踏車的人》,謝謝老天爺。

  偷腳踏車的人觀後感6

  影片開始的場景就向我們展示出了社會大背景,讓我們看到了普遍失業的經濟蕭條環境下主人公一家的生活狀態。開頭主人公在窘境中努力追求更好的生活的畫面,讓我發自內心地致敬那些身處生活的泥沼仍不放棄掙扎努力擺脫困境的普通的人們,然而故事的發展走向卻不總是一直如此樂觀積極如人所想如人所願,一如生活賜予我們的一樣。

  隨著故事的鋪敘展開,男主角不成熟的性格面逐漸豐富立體,讓這個角色越來越不討喜。

  影片一開頭,一群無業者焦急地等待著工作的訊息,而男主角卻在人群之外閒坐著,得到工作的訊息都是朋友跑來通知他的,不積極的態度已然展現;當工作必須一輛腳踏車的時候而他沒有這個條件的時候,他只會頹然、向妻子抱怨,相反是他妻子主動當掉嫁妝換來了一輛腳踏車,而妻子埋怨他不該當掉他們原有的腳踏車的時候他只會向妻子發脾氣;家中的場景更讓人覺得他似乎有些好吃懶做,腳踏車是兒子打理的,帽子是妻子在整理,食物是妻子準備的,而他只負責打理自己,卻還在催促兒子妻子快些整理,最後臨走時還是兒子記得關了窗戶,以防嗷嗷待哺的小兒子躺在床上著了涼,身為父親的他早就扛著他的腳踏車愉快地走了。

  工作第一天,他就將腳踏車弄丟了,晚上還沒有按時接兒子。接著便是不分場合時機地去叨擾朋友幫忙找腳踏車,完全不考慮朋友的處境;後來便是帶著兒子央著朋友在各個二手市場大海撈針般找腳踏車,下雨了帶著兒子淋著雨接著找,兒子摔倒在雨中竟沒看見;再後來纏著做禮拜的老人,攪得教堂裡做禮拜的人們不得安寧,只為讓老人幫他找偷了腳踏車的年輕人;到後來連兒子都為老人打抱不平,而他卻因此打了兒子一巴掌,至此兒子心中父親的形象已經開始崩塌;之後他把兒子丟在路邊繼續尋找腳踏車,等到回頭看不見兒子才開始緊張;藉口兒子肚子餓了,他帶著兒子去飯店好吃好喝,點的不是兒子最先想吃的披薩,花錢的姿態也能看出對家庭的不負責任。

  比較諷刺的一個場景,就是他去找通神婦女尋求答案。對比之前,他妻子因為通神婦女預言丈夫能找到工作而想去感謝通神婦女,而他硬把滿懷感恩之心排隊等候著的妻子叫走,嘲諷她太幼稚、亂花錢;而後來他自己也去找通神婦女求問他的腳踏車去了哪裡,而且不顧順序插了隊,荒唐的模樣滑稽至極。

  後面便是冤枉路邊的年輕人是偷車賊,引出了一場鬧劇;最後衝不破心中的執念,淪為了偷車賊,卻沒有那麼幸運。全程兒子都陪在他身邊,看在眼中。

  正如最後那個被主人公偷了車卻放了他的那個人所說:“他已經夠多麻煩了,給你的孩子做個榜樣吧。”私以為,在我們自己的性格尚未成熟健全之前,實在不適合為人父母,畢竟給孩子帶來的是一輩子的影響。身邊許多活生生的例子,許多人剛剛成年便結婚生子,自己還是個孩子又如何照顧教育孩子,美其名曰完成了傳宗接代的任務,可孩子出世只是個開端,教育何其重要,關係著的是社會的未來。眼看身邊許多孩子稀裡糊塗地長大,邋里邋遢、任性妄為、全無禮貌教養,何其可悲可怖。

  最後說說看完電影給自己的一些戒訓:執念是一種可敬可怕的東西,一念成功,一念沉淪。有些事真不可太鑽牛角尖,否則就像主人公在廣場上那樣,眼中只有腳踏車,最後痴狂著魔般做出自己大概都不能理解的事情。對於生活給予瑣碎的困難和磨難,要學會看開,煩惱憂愁有時盡,若執著於某處無法放開,可能就得不償失了。

  偷腳踏車的人觀後感7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羅馬,百廢待興,街頭上幾乎聚集著數百萬失業工人,而故事就發生在一個普通失業工人安東尼奧身上。

  初觀影片,我以為這部電影只是講述一個失業人員的故事而已,可當我細細品味它時,才發現它所蘊含的深意。男主人公安東尼奧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個工作,可這份工作卻需要一輛腳踏車。誰都知道,當時他的經濟條件不足以買一輛腳踏車。但如果沒有腳踏車,這份工作便失去了。失去了工作,就失去了養家餬口的工具,就失去了性命。百般無奈之下,他只好向自己的妻子求助。妻子當掉了家裡的六床被單贖回了他之前當掉的腳踏車。正當他工作的第一天,腳踏車卻被盜了。他心急如焚,先後請了警察,樂團的朋友等人幫忙尋找,最終尋覓無果,他破罐破摔,也去偷別人的腳踏車,卻不幸被抓……

  透過影片,我彷彿見到了一個失魂落魄、無奈、痛苦的男人正苦苦尋找自己的腳踏車。令我感觸最深的是當安東尼奧向長官訴說自己的不幸遭遇時卻被不屑地回應:“我們不能因為你丟了輛車就出動全體別動隊啊!”安東尼奧只是懊惱地垂喪著腦袋,然後失落地說了聲再見。

  那時的羅馬,貧窮、不安、動盪時不時充斥著這個搖搖欲墜的社會時局,哪管這些生活在底層的市民過得怎麼樣。劇中討粥的老頭、偷車的小賊無一不是為了自己的生計而徘徊於黑暗的社會,而男主人公的遭遇也只是一個小小的對映,恰恰反映的是當時時代的危機:人與人之間的貧富差距。並透過這些表象去揭示政治的、經濟的甚至哲理的深層內容。

  安東尼奧與兒子布魯諾坐在餐廳吃飯時,布魯諾邊吃邊看著附近的一桌富人家的小男孩。他那傲慢、嘲諷的眼神時不時朝著布魯諾撇著。而安東尼奧只得無奈地說:“像他們這種吃法,一個月起碼得賺一百萬。”這句話深深地刺痛了我。是啊,他們只是小人物而已,又怎能和富貴人家相比呢?布魯諾不再看那個小男孩,眼神卻充滿了羨慕及心酸。

  影片的最後,安東尼奧看著大街上人們歡快地騎著腳踏車來去自如,他做了一個大膽卻又讓人預料得到的決定:偷腳踏車。可哪想他剛騎上腳踏車就被人逮個正著。八歲的布魯諾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父親被人群推搡著走,終於慢慢拾起地上被甩掉的帽子,撕心裂肺的喊著爸爸,並朝他奔去。安東尼奧意外地沒被投入監獄,他們父子倆在落日的餘暉下,朝前方走去。

  這不禁讓我想到的老舍筆下的駱駝祥子,同樣為生活所迫,不得不成為一個自私、貪婪、愚昧的'市儈。而安東尼奧卻幸運地被人原諒。他們都被生活所欺騙,淪落為可悲的人。這樣的結局,的確令人深思。我們不能一味地去指責他們的過錯,也許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人們沒有能力去改變社會的經濟狀況,只能在現實所逼迫的路途中行走下去,尋找新的希望。

  不知父子倆今後的生活如何?導演給了我們一個意味深長的結局。我猜想他們會從頭再來吧。已歷經無數次的苦難與波折,被生活所折磨的落魄失意是男人終究還是會回到為妻兒謀生的正軌上。

  不管這個社會怎樣,時代背景怎樣,我還是會以普希金的詩歌鼓舞那些陷於困境的人們。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憂鬱的日子將會過去;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偷腳踏車的人觀後感8

  電影的特性之一就是記錄影像,新現實主義不僅給我們重現了當時的社會環境,時代氛圍,更樸素的講述人生百態,生活就是現實,現實就是生活,不管你的遭遇是什麼,不管是父親的焦躁和無奈,還是兒子乖巧和崇拜,哪怕你只是因為倒黴透頂而無奈鋌而走險,只是想保住男人的尊嚴和抓住工作的機會照顧好妻兒子女,可是都沒主角光環,這就是現實。

  偷腳踏車的人觀後感9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題記

  二戰過後的羅馬,到底是什麼一番景象呢?看過著名電影《羅馬假日》的人會很容易的回答這個問題。高大的歐式哥特建築,市場上陳列著各式珍寶,古老的鬥獸場,真理之口。興許,還會在這座美麗的城裡邂逅一位清新脫俗的姑娘。多麼一幅令人心馳神往的畫卷!然而,這種情形雖然存在,但只是存在於上層階級之中。有一部電影,雖然評分與《羅馬假日》完全相同,但遠不如《羅馬假日》出名,沒有進入豆瓣top250,但是,卻真真正正的讓人們看到了“真正的羅馬”就像賈樟柯讓人看到“真正的中國一樣”這部影片,便是《偷腳踏車的人》。

  這部電影,在當時是極其與眾不同的,同樣是關於羅馬的影片,《羅馬假日》則是典型的好萊塢製作,其中的特點就是商業化和型別化,換句話說,就是為了迎合觀眾而創作【當然這種片也不是完全不好,也有三六九等之分】好似一出美麗的童話,當然,童話是美好的,現實則是殘酷的,廣大的中下層人民是永遠不會有“羅馬假日”的福分可受的。他們承受著生活、家庭給他們帶來的雙重壓力。義大利新現實主義正是來反映這一點,這類影片的主角,往往不是風流倜儻的英雄,也不是俊男靚女,而是隨處可見的中下層人民,拍攝地也由攝影棚變成了普普通通的市井之中,而正是這樣,許多人都並不是專業演員。非常考驗群眾排程。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影響力在電影節實屬非常巨大的,後世許多現實主義導演,諸如馬丁斯科塞斯,賈樟柯等皆深受其影響。尤其是賈樟柯,他將新現實主義進行了本土化,這一點在他的處女作《小武》中充分得以體現。

  影片多處運用對比,主角多次穿過街道,衣著光鮮的人們對他透出鄙夷的目光;當他的腳踏車被偷時,他去警察局報案,可是警察卻仍舊有條不紊的忙著他們的事務。絲毫沒有把他的事情當回事,只是敷衍了事。對於窮人,從來沒有什麼社會地位,代表正義的天平一旦加上金錢與地位,便不再平衡。

  主角是懦弱的,但同時他也是堅強的,就好像餘華筆下的福貴一樣,承受著生活的壓力,承受著人們的指責,卻從來在孩子面前樹立起高大形象。直到最後萬不得已才反抗,但這種反抗是徒勞的,他並沒有像其他小偷一樣的好運氣,命運始終作弄著他,這樣的人,在當時比比皆是。

  人人皆知,義大利和德國、日本一樣,都是二戰的戰敗者,同時也是始作俑者。二戰對於它本國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它的野心是最小的,就連打衣索比亞都被虐得很慘。然而戰後經濟重創以及聯合國對他的制裁卻是非常之大。他損失了所有的殖民地,當初的羅馬帝國的輝煌,全然成了過去,這個國家在大航海發現時代之後,一直的碰了不少釘子。1946年的工業只相當於戰爭前的三分之一,但國債卻是戰前的7倍。人民是可憐的,只好被迫的承受著,無法去改變,失業人口劇增。彷彿這不是政府犯的罪,而是人民犯的罪似的。

  幾百年前的元朝,張養浩曾經面對古潼關遺址曾發出:“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哀嘆,67年前,一部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道出了這一點,如今,張養浩的這首詞悄然的從中學課本中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首風花雪月之詞,繼承了新現實主義的賈樟柯,也只能到國外去拿獎。佔據在電影院以及票房的,都是《小時代》、《梔子花開》。嗚呼!峰巒如聚,波濤如怒,一切誠如張楊浩所說!

  我早已欲哭無淚。

  偷腳踏車的人觀後感10

  這不算是一篇影評,只是我對影片情節一些回憶與感想。

  先提出了一個問題,有沒有某樣東西對我們來說,如果失去了,就無法活下去。不知道被問的人會想到什麼。總之,不會是一輛腳踏車吧,一輛沒有任何紀念意義,只是作為交通工具的腳踏車。那麼,設想自己身處這樣的情況下:你的一家要依靠你來生存,你好不容易找到了工作。但工作的要求是你必須要有腳踏車。你身上一文不名,最後你只好把家裡唯一值錢的床單拿去典當了(這說明你睡覺不墊床單了),最後用典當的錢買了一輛腳踏車。從此你終於可以憧憬,能賺錢養活家人了,麵包會有的,新床單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這個時候,這輛腳踏車對你來說還只是一個單純的交通工具嗎?

  這就是電影“The Bicycle thieves”中主人公Antonio的處境吧。二戰後的義大利,是擁擠而又蕭條的街道,是滿街的無業遊民,充斥著不安與焦灼,瀰漫著灰色與絕望。沒有專業的演員,沒有攝影棚,沒有巨大的投資,新現實主義導演Vittorio De Sica 只是安靜地記錄著一個再普通不過的義大利人身上發生的一件普通的事。或許我們很多人都碰到過——腳踏車被偷了。

  “你不要忘記帶上你的腳踏車,你必須有一輛才行。”

  “我本來有一輛,但壞了,幾天後我可以修好的。”

  “到時候他們就不會要你了。”

  “為什麼,我可以步行去工作。”

  “你到底是有還是沒有,如果你沒有,其他人會得到這份工作。”

  “我有腳踏車!”“誰說只有你有,我也有!”底下絕望地尋求工作的民眾開始喧鬧起來。

  “Antonio, 你到底是有車還是沒車?”

  “我有,我有,我現在就有。”

  哪裡會有呢?當Antonio 把找到工作這個振奮人心的訊息帶回家時,只是多了一份爭吵。妻子Maria 抽出床單說,“你睡覺可以不要床單,不是嗎?”

  於是,Antonio終於得到了一份工作,雖然只是張貼海報這樣的低層。Maria來到一個“神婆”那還願,說是Antonio找到工作應了她的願。Antonio把她拉出來,讓她不要再因迷信浪費錢。

  上班第一天,他爬上梯子貼海報,一個帶著德國軍帽的男人騎上他擺在一邊的腳踏車,飛快地衝向了人群中。Antonio大叫,狂追,但最終仍讓小偷和他的腳踏車消失在了視野裡。

  他帶著兒子Bruno開始拼命地尋找那輛被偷的腳踏車。偌大的腳踏車市場,卻沒有一輛與他的有著相同的號碼,又看見偷車的小賊,卻又生生讓他溜走。為了找到腳踏車,他闖入教堂破壞了彌撒,為了找到腳踏車,他去問道曾經讓他不屑一顧的“神婆”。然而,線索總是剛剛出現就被掐斷,一切的努力,似乎都找不到它的歸屬。“神婆”說,要麼你馬上就會見到它,要麼一輩子也別想了。離開神婆家,他第三次見到了偷車的小賊,卻因沒有證據,灰頭土臉地被轟出了小賊居住的街區。朋友,警察,熙來攘往的群眾,沒有一個能幫得到他。

  他蹲在街角,看著對面街上擺放整齊地一排排腳踏車,看著不遠處建築下孤零零地一輛腳踏車,看著眼前騎著腳踏車走過的人們,看啊看啊.終於,他起身遞給孩子一張紙幣,讓他一個人坐公車回去,自己則奔向那輛孤零零地腳踏車,他一腳蹬上踏板,往街上騎去。於是影片由“A bicycle thief”變成了 “bicycle thieves”。背後有人大喊,抓賊啊,抓偷車賊啊。最終他還是被抓住了,人們圍著他說要把他送進監獄。他一臉的不知所措,卻發現兒子居然沒走,Bruno抓著他的衣角喊著爸爸,爸爸,生怕身邊的人會傷害自己。車主看著孩子無辜的眼神,說算了吧,讓他走。

  熙攘的大街上,Bruno緊握著Antonio的手向前走著,倆人漸漸地被掩蓋在人潮中。

  似乎講完了一個很長的故事。作為新現實主義的代表作,這部作品現實嗎?這遭到了同班許多美國同學的質疑。他們覺得作品過於放大了悲傷,再加上一個這麼sappy的結尾。Sappy這個詞不能放在英漢字典裡查,一百個人對它的意思有一百個不同的理解。

  但這才是現實啊,現實中無時無刻無處不是充斥著悲傷與絕望嗎?Antonio的故事難道不是人們現實生活的對映嗎?在這部作品裡,腳踏車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交通工具了,有人為了它而找到生活的依撐,又因他而失去生活的希望,甚至逼良為盜。它是一個有著象徵性的事物,它像是在嘲笑著所有人說,你看吧,有時候失去了我這樣一個物件,你們就生活不下去了。然而這部電影表現的是什麼,是政治的黑暗,還是生活困苦?我想都不是,它表現的只有真實。

  Vittorio De Sica只是想記錄下當時真實的義大利,人們真實的生活。所以我們也可以發現電影中少許的令人欣喜的部分。比如說Antonio在絕望下似乎放開了一切,帶著兒子Bruno去餐館裡好好吃了一頓,還非得上酒,甚至讓Bruno也喝酒。他的臉上洋溢著笑容,好像一切都已經放下。又比如說當車主看見Bruno的眼神,起了惻隱之心,他或許在想,如果把Antonio送進了監獄,那這個孩子就失去了依靠,他以後要怎麼生活呢。因此,他放過了Antonio。然而,短暫的欣喜緊接著的又是深深地絕望。飯館裡Antonio又想起了被盜的腳踏車;被車主放走以後,便迎來了故事的結尾,兩人漸漸地湧入了人潮中。沒有說完的故事,像是更深的絕望,沒有了腳踏車,他該如何生活呢,他連床單也沒有了,他將會失去工作。

  在充斥著商業片的今天,現實主義的電影面臨著窘迫的票房市場。越是貼近生活的東西,人們卻約不願意接近。彷彿想把自己關在一個虛構的夢境裡,只接觸那些虛幻而美好的,卻躲開真實的。或許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會為了一輛腳踏車而無法活下去,況且現在離電影拍攝的年代已經過了六十餘年。然而無論時代怎麼變遷,總有為生計發愁的人,總有因物質的失去而絕望的人。有一天,當我們虛幻的夢境被打碎,我們需要活在現實裡。而現實裡的一部分,就像是電影所描繪的那樣。我們會和Antonio一樣,湧入滾滾人潮,或者我們現在就在人潮中前進。希望我們不會和他一樣的絕望。希望無論多現實,希望一直在我們身邊。

  偷腳踏車的人觀後感11

  《偷腳踏車的人》長期以來一直被權威意見奉為一部傑作,將近70年後再看,我依然覺得它充滿力量,生機勃勃,情緒飽滿。它在1949年獲得了奧斯卡榮譽獎,是各大“影史最偉大電影”排行榜上的常客,它被譽為義大利新現實主義流派的基石之一。直到今日,電影所表現出來社會問題和精神內涵依然值得我們討論。

  即使不瞭解二戰後義大利經濟衰敗,民生凋敝的歷史背景,我們透過電影本身也能感受到。電影開頭就展現了一群烏烏泱泱的失業男人翹首以盼那少的可憐的工作崗位,男人們一個個心急如焚,眉頭緊鎖,卻依然得不到一份貼海報的工作;男主人公瑞奇為了贖回自己的腳踏車,把睡覺的床單都當了。鏡頭一轉,我們發現當鋪的裡面,是密密麻麻,堆積如山的被單;拿回腳踏車,得到工作後,我們觀眾原以為瑞奇要送兒子去學校上學,誰能料到十歲左右的兒子竟然也是被送去工作;腳踏車丟後,瑞奇只能坐公交車回家,而擁擠不堪的公交車再一次點明瞭戰後義大利的社會狀況。

  正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逐漸興起,新現實主義追求電影的真實性,主人公經常是一些落魄的小人物,演員也經常起用非職業演員。如這部電影中瑞奇的扮演者 郎培爾託.馬齊奧拉尼,他本身就是一個失業的藍領工人,而電影中萌萌噠的兒子布魯諾,也並不是職業童星。電影中瑞奇的工作是貼海報,而他貼的海報正是美國好萊塢的電影海報。好萊塢電影,向來以“造夢”聞名,好萊塢電影向來充斥著香車,美女,金錢,成功。所有的這些夢幻般的東西和瑞奇所處的破敗不堪的戰後廢墟形成了荒誕的諷刺。而一出現就引起世界影壇極大關注的新現實主義風格影片,似乎就是要打破這些好萊塢電影們的“夢幻泡沫”。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