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背景下的作業管理制度
雙減政策的定義
“雙減”指要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切實提升學校育人水平,持續規範校外培訓(包括線上培訓和線下培訓),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42]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同年8月,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印發專門通知,擬對各省“雙減”工作落實進度每半月通報一次[9]。
2021年10月,全國人大表示:雙減擬明確入法,避免加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負擔。[33]11月3日,市場監管總局等八部門釋出《關於做好校外培訓廣告管控的通知》。堅決杜絕地鐵、公交站臺等所屬廣告牌、廣告位刊發校外培訓廣告。[39]
雙減背景下的作業管理制度(精選7篇)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人們運用到制度的場合不斷增多,制度是維護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是我們做事的底線要求。那麼什麼樣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雙減背景下的作業管理制度(精選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雙減背景下的作業管理制度1
為了進一步落實省、市、區三級業務主管部門關於作業改革的檔案精神,進一步規範我校辦學行為,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科學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制定開發區實驗中學作業管理制度。
一、作業管理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二、制定制度,分工落實
教務處根據上級主管部門關於作業改革的檔案精神,制定出學校作業管理整體要求,並將工作具體分工級部主任、教研組長和備課組長,每個層面各負其責。級部主任負責作業過程監控與監督記錄,教研組長負責制定本學科的作業設定與評價制度,進行作業設計與評價的指導,帶領學科老師進行作業改革探索,備課組長帶領組內老師進行作業集體備課。
三、控制作業總量
課外作業的科目及數量要求嚴格執行《煙臺市進一步規範辦學行為深入推進素質教育若干規定》的通知(煙教〔20xx〕37號)中有關規定,每天書面家庭作業總量不超過1.5小時。
四、作業設定與評價
作業的佈置要依據新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精選習題,建立“必做+選做”模式,杜絕給學生布置機械性、無效重複、難度過大的作業,嚴禁佈置懲罰性作業。豐富作業型別,提倡佈置探究性、實踐性作業。既要有練習型、預習型作業,也要有擴充套件型、創新型作業。除書面作業外,鼓勵佈置綜合實踐作業、實驗操作作業、小組合作探究作業以及個性化作業。教師必須認真、及時批改學生作業,做到全批全改,批改後的作業要標明批改時間,以備隨機抽查。嚴禁讓家長、學生代為佈置、批改作業的做法
五、作業備課制度
學校建立完善的作業備課制度。學校把作業計劃具體落實在教學計劃裡,每週備課組教師在集體備課中實現作業的集體備課。集備作業的過程中,要求老師瞭解作業的難易程度、所需時間、規範格式、容易出錯的地方和適宜的學生群體,做到佈置作業適量且具有針對性。
六、建立作業監測、公告和問責制度
每週的作業在前一週透過集體備課集體決定,當週每天各備課組長在級部QQ群裡向全體老師公示當晚作業,經級部主任稽核通過後佈置給學生。然後由任課老師把當天作業在班級家長QQ群裡公示,讓家長監督作業並監督學生在家作業情況。學校透過執行作業審查監督表,實行學生、家長、級部主任和教務主任四級監督管理制度,教務處每週根據上報監督表進行實地學生作業抽查,及時發現問題整改問題。
七、作業考核評價
每學期教務處牽頭對教師作業工作進行每月一自查,及時糾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學期2次考核量化,第一次由學校層面發出簡報,第二次量化後結果計入教師個人常規績效考核中。
八、作業問題問責
學生作業管理與監督工作是一個系列工作,各部門分工要落實到位,各負其責,一旦出現作業問題,要責任到人,個人責任將扣除績效考核中的常規一欄分數,部門責任直接記入部門工作業績考核。
雙減背景下的作業管理制度2
一、作業編寫
1、制定計劃
每學期初,備課組全體教師應該開展作業專題研究活動,在集體備課時對校本作業的編排進行具體研究,備課組長分配好組內教師的編寫任務,確定學期內作業範圍、作業要求等基本內容,每位老師必須提前一週將下週要用的校本作業編寫完成。兩人一組合作,便於撰稿及稽核。以上一屆校本作業為範本,在此基礎上根據本屆學生實際學情作精準修改,鼓勵題目原創,定稿後存檔,供下一屆借鑑改進。
2、明確題量
(1)語文、數學、科學、英語每一課時一份校本作業,每一章(單元)一份綜合性練習,提倡語文以佈置拓展視野、提升素養的課外閱讀作業為主。
(2)每一課時版面為16K正反一面,其中英語學科為8k一面,上下左右各空出2cm,字型為五號宋體,行間距不得低於16磅,標題寫在頁首上,並編號,在標題旁邊註明撰稿人和稽核人。綜合性練習8K雙面,每兩週一份。
(3)語文、數學、科學、英語、初三社會每一課時的習題量為:七、八年級中等生完成作業合計時間不超過20分鐘,九年級中等生數學、科學不超過25分鐘,語文、英語、社會不超過20分鐘。雙休日作業以日常兩次校本作業的量編寫。七、八年級社會、思品平時不佈置回家作業,雙休日可以適當佈置(不超過25分鐘)。
3.各班主任要協調好本班學生的家庭作業時間,各任課老師要服從班主任的協調。
4.注意作業形式的多樣化,可根據學科特點及學生年齡心理特點,佈置一些動手操作、社會實踐等較為開放性的作業。寒暑假全校佈置以培養動手能力為主的創新創意作業,積極爭取國家級的創造發明專利。
5.嚴禁教師將書寫作業作為懲罰學生的手段,減少機械性的抄寫作業。
6、作業公示。每個老師佈置的作業必須在校網中公示,實際作業與公示必須保持一致,嚴禁弄虛作假。
7、不允許使用除了與教材配套的練習之外的教輔資料,禁止集體購買或暗示學生購買各種樣式的教輔資料。
二、作業批改
1、教師應該及時批改作業,鼓勵個性化批改,可在批改中書面表揚、批評或指出存在的問題。批改時,要根據學生對作業的態度(如:是否做完、是否認真等)和準確度進行多維度評價,注意培養和保護學生作業的積極性。
2.對學生作業中錯誤,教師應要求學生及時訂正並對學生訂正的情況進行檢查,禁止把作業批改等任務轉交給家長或學生。
3、建議教師對學困生面批作業,透過面批及時發現問題,指導學生對作業進行有效訂正。
三、作業檢查
每學期期中和期末,學校教學處對教師校本撰稿、作業佈置、批改、反饋等方面組織檢查並進行評比,根據校本作業質量劃定A、B、C三個等級,與教師的評先評優直接掛鉤;每學期不定期開展有關作業情況的問卷調查,作業調查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作業量是否適當;
2、作業內容是否太難或太易(即是否依據課程標準、教材和大綱要求);
3、作業題型是否體現多樣性,是否佈置了分層作業;
4、作業格式是否規範,基礎知識、鞏固練習、能力拓展內容比例是否合理;
5、作業批改是否及時、認真;
6、有無佈置懲罰性作業;
7、是否允許學生以自己思考問題的研究痕跡代替作業;
8、有否違規購買教輔資料,
9、有否抄襲現象,如何處理。
10、有否要求家長完成或需要家長代勞的作業或透過網路下載並列印作業。
對作業調查中發現的各種問題,學校將以通報形式提出嚴肅批評,以教學事故按《實驗中學績效考核條例》的有關規定處理,嚴重的將取消年度評優評先資格。
雙減背景下的作業管理制度3
一、嚴格控制課外作業量。1~2年級不留家庭作業,三年級不超過30分鐘,四年級不超45分鐘,五六年級作業量不超過1小時。
二、禁止留午間作業。節假日適當增加實踐性、探究性作業,要控制書面作業時間總量。倡導開展每週一天無作業日,讓學生自行調整放鬆,鼓勵學生利用好時間,積極參與勞動實踐或體育鍛煉。
三、科學合理佈置作業。教師設計作業要符合學生年齡特徵,能由學生獨立完成,作業難度不得超過國家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在佈置作業前及時溝通,確保學生完成作業不超時,朗誦、背誦、默寫等作業統一納入家庭作業總量時間,不得給學生布置機械性、重複性、懲罰性的家庭作業。學科教師可在基礎作業以外,根據班級學生實際情況佈置微量的進階型別作業,供學有餘力的學生選做,不得強制所有學生完成。學校要定期檢查統計各年級作業的.總量和批改情況。
四、禁止教師利用手機佈置作業,禁止教師佈置需要學生利用手機完成的作業、不得要求家長透過手機和網路下載並列印作業,不得將家庭作業變成家長作業。
五、要求教師對佈置的學生作業及時批改、全批全改,及時向學生反饋作業批閱結果,幫助學生分析學習存在的問題。不得要求家長代批,也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
六、充分利用課後服務。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後服務時間加強學生作業指導,爭取小學生基本在校內完成書面作業,幫助中小學生學生鞏固知識、形成能力、培養習慣。教師可在完成書面作業之餘,安排科學探究、體育鍛煉、藝術欣賞、社會與勞動實踐等不同型別作業。嚴禁將課後服務作業指導變為集體教學或集體補課。
七、要提高作業批改的質量,教師的批語書寫要工整、規範、準確,對學生有示範性和指導性。
八、提倡作業批改都寫評語,語氣要和藹,對學生所存在的錯誤要用委婉的語言表達出來,多用表揚、激勵的語言。
九、要培養學生自我找差距,自我完善的能力,要求學生及時糾正作業中的錯誤,教師要透過適當的方式檢查學生糾正作業的情況。
十、要嚴格要求學生認真、按時、獨立、整潔地完成作業。教師要及時檢查,對無故缺作業的學生應及時加以教育,對學生重做、改錯的作業要認真及時批閱,對作業完成優秀的學生教師應予以表揚。
十一、每月的30日前後將作業本收齊,接受教研組長和教導處的查閱。學期結束將學生的全部作業本交教導處查閱後,歸還學生儲存。
十二、每學期,語、數教研組各產生2名優秀作業班級,經教導處認定,報校長室批准,表彰相關批閱教師。
雙減背景下的作業管理制度4
為全面貫徹落實教育部“雙減”工作相關要求,進一步規範中小學生作業管理,根據教育部等九部門《關於印發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的通知》《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等檔案相關要求,加強並最佳化學校作業管理,探索減負增效新舉措,科學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現就進一步加強我校作業管理特制定我校作業管理實施細則。
一、指導思想
全面落實國家關於減輕學生過重學業負擔有關規定,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準確把握作業的'性質和功能,提高學校作業管理能力,提高教師設計作業和運用作業改進教學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二、工作目標
透過對作業的科學規範管理,明確作業規範要求,形成得力高效的執行措施,建立健全可操作的作業監管與考核機制,從而形成一套完善有效的作業管理體系,助推我校良好教育生態的構建。
三、組織領導
成立領導小組,強化作業管理
1.成員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各學科組長
2.職責 組長:負責統籌管理方案執行情況,違紀教師的處理。
副組長:負責整體調控作業情況,組織指導、落實方案,監督執行情況。
成員:教導處主任分別負責語文、數學、英語三科作業的情況,檢查教師作業設計是否合理,定期檢查作業批改情況,監測作業量。並計入考核。指導教師作業設計。學科組長負責組織本學科組教師設計作業,統籌作業量。
四、規範要求
(一)作業設計與佈置
1.總量控制。一、二年級不佈置家庭書面作業,可在校內適當安排鞏固練習;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班主任要做好各科教師的協調工作。
2.精選精編。作業選擇與設計要基於課程標準、教材,關注學科核心素養和學科思維,體現學科性質。每位老師可購買3-5本教輔資料,從中精選具有針對性、代表性、典型性和啟發性的習題,精編利於學生理解和鞏固所學、啟用思維、培養創新能力的習題,杜絕不加選擇地成頁成冊佈置作業。
3.個性化設計。教師在設計作業的過程中應關注不同能力水平、不同個性的學生的需要,凸顯學生個體在教學中的地位。在作業設計中,以學生的發展水平為切入點,為學生設定符合其“最近發展區”的任務,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最大限度地使學生參與到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來,實現作業功能的最最佳化。
4.形式多樣。除了書面作業外,還應設定如課外閱讀、對話、觀察、訪談、操作、實驗等階段性、探究性、實踐性的作業。作業形式應根據學科特點、學生學習水平、年齡特徵和興趣等有所選擇、有所側重。
5.教師下水。設計的作業,教師必須先做一遍,在充分掌握作業的完成思路、所需時間、難易程度、容易出錯的地方及適宜的學生群體基礎上,做到數量適中、難度合理、科學有效、針對性強。
(二)作業批改與評價
1.及時規範。按要求佈置的作業要全批全改,對後進生作業要做到面批,並且做到無漏批、錯批現象;批改一律用紅筆,對於學生錯誤的地方,可以用畫圓圈、劃橫線、打叉等方式,訂正後的作業要及時進行二次批改,必須有明顯的復批痕跡,如、、等。同時做到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作業,更不得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2.記錄典型。及時做好學生作業的批改記錄,記錄獨特的解題思路與方法,記錄典型錯例,作為輔導與講評的依據。
3.等級雙評。書面作業要全面實行等級雙評制度,一評作業的正確率,可分“A(優秀)、B(良好)、C(合格)、D(待合格)”四個等級;二評作業的態度與習慣,含書寫端正、頁面整潔、按時完成等,可分為★★★、★★、★三個等級,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還可以增加鼓勵性評語,肯定成績,委婉指出存在的不足,幫助學生找到糾錯方法,使每個學生都能透過教師的作業評價語找到自己前進的方向。
(三)作業輔導與反饋
1.全程輔導。輔導要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包括課前、課中、課後。輔導要耐心細緻,既要彌補知識的缺漏,又要重視學習習慣的養成和學習方法的指導。
2.個別輔導。對作業中的個性問題應個別輔導,特別要重視對後20%學生作業的輔導,做到有措施、有實施、有總結。對具有創新思維、能力的學生也要重點指導培養。
3.設計講評。及時講評作業情況。共性問題集體講評,要對問題的成因進行詳細分析,提出改進意見與應對策略措施,突顯問題解決的過程,形成作業講評設計寫入備課本。個別問題單獨交流,注重正面評價、適時鼓勵。
五、執行措施
1.專題學習宣傳,提高對作業意義的認識。
學校要認真組織教師學習研讀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XX市教育局辦公室轉發《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的通知》等檔案,加大學習宣傳力度,切實轉變教師教育理念,充分認識加強義務教育階段作業管理的重要意義和作用,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2.制定專案方案,規範教師學生作業行為。
學校要結合本校實際,制定作業常規管理最佳化方案,明確工作目標、規範要求、執行措施、工作流程,確保作業規範管理工作順利實施。 3.完善檢查制度,加強作業實施過程監控。
學校要建立並最佳化作業監管與檢查制度,對作業實施情況進行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抽查,突出對作業設定、評改、反饋等環節的全程監控。
4.健全考評制度,強化作業質量監管獎懲。
學校要對作業考評進行專題研究,健全作業考核制度。在對書面作業進行量化考核的同時,要突出階段性、探究性、實踐性等作業的考評,做到定性定量相結合,過程結果相結合。同時,將考評結果作為教師獎懲的主要依據。
5.加強研究指導,解決作業實施過程問題。
學校要開展以作業為主題的校本研修活動,指導幫助教師掌握作業設計、批改、分析、講評等技術,提高運用作業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能力。要加強作業研究,特別是階段性、探究性、實踐性等作業的設計、實施、評價研究,及時解決在作業實施過程中遇到的突出問題。
雙減背景下的作業管理制度5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上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等檔案精神,加強並最佳化學校作業管理,探索減負增效新舉措,科學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現就進一步加強我校作業管理制定如下制度:
第一、作業管理的部門。
學校的作業管理由教導處負責,負責教學的教導主任是具體的負責人。各學科教研組長協助教導主任做好作業管理工作。
第二、作業管理的內容。
學校的作業管理包括根據上級精神設定各年級、各學科作業門類、作業數量,提出各學科各類作業的內容要求、作業批改與講評的要求,鼓勵教師創新作業型別和作業形式。
第三、作業的批改和講評
(1)重視作業批改的及時性。教師應合理使用各種批改形式,批改採用等級制,使用規範的批改符號,使用激勵性、啟發性、指導性批語,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業習慣。作業中的錯誤,應該督促學生訂正,並做好復批。
(2)對佈置的作業做到全批,同時認真分析學生錯誤的原因,反饋改進教學過程。
(3)加強作業講評的針對性。提倡面批與集體講評相結合,教師應及時向學生反饋作業批閱結果,共性問題集體講評,個別問題面對面批講,要舉一反三,加強拓展和延伸,突出作業中難點的處理,關鍵點的拓展。引導學生根據作業分析學生存在的問題,更好地開展後續學習。
第四、作業的控制與稽核,加強作業質量監督。
學校學科備課組長對作業質量進行把關,審查難易程度,形成每日備案。教導處定期統計和分析各年級作業佈置和完成的質量及批改情況,定期開展有關作業情況的問卷調查,及時提出相應整改意見,問卷調查的分析報告要存檔備查。審查與統籌協調本班作業總量。加強作業總量監控。班主任對作業總量進行把關,一、二年級不佈置書面家庭作業,中高年級每天家庭作業總量,分別控制在1小時以內。
第五、實行作業備課制度。
教師每次佈置作業,要根據所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和學生的接受水平,科學設計作業內容,保證作業的層次性、鞏固性、拓展性、實踐性、趣味性。嚴禁隨意佈置作業,堅決杜絕懲罰性、機械抄寫性作業,提高作業的效益。
第六、實行作業審批備案制度。
每次佈置作業之前,教師要將設計的作業交由教導處審批,審批的內容包括:作業時間、作業目的、作業內容,預計時間。審批合格後方可佈置給學生。
第七、實行作業公示制度。
每天作業審批合格後,教導處要及時將各班級各學科的作業透過校園網進行公示,並告知學生和家長學生網站地址,接受社會監督。
第八、實行作業檢查制度。
學校、教師要進一步加強家校聯絡,及時瞭解學生學習動態。但不得要求學生家長自行列印作業,不得透過手機微信和QQ群等方式佈置作業,不得佈置要求家長完成或需要家長共同完成的非實踐性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批改教師佈置的作業。
學校對教師佈置作業的情況、批改情況、學生完成情況、講評情況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定期檢查每學期至少兩次。檢查的情況列入教師責任制考核。
雙減背景下的作業管理制度6
1.完善管理制度。
學校要明確管理職責及教師工作要求,加強對作業來源、設計、佈置、批改、分析、反饋、輔導等全過程管理,加強作業與備課、上課、輔導、評價等教學環節的系統設計。
2.規範作業來源。
學校要圍繞作業選用與設計等主題開展校本研修,不斷加強校本作業資源建設。教師不得使用未經學校及上級主管部門備案審查的學習類APP佈置作業,不得要求或組織學生購買未經國家或上海市審查透過的教學資料。
3.科學設計作業。
學校應基於課程標準及其他相關課程指導意見,圍繞作業的目標、內容、難度、型別、數量等關鍵要素,透過選編、改編、自主創編等方式,科學設計符合新時代育人要求、體現學校特點、適合學生實際的作業,凸顯德育實效、促進思維發展、提升體質健康、強化美育薰陶、培養勞動習慣。根據學生身心特點和體質短板設計個性化“運動處方”,根據學生興趣愛好設計多樣化藝術活動,統籌安排班級值日、家務勞動、公益勞動等勞動實踐。探索利用資訊化等手段不斷提升各類作業設計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不得使學生作業演變為家長作業。
4.合理佈置作業。
教師要提前試做擬佈置的作業,原則上要隨堂布置作業,不得佈置懲罰性作業。佈置作業時要向學生明確作業要求及評價方式,提升學生認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佈置寒暑假“運動處方”,應在開學兩週內組織相應體能監測並將結果納入體育日常成績;佈置電子作業,應對學生進行正確使用網路、注意用眼衛生教育。
5.統籌作業總量。
要嚴格控制書面作業總量,小學一二年級不佈置書面家庭作業,小學其他年級每天書面作業完成時間平均不超過60分鐘;初中不超過90分鐘。教研組、備課組等要指導教師根據課標和意見合理佈置、及時報備學科作業。學校要探索利用資訊化等手段,以年級組等為單位統籌各學科日常及假期基礎性作業和彈性作業總量,有序安排實踐性作業、跨學科作業。確保作業總量控制在合理範圍內。
6.有效評改反饋。
教師應按時回收、認真檢查批改、全面分析、及時反饋作業。不斷提升集體講評、個別面批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強化作業評改、反饋的育人功能。杜絕要求家長代為評改作業,不使用侮辱、嘲諷言詞或符號批改、反饋作業。
7.正確引導家長。
學校要透過家長學校、家委會、新媒體家校互動平臺等多種渠道引導家長形成科學育兒觀與成才觀,著力關注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發展,掌握培養孩子良好作業習慣的方法。學校應向家長提供加強親子溝通、實施時間管理、預防網路沉迷等專題輔導,加強教育政策正面宣傳,指導家長根據孩子個性特長、成長規律和發展需求進行學業和生涯規劃,學會合理安排孩子課餘生活,避免造成孩子過重的校外學習負擔,保證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少於10小時,初中生不少於9小時。鼓勵孩子與家長共同承擔家務勞動,參加體育鍛煉及社會活動。
雙減背景下的作業管理制度7
一、作業佈置要求
(一)教師佈置作業堅持“精選、先做、精析”。
教師要精心進行作業佈置,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增強作業的層次性、適應性和可選擇性,滿足學生的不同發展需求。
(二)減輕學生過重負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學習方法,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獨立性、責任心、創新精神。
二、作業建設基本要求
(一)總量要求
教師佈置的家庭作業科目及作業量應嚴格按照上級有關規定執行,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其他年級除語文、數學外不留書面家庭作業,語文、數學書面作業每天不超過1小時。
(二)作業設計與佈置要求
1.學校各學科教研組必須堅持每週研究一次學生作業佈置,在作業內容、數量、要求等方面,經過組內成員集體討論,提出學生作業周佈置計劃。最後由教導處進行審批。
2.精選作業內容,實施有效作業,確保作業具有典型性和啟發性。作業的佈置要依據新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及課程目標要求,認真精選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習題,要有利於學生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啟用思維,培養創新能力。
3.豐富作業形式,提倡佈置探究性、實踐性的家庭作業。
作業形式應結合學生的實際,除佈置一定量的家庭書面作業外,應加強作業形式的靈活性和趣味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力。既要有練習型、準備型作業,也要有擴充套件型、創造型作業。除書面作業外,要鼓勵編制口語交際作業、綜合實踐作業、實驗操作作業,逐步實現作業形式的多樣化和個性化。
4.尊重學生學習上的差異性,給學生選擇的權利。提倡“必做作業+選做作業”模式,使各層次的學生都有收穫。
5.建立教師“先做作業”制度。凡是要求學生做的作業,教師必須先做一遍。教師在先做作業的過程中,瞭解作業的難易程度、所需時間、規範格式、容易出錯的地方和適宜的學生群體,做到佈置作業適量且具有針對性。
6.堅決杜絕給學生布置機械性、重複性、難度過大的作業。不允許教師用增加作業量的方式懲罰學生。杜絕翻印配套練習或以套題、教輔練習代替作業的現象。
7.嚴禁教師佈置學生利用手機完成的作業。教師不得讓學生或家長下載相關手機app,利用手機打卡等形式代替書面或實踐作業。
(三)作業批改要求
1.教師要認真、及時批改學生的書面作業,做到書面作業全批全改,鼓勵教師對部分學生作業進行面批,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指導。教師不得讓學生、家長代為批改作業。
2.注意作業批改規範。要根據學科作業特點,做到逐題批改,防止漏批、錯批。批改符號要規範,要有等級、時間以及激勵性和指導性評語。
3.注重對作業批改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反思。要深入分析學生作業的過程表現,研究、歸納學生共性的作業錯誤,分析致錯原因,為作業講評和學習改進積累資料。
4.關注不能及時完成並上交作業的學生。要深入分析學生不能完成作業的情況,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並及時調整作業量。
(四)作業講評要求
1.學生作業情況,教師要及時反饋、及時講評。對學生作業中的共性問題要集中講評,個性問題要面批校正或予以個別輔導。對作業中存在的錯誤應要求學生訂正,並做好復批工作。
2.把作業講評作為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要根據作業錯誤找到學生思維上的障礙,然後透過講評來理清思路,克服障礙,從而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
(五)作業管理要求
1.加強集體備課制。學校要切實加強校本培訓和校本教研,提高教師的作業設計能力,組織教師研讀課程標準,梳理教材,明確學科知識體系和認知要求,掌握作業設計的依據和方法。
2.實行作業統籌把關制。建立教導處牽頭、年級長協調、班主任負責、各科教師會商的工作機制,做好各學科作業的統籌平衡工作,確保作業量、作業難度和完成時間的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