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測量學實驗報告(精選5篇)
普通測量學實驗報告
一、實驗報告的特點
正確性
實驗報告的寫作物件是科學實驗的客觀事實,內容科學,表述真實、質樸,判斷恰當。
客觀性
實驗報告以客觀的科學研究的事實為寫作物件,它是對科學實驗的過程和結果的真實記錄,雖然也要表明對某些問的觀點和意見,但這些觀點和意見都是在客觀事實的基礎上提出的。
確證性
確證性是指實驗報告中記載的實驗結果能被任何人所重複和證實,也就是說,任何人按給定的條件去重複這頂實驗,無論何時何地,都能觀察到相同的科學現象,得到同樣的結果。
可讀性
可讀性是指為使讀者瞭解複雜的實驗過程,實驗報告的寫作除了以文字敘述和說明以外,還常常藉助畫影象,列表格、作曲線圖等文式,說明實驗的基本原理和各步驟之間的關係,解釋實驗結果等。
二、普通測量學實驗報告(精選5篇)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事務都會使用到報告,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型別。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報告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普通測量學實驗報告(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普通測量學實驗報告1
一、實驗目的
由於測量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而測量實驗對培養學生思維和動手能力、掌握具體工作程式和內容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實習目的與要求是熟練掌握常用測量儀器(水準儀、經緯儀)的使用,認識並瞭解現代測量儀器的用途與功能。在該實驗中要注意使每個學生都能參加各項工作的練習,注意培養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加強勞動觀點、集體主義和愛護儀器的教育,使學生得到比較全面的鍛鍊和提高。
測量實習是測量學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之後的一門獨立的實踐性教學課程,目的在於:
1、進一步鞏固和加深測量基本理論和技術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並使之系統化、整體化;
2、透過實習的全過程,提高使用測繪儀器的操作能力、測量計算能力。掌握測量基本技術工作的原則和步驟;
3、在各個實踐性環節培養應用測量基本理論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訓練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工作作風。
二、實驗內容
步驟簡要:
1)擬定施測路線。選一已知水準點作為高程起始點,記為a,選擇有一定長度、一定高差的路線作為施測路線。然後開始施測第一站。以已知高程點a作後視,在其上立尺,在施測路線的前進方向上選擇適當位置為第一個立尺點(轉點1)作為前視點,在轉點1處放置尺墊,立尺(前視尺)。將水準儀安置在前後視距大致相等的位置(常用步測),讀數a1,記錄;再轉動望遠鏡瞄前尺讀數b1,並記錄
2)計算高差。h1=後視讀數一前視讀數=a1-b1,將結果記入高差欄中。然後將儀器遷至第二站,第一站的前視尺不動變為第二站的後視尺,第一站的後視尺移到轉點2上,變為第二站的前視尺,按與第一站相同的方法進行觀測、記錄、計算。按以上程式依選定的水準路線方向繼續施測,直至回到起始水準點bm1為止,完成最後一個測站的觀測記錄。
3)成果檢核。計算閉合水準路線的高差閉合差;若高差閉合差超限,應先進行計算校核,若非計算問題,則應進行返工重測。
實習過程中控制點的選取很重要,控制點應選在土質堅實、便於儲存和安置水準儀的地方,相鄰導線點間應通視良好,便於測角量距,邊長約60米至100米左右。我覺得我們組測量時就有一個點的通視不是很好,有樹葉遮擋,但是那也沒辦法,因為那個地方的環境所致,幸好我們可以解決。還有水準儀和經緯儀的調平和對中都需要做好,這直接影響你的測量結果。測量學教學實習是測量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鞏固擴大和加深我們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獲得測量實際工作的初步經驗和基本技能,著重培養我們的獨立工作能力,進一步熟練掌握測量儀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計算和繪圖能力,並對測繪小區域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全過程有一個全面和系統的認識,為今後解決實際工作中的有關測量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
觀測時要認真,有時目標稍微偏一點,讀盤上讀數就會有變化,誤差就會增大,或許超出容許值範圍,結果就要重測,浪費很多時間,所以觀測時也很重要。讀數時最好由一個人來讀數,這樣可減少誤差
計算是一個謹慎、複雜的過程。為了能夠儘量趕超進度,我們組的資料大部分則有我和李麗進行處理。但是,計算完之後,我們倆都有有個任務就是給組內不會處理資料的人講會,以便每個人都會處理。
在處理資料時我們還發現不少問題。有時少測了一段距離,有時發現角度不對,最後我們又扛著儀器重新開工。大家都有一種使命感,不管怎樣都要把它測準確,不能馬虎大意,更不能投機取巧。培養成良好的習慣,擁有一份高尚的道德,持有一種認真、謹慎的態度,相信這將成為我們以後工作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一筆財富。在返工之前,我們認真分析錯誤原因,比如:受風的影響都有可能影響我們的測量結果,這樣便可以鍛鍊了我們分析問題的能力。
首先,我基本掌握了課堂所學的測量學知識,知道如何正確使用水準儀、經緯儀、角度、高差等,測量學是研究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以及確定地面(包含空中、地下和海底)點位的科學。既然是要測量就離不開實踐。實踐是對測量學知識的最好檢驗,只憑在課堂上的聽課,我並沒有掌握很多具體知識,尤其是對儀器的使用更是一塌糊塗。當第一天開始測量的時候,我的心裡還一陣陣的發愁:該如何把任務進行下去。當動手的時候,發現其實並不難,聽別人一說或者翻閱一下課本,然後自己動手操作一遍,就基本掌握了方法。要想提高效率和測量精度,還要經常練習,這樣才能做到舉一反三。
其次,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細緻,不能有絲毫的馬虎,特別是在使用水準儀,經緯儀這樣精密的儀器時,更要做到精益求精。因為稍有差錯就可能導致資料的偏差很大,更會導致以後其它量的測量出錯,最終導致資料計算的錯誤,比如我們剛開始測量角度時,一個基準點沒有瞄準,導致一個角度偏小,然後角度的閉合差也不符合要求,經過校驗,才發現問題出在哪兒。
我還學會了吃苦耐勞,學會了艱苦奮鬥的作風。一次測量實習要完整的做完,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思考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小組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實驗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我們每個組員都學到知識而且會實際操作,而不是搶時間,趕進度,草草了事收工。我們深知搞工程這一行,需要的就是細心,做事嚴謹。
普通測量學實驗報告2
一、目的與要求
1、瞭解DS 3型水準儀的基本構造,認清其主要部件的名稱,效能和作用。
2、練習水準儀的正確安置、瞄準和讀數。
3、掌握普通水準測量的施測、記錄、計算、閉合差調整及高程計算的方法。
二、計劃與裝置
1、實驗時數安排為2學時。
2、實驗小組由8人組成:4人操作,2人記簿,2人扶尺。
3、實驗裝置:DS3水準儀1臺,雙面水準尺2根,尺墊2個,記錄紙2張,
三角架1個;鉛筆1根。
三、水準測量原理
水準儀器組合:
1、望遠鏡
2、調整手輪
3、圓水準器
4、微調手輪
5、水平制動手輪
6、管水準器
7、水平微調手輪
8、腳架
四、方法與步驟
(一)水準儀的認識與使用
1、安置儀器:
先將三腳架張開,使其高度適當,架頭大致水平,並將架腿踩實,再開箱取出儀器,將其固連在三腳架上。
2、認識儀器:
指出儀器各部件的名稱和位置,瞭解其作用並熟悉其使用方法。同時弄清水準尺的分劃註記。
3、粗略整平:
雙手食指和拇指各擰一隻腳螺旋,同時對向(或反向)轉動,使圓水準器氣泡向中間移動;再擰另一隻腳螺旋,使氣泡移至圓水準器居中位置。若一次不能居中,可反覆進行。(練習並體會腳螺旋轉動方向與圓水準器氣泡移動方向的關係。)
4、水準儀的操作:
瞄準——轉動目鏡調焦螺旋,使十字絲清晰,鬆開制動螺旋,轉動儀器,用照門和準星瞄準水準尺,擰緊制動螺旋,轉動微動螺旋,使水準尺位於視場中央,轉動物鏡調焦螺旋,消除視差使目標清晰(體會視差現象,練習消除視差的方法)。
精平——轉動微傾螺旋,使符合水準管氣泡兩端的半影像吻合(成圓弧狀),即符合氣泡嚴格居中。
讀數——從望遠鏡中觀察十字絲橫絲在水準尺上的分劃位置,讀取四位數字,即直讀出米、分米、釐米的數值,估讀毫米的數值。
5、觀測練習:
在儀器兩側各立一根水準尺,分別進行觀測(瞄準,精平,讀數),記錄並計算高差。不動水準尺,改變儀器高度,同法觀測。或不動儀器,改變兩立尺點位置同法觀測。檢查是否超限。
(二)普通水準測量
1、 選定一條閉合水準路線,其長度以安置4~6個測站為宜。確定起始點及水準路線的前進方向。
2、 在起始點和第一個待定點分別立水準尺,在距該兩點大致等距離處安置儀器,分別觀測黑麵水準尺,得到後視讀數 a黑和前視讀數 b黑;然後再觀測前視水準尺紅面,得到讀數b紅,旋轉水準儀瞄準後視水準尺紅面,得到讀數a紅;檢查所測資料是否超限,如超限重測,不超限則計算平均高差 h1,然後進行下一站觀測,依次推進測出h、 h3、h4。
3、根據巳知點高程及各測站的觀測高差,計算水準路線的高差閉合差,並檢查是否超限。對閉合差進行配賦,推算各待定點的高程。
五、注意事項
1、測量前,水準儀要進行檢驗與校正。
2、儀器的安置位置應保持前、後視距大致相等。每次觀測讀數前,應使符合水準管氣泡嚴格居中,並消除望遠鏡視差。
3、立尺員要思想集中,立直水準尺。注意巳知水準點和待定水準點上不放尺墊。儀器未搬遷,後視點尺墊不能移動,儀器搬遷時,前視點尺墊不能移動。遷站時應防止摔碰儀器或丟失工具。
4、限差要求:黑、紅面水準尺讀數之差(黑+K-紅)小於3mm;同一測站黑、紅面(兩次儀器高)所測高差之差應小於5mm;路線高差閉合差應在±20L或±6n (mm)之內,L為公里數,n為測站數。超限應重測。
5、實驗結束時每人上交“水準儀的使用與水準測量”報告一份(附普通水準測量記錄)。
六、心得體會
透過本次實驗,鞏固了之前所學知識,掌握了水準儀的基本操作,從而積累了許多經驗。
(1)立標尺時,標尺除立直外還要選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選點就非常重要,點一定要選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時要注意並點非越多越好、相反選取的無用點過多不但會增加測量,計算和繪圖的勞動量和多費時間,而且會因點多而雜亂產生較大的誤差。
(2)要先將道路和主要建築物確定下來,然後在新增其餘次要方面,這樣不但條理清楚,利於作圖而且更有利於作圖的準確和隨時進行實物和圖形的對比從而檢驗測量資料的準確與否、但這兩週實習也給了我們不少教訓:由於某個資料的讀錯、記錯及算錯都給我們帶來了不少麻煩,從而讓我們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認真。還有一個組的團結也是至關重要的,他關係到整個組的進度。
前我們組由於配合不夠默契,分工也不夠合理,整體進度受到極大的影響,後來透過組內的交流,徹底解決了以上問題。實習進度有了很大的改觀,進度和效果自然就提上來了。這告訴我們團結就是力量,我們以後工作的時候也是一樣,只有團結才能把事辦好。
普通測量學實驗報告3
一、目的和要求
(1) 瞭解自動安平水準儀的基本構造,認清其主要部件的名稱和作用;
(2) 練習水準儀的安置、整平、瞄準與讀數;
二、儀器(自動安平水準儀、水準尺、三腳架)
(一)自動安平水準儀的工作原理以及簡要介紹
水準儀是提供水平視線來測定高差的儀器,主要有自動安平水準儀、微傾式水準儀、數字水準儀。透過補償器獲得水平視線讀數的水準儀稱為自動安平水準儀,透過調整水準儀使管水準儀氣泡居中來獲得水平視線的水準儀稱為微傾式水準儀。在這裡,我們主要介紹的是自動安平水準儀。
基本構造:基座、度盤、目鏡、防塵罩、圓水泡、粗瞄準器、物鏡罩、調焦手輪、水平微動螺旋、腳螺絲手輪、水泡觀察器、讀盤刻度線;
1、望遠鏡
望遠鏡是用來找準遠處樹立的水準尺並讀出水準尺上的讀數,要求望遠鏡能看清水準尺上的的分劃註記並有讀數標誌。自動安平水準儀的望遠鏡主要是由物鏡、目鏡、物鏡調焦透鏡和十字絲劃板組成的。十字絲分劃板上有兩條相互垂直的長線,豎直的長線為豎絲,橫的一條稱為中絲是為了瞄準目標和讀取資料用的。在中絲的上下還對稱地可有兩條橫短線,可以用來測定距離,稱為視距絲。目標有遠近,觀測目標時轉動物鏡對光螺旋是不同的目標成像在十字絲上面。上述調節望遠鏡的操作,稱為調焦或對光。讀書時,用十字絲中絲擷取水準尺上的讀數。
2、水準器
自動安平水準儀的圓水準器,是用來只是儀器豎軸是否豎直的裝置。時期居中的操作在下面會介紹到。
3、基座
基座主要有軸座、腳螺旋、底板構成。幾座的作用是支撐儀器的上部並三角架相連。
(二) 水準尺
水準尺是水準測量的主要工具,在水準測量時與水準儀配套使用。我們使用的是雙面水準尺,該類水準尺有兩個顯著的特點:移動方向始終和左手大拇指移動方向一致。
(三)瞄準水準
首先進行目鏡對光,即把望遠鏡對嚮明亮的背景,轉動目鏡對光螺旋,使十字絲清晰。轉動望遠鏡,擰緊制動螺旋。然後從望遠鏡中進行觀察,轉動物鏡對光螺旋進行對光,使目標清晰,在轉動微動螺旋,使豎絲對準水準尺。
(四)讀數
水準尺的讀數由下而上,用視距中絲水準尺上的讀數。
(五)扶尺
水準尺左右傾斜容易在望遠鏡上發現,可及時糾正。當水準尺前後傾斜時,觀測員難以發現,導致讀書偏大,所以扶尺員應該站在尺後進行扶尺。
(六)搬站
(七)將儀器順利、安全地搬到下一站。
普通測量學實驗報告4
一、實驗名稱:
水準測量和水準測量的檢核
二、實驗原理:
1、利用水準儀提供的水平視線,讀取豎立於兩個點之上的水準尺的讀數,從而測定兩點的高差,再根據已知點的高程算出待測點的高程
2、由於在測量時存在誤差,因此採用成果檢核的方法來判斷所測資料是否滿足要求。其中成果檢核的方式有三種,我們小組採用了附和路線的方式
三、實驗器材:
自動安平水準儀、三腳架、水準尺
實驗目的:
透過實地進行水準測量,測出一系列的資料,經過整理和運算,得到一個未知點的高度,並透過水準檢核,得到誤差,從而幫助我們瞭解怎樣使用水準儀,怎樣處理實驗資料以及怎樣計算誤差。最後以表格的形式將本次試驗的成果表現出來
四、實驗步驟
測量山坡上一點p的高程
步驟:
1、從實驗器具室裡,以小組為單位領取實驗器材,包括水準儀、三腳架及水準尺將三角架固定在一塊稍平的的草地上,將水準儀固定在三腳架上,並且調節三腳架的高度,使其與人的高度相適應
2、選a和b兩點為所要測得點,其中a帶你的高程已知,例如選擇平坦的馬路;b點的高程需要我們來測量,選在一個小山坡上,並在a和a點標明記號。
3、調節水準儀的腳螺絲手輪,是水準氣泡居中,並且記下讀盤刻度的位置。
4、先測量a點的高程,就是先把水準尺固定在a點,人觀察目鏡,調節水準儀的調焦手輪與水平微動螺旋,找到水準尺,使其在目鏡中變得清晰,並使中絲對準水準尺,找到中絲,記下讀數。
5、轉動度盤,根據之前紀錄的刻度線的位置,旋轉180度,並且按照上述步驟四,測出b點的讀數。
6、資料處理,將所記錄的資料按照要求進行處理,計算得到高程差,根據hb=ha+hab=ha+(a-b),計算出b點的高程 圖如所示。
五、測站檢核(採用閉合水準路線的方法)
步驟一:根據
六、實驗總結:
透過實地的測量,我基本上掌握了水準測量的要點。值得注意的是,在進行水準測量的時候有可能會產生以下問題:
1、一直不能調節水平;
2、調焦時,一直找不到水準尺的位置;
3、記錄資料有問題,其中一組資料存在明顯的偏差;
在經過多次試驗,我組逐一解決了上述問題。
普通測量學實驗報告5
一、實驗目的
熟悉水準儀的基本構造,初步掌握水準儀的使用方法。
二、實驗內容
1、熟悉DS3型水準儀的基本構造,瞭解其主要部件的名稱、作用和使用方法。
2、練習水準儀的安置、瞄準、精平和讀數。
3、測量地面上兩點間的高差。
三、儀器和工具
DS3型水準儀1臺,水準尺2根,自備計算器、鉛筆、小刀、記錄板。
四、方法和步驟
1、安置儀器
將三腳架張開,使其高度適當,架頭大致水平,並將腳尖踩入土中。再開箱取出儀器,將其固連在三腳架上。
2、認識儀器
指出儀器各部件的名稱,瞭解其作用並熟悉其使用方法,同時弄清水準尺的分劃與註記,掌握讀尺方法。
3、粗略整平
粗略整平就是旋轉腳螺旋使圓水準器氣泡居中,從而使儀器大致水平。先用雙手同時向內(或向外)轉動一對腳旋鈕,使圓水準器氣泡移動到中間,再轉動另一隻腳旋鈕使圓氣泡居中,通常需反覆進行。注意氣泡移動的方向與左手拇指或右手食指運動的方向一致。
4、瞄準水準尺、精平與讀數 (1)瞄準
轉動目鏡調焦螺旋進行對光,使十字絲分劃清晰;然後豎立水準尺於某地面點上,鬆開水準儀制動螺旋,轉動望遠鏡,用準星和照門粗略瞄準水準尺,旋緊制動螺旋;轉動物鏡調焦螺旋,使看清水準尺影像;再轉動水平微動螺旋,使十字絲縱絲靠近水準尺一側;若存在視差,則應仔細進行目鏡調焦和物鏡調焦予以消除。
(2)精平
轉動微傾螺旋使符合水準器氣泡兩端的影像吻合成一圓弧拋物線形狀,使視線在照準方向精確水平。
(3)讀數
用中絲在水準尺上讀取4位讀數,即m,dm,cm及mm位。讀數時應先估出mm數,然後按m,dm,cm及mm,一次讀出4位數。
5、測定地面兩點間的高差。
(1)在地面選定A、B兩個較堅固的點作後視點和前視點,分別立尺。
(2)在A、B兩點之間安置水準儀,使儀器至A、B兩點的距離大致相等。
(3)每人獨立安置儀器、粗平、照準後視點A點上的水準尺,精平後讀數,此為後視讀數,並記入附表中測點A一行的後視讀數欄下;再照準前視點B點上的水準尺,精平後讀取前視讀數,並記入附表中測點B一行的前視讀數欄下。
(4)計算A、B兩點的高差hAB=後視讀數-前視讀數
(5)改變儀器高度,由同一小組其他成員再測,所測高差之差不應超過±6mm。
五、注意事項
1、水準尺應專人扶持,保持豎直,尺面正對。
2、中心連線螺旋不宜擰得太緊,以防破損。水準儀上各部位螺旋操作時用力不得過猛。 3、讀數時要注意消除視差。要以十字絲的橫絲讀數,不要誤用上、下絲。讀數時應看清尺上的上下兩個分米(dm)註記,從小到大進行。
4、讀數前水準管氣泡要嚴格居中,讀數完畢檢查確認氣泡仍居中,讀數方可記錄。
六、實驗記錄
水準測量記錄
七、誤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