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系列詩詞五首
《一剪梅》系列詩詞五首
引導語:一剪梅,是詞牌名。雙調小令,六十字,歷年來有很多文人寫過關於《一剪梅》的詞,今天我們來學習其中幾首。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宋代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作者簡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宋代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人。早期生活優裕,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
李清照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詩文之法作詞。並能作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一剪梅(秋雨感悲)
趙長卿
霽靄迷空曉未收。羈館殘燈,永夜悲秋。
梧桐葉上三更雨,別是人間一段愁。
睡又不成夢又休。多愁多病,當甚風流。
真情一點苦縈人,才下眉尖,恰上心頭。
作者簡介
趙長卿(生卒年不詳),自號仙源居士,南豐人。約宋寧宗嘉定末前後在世。宋朝的宗室。恬於仕進。嘗買一妾,名文卿,教之習蘇書,又能唱蘇詞。三年約滿,為其母嫁於一農夫,常常寄所作詞或片紙問訊,長卿每為酬答。長卿詞以文詞通俗,善抒情愛著名,有《惜香樂府》十卷,《四庫總目》傳於世。
一剪梅·詠柳
明代 夏完淳
無限傷心夕照中,故國淒涼,剩粉餘紅。
金溝御水自西東,昨歲陳宮,今歲隋宮。
往事思量一晌空,飛絮無情,依舊煙籠。
長條短葉翠濛濛,才過西風,又過東風。
作者簡介
夏完淳(1631~1647)原名復,字存古,號小隱、靈首(一作靈胥),乳名端哥,漢族,明松江府華亭縣(現上海市松江)人,明末著名詩人,少年抗清英雄,民族英雄。夏允彝子。七歲能詩文。十四歲從父及陳子龍參加抗清活動。魯王監國授中書舍人。事敗被捕下獄,賦絕命詩,遺母與妻,臨刑神色不變。著有《南冠草》、《續倖存錄》等。
一剪梅·遊蔣山呈葉丞相
宋代 辛棄疾
獨立蒼茫醉不歸。日暮天寒,歸去來兮。
探梅踏雪幾何時。今我來思,楊柳依依。
白石岡頭曲岸西。一片閒愁,芳草萋萋。
多情山鳥不須啼。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一剪梅·中秋元月
宋代 辛棄疾
憶對中秋丹桂叢,花也杯中,月也杯中。
今宵樓上一尊同,雲溼紗窗,雨溼紗窗。
渾欲乘風問化工,路也難通,信也難通。
滿堂唯有燭花紅,歌且從容,杯且從容。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佔。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
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於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