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金陵驛》閱讀答案及賞析
文天祥《金陵驛》閱讀答案及賞析
金陵驛
[宋]文天祥
草合離宮轉夕暉,孤雲飄泊復何依!
山河風景元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
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
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注]這首詩是文天祥被俘押赴元大都,途經金陵驛時所作。金陵是宋朝的陪都,建有離宮。
6、對這首詩歌的賞,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首聯借荒草、離宮、夕暉和孤雲的物象,寄託國運遭劫與個人不幸的雙重悲哀。
B.頷聯用風景來襯托人事,突出物是人非,抒發詩人對戰亂造成生靈塗炭的感慨。
C.“滿地蘆花和我老”一句運用比喻,形象地刻畫了詩人為憂愁而滿頭白髮的形象。
D.“舊家燕子傍誰飛”一句運用典故,表達的是國土淪喪而致流離失所的悲之情。
7、詩歌最後一句“化作啼鵑帶血歸”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3分)
【參考答案】
6.C(3分)(修辭格辨有誤。寫“滿地蘆花”是運用擬人的修辭格。“和我”是類似的聯想,也不是比喻。)
7、(3分)①表達了詩人被俘離開故土,內心如杜鵑啼血般悽惻的感情;(1分)②表達了詩人即使留異域,忠魂也要化作啼歸的杜鵑迴歸故土的堅強心志。(2分)(回答應包含思想內涵和情感特徵兩個方面,回答不完整可酌情扣分,意思對即可。)
【賞】
“草合離宮轉夕暉,孤雲飄泊復何依?”夕陽落照之下,當年金碧輝煌的皇帝行宮已被荒草重重遮掩,殘狀不忍目睹。不忍目睹卻又不忍離去,因為它是百年故國的遺蹟,大宋政權的象徵,看到她,就好像看到了為之效命的親人,看到了為之奔走的君王。 “草合離宮”與“孤雲漂泊”相對,則道出國家與個人的雙重不幸,染下國家存亡與個人命運密切相關的'情理基調。“轉夕暉”之“轉”字用得更是精妙到位,盡顯狀元宰相的藝術風采:先是用夕陽漸漸西斜、漸漸下落之“動”反襯詩人久久凝望、久久沉思之“靜”,進而與“孤雲飄泊復何依”相照應,引發出詩人萬里長江般的無限悲恨,無限悵惘。一個處境悲涼空懷“恨東風不借、世間英物”復國壯志的愛國者的形象隨之躍然紙上。
“ 山河風景元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山河依舊,可短短的四年間,城郭面目全非,人民多已不見。“元無異”“半已非”巨大反差的設定,揭露出戰亂給人民群眾帶來的深重災難,反映出詩人心繫天下興亡、情關百姓疾苦的赤子胸懷,將詩作的基調進一步渲染,使詩作的主題更加突出鮮明。
“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 “滿地蘆花”猶如遍地哀鴻,他們之所以白花如發和我一樣蒼老,是因為他們心中都深深埋著說不盡的國破恨、家亡仇、飄離苦。原來王謝豪門世家風光不再,燕子尚可“飛入尋常百姓家”,現在老百姓亡的亡,逃的逃,燕子們也是巢毀窩壞,到哪裡去安身呢?擬人化的傳神描寫,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詩人在哭,整個金陵也在哭,亦使悲涼悽慘的詩人自身形象更加飽滿。
“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儘管整個金陵城都籠罩在悲涼的氛圍中,我也不願離她而去,因為她是我的母親,我的摯愛。但元軍不讓我在此久留,肉體留不下,就讓我的忠魂化作啼血不止、懷鄉不已的杜鵑鳥歸來伴陪您吧。此聯與詩人《過零丁洋》裡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謂是異曲同工,旗幟鮮明地表達出詩人視死如歸、以死報國的堅強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