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王東巡歌十一首(其一)》李白唐詩鑑賞

《永王東巡歌十一首(其一)》李白唐詩鑑賞

  永王正月東出師,

  天子遙分龍虎旗。

  樓船一舉風波靜,

  江漢翻為雁鶩池。

  李白詩鑑賞

  安史亂起,形勢急劇惡化,李白只能暫且避居於廬山,然而他對這樣的時局並不能漠然處之,功成身退是他的一生的理想,自然不會功未成而身先退,只要有機會,他還是想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的。因此當永王李璘派人到廬山屏風疊請他出山時,他欣然相從,進入永王水軍,併為之寫下《永王東巡歌十一首》。

  事敗被捕後,自稱是為永王部下所“迫脅”,但東巡歌卻證明他完全出於自願,而且很想藉以大幹一番。

  “永王正月東出師,天子遙分龍虎旗”,開始二句敘事紀實;天寶十四年安祿山自范陽起兵,次年六月八日潼關失守,六月十一日夜唐明皇逃出長安向成都進發。臨走時將太子李亨留下來,以控制北方局勢。

  剛過一個月,七月十二日李亨就在靈武稱帝,奪了其父的帝座。就在肅宗上臺的時候,唐明皇不知底細,還在部署作戰方案,聽房琯主意,分兵四路:太子守北方,盛王守東南,豐王守西北,永王守中南,永王為江陵府都督,統山南東路、及嶺南、黔中、江南西路節度大使。永王九月到江陵,見江淮為富庶地區,以為可以據此爭奪帝座,便於當年十二月率水師東下,直趨廣陵。李白當是次年正月入水軍的,所以東巡歌寫的都是春日的情況。由於交通不便戰亂時資訊不通,詩中所寫或與史實有出入,但從詩中可以看出,他認為永王水師東下是堂堂正正的,不是叛逆的.舉動。

  “樓船一舉風波靜,江漢翻為雁鶩池”,這後兩句寫的是願望,也是祝願。永王麾師東下,是圖謀帝位,但是李白跟隨他的目的卻是為了平定安史之亂。

  同時,從末尾的“雁鶩池”,也可以看出李白並無幫助永王奪取帝位的想法,因為這裡用的是梁孝王的典故。梁孝王劉武是漢文帝的兒子,為竇太后所出。吳楚齊趙七國反叛時,梁孝王守睢陽,東拒吳楚,立下大功,賞賜不可勝數,於是廣治宮室,建梁園(亦稱兔園)方三百里,延攬文士如司馬相如、枚乘等入苑,優遊其中。梁園有雁池,池中有鶴洲、鳧渚(見《西京雜記》)。李白將永王比作梁孝王,希望永王能像梁孝王在平七國之叛之中立功那樣,為平息安史之亂盡力,將來把江漢變成梁園似的,自己也可以如司馬相如和枚乘那樣,過著憂閒的文士生活。這和他功成身退的思想正相一致。

  這首紀事和祝頌的詩,節奏輕快,情調高昂,充分表現出李白在動亂年代的政治態度、思想感情以及他的豪放性格。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