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課文分析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課文分析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課文分析
課文一開篇就很親切、自然地提出了問題──學習自然科學的中國學生應該怎樣瞭解自然科學。接下來,作者並沒有沿著這個思路談問題,而是談到中國的傳統教育,從而引出“格物致知”。在解釋了“格物致知”的含義和明瞭它的正確性之後,著重指出了“傳統的中國教育並不重視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緊接著作者從教育的目的,《大學》裡提到格物致知的目的兩個方面來論證這一觀點。然後以明朝大理論家王陽明的一次“格”竹子的事例來說明中國古時的讀書人對實驗的態度,並剖析了產生這種態度的根源。以王陽明為例也說明了這種根源對中國古時讀書人的`影響非常深,因此,作者也就有在此談問題的必要性。從而也就否定了古時的觀點──“真理是‘聖人’從內心領悟的”。作者說它“是不能適用於現在的世界的。”那麼為什麼應該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呢?因為“科學進展的歷史告訴我們,新的知識只能透過實地實驗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就可求到的。”並且在此基礎上談了該怎樣格物致知,即該怎樣實驗和它的重要性。然後回應在開篇提到的問題,指出中國學生在其特有的文化背景下,重理論,輕實驗,重思維,輕動手的現象和這一現象的弊端,並以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證明,這就更有說服力和可信性。
在最後一段,推而廣之,作者進一步指出格物致知精神在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中也是不可少的。這就加深了文章的意義。至此,作者就水到渠成地指出,對幾千年前提到的格物致知不但要重新體會其意義,而且在當今社會里,格物致知顯得尤其重要。所以要改變傳統的對格物致知的認識,要讓新的對格物致知的認識──實驗真正地變成中國文化的一部分。